第19章 手藝這么好
- 農場:從重生1990開始當奶爸
- 夢妃華
- 2043字
- 2024-10-24 08:16:00
李宣試圖追趕并阻止,然而人群過于擁擠,幾個小偷得手之后迅速混入人海,根本無處尋找。
“我要快些把散落的錢收起來。”
李宣焦急地撿拾著地上散落的錢。
“先生,讓我來幫您撿。”
不知怎么的,地上散落的錢幣突然引來無數只手開始撿錢。等到地上最后一枚錢幣被撿走時,李宣發現那些撿錢的人都消失不見了。
“今天真是虧大了!”
李宣的臉色比哭還要難看,事情怎么就變成了這樣?
他抱著剩下的錢,拉著板車離開了。
今天至少虧了一百塊。
李宣的心在滴血,這可是他的血汗錢啊。
李宣把板車還給了郭叔。
“爸爸,雞蛋都賣完了嗎?”
曉曉看到李宣,高興地小跑過來,撲到李宣身上想要一個抱抱。
李宣抱起曉曉,捏著她的小臉蛋笑道:“算是一賣光了吧!”
什么叫算是一賣光呢?曉曉有點疑惑。
“爸爸帶你去買新衣服穿,喜不喜歡爸爸?”李宣問曉曉。
“喜歡爸爸!”
曉曉點了點頭,笑得十分開心,緊緊摟住李宣的脖子,接著問:“爸爸,能給媽媽也買件新衣服嗎?”
曉曉真孝順,想著照顧媽媽。媽媽平時對曉曉的付出也算是值得的。
“好!爸爸都聽曉曉的話。”
李宣笑著回答,心里沒想到曉曉這么懂事。
其實,李宣知道妻子確實沒有像樣的衣服,穿的都是舊衣服,補了又補,一穿就是三年,舍不得扔掉。即使曉曉不說,李宣也早就打算給她買衣服了。
“郭叔,我先走了。”
“李宣,你一會兒給女兒買完衣服再過來找我一趟,我帶你去買老母雞。”郭叔提醒道。
李宣想起昨天讓郭叔幫忙打聽同行是否有人賣老母雞。
“好的,我辦完事就過來。”
買老母雞并不急在一時,先陪曉曉買衣服比較重要。
李宣抱著曉曉去縣城買衣服。
90年代的縣城并不大,只有幾條主要的大馬路。買衣服的地方在五一路,那條街上全是服裝店,生意非常紅火。
“哇塞,好漂亮的衣服啊!”
五一路上有男裝、女裝和童裝。曉曉很快被店里各式各樣的漂亮衣服吸引,每一件衣服都獨具特色,正合小孩子的心意。
“爸爸,曉曉還沒見過這么多新衣服呢。”
曉曉平時在村里也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見到同齡的孩子穿新衣服,而有的孩子的新衣服都是家里人做的,款式也不是很好看,根本無法和小店里的衣服相比。
“曉曉,穿上看看,漂不漂亮。”
聽了爸爸的話,曉曉開始試穿衣服。
“爸爸,好看嗎?”
曉曉換上一身新衣,就像個小公主一樣,和城里的孩子一樣洋氣。
“我女兒真漂亮。”
李宣贊美了一下,曉曉高興得笑了。她對著鏡子看了又看,非常喜歡身上的新衣服。“爸爸,我就要這件衣服。”
“沒問題,你再選幾件衣服吧。”李宣對曉曉說道。
曉曉搖了搖頭,說:“爸爸,買這一件就夠了。”
她從小家里就窮,已經習慣了節省,買一件衣服就很滿足了。
李宣哈哈一笑:“今天聽爸爸的話,今天買兩件新衣服,每天都能換著穿。”
曉曉畢竟還是個孩子,一聽能買兩件新衣服,自然高興得跳了起來。
李宣又給曉曉挑了一套衣服。
接著。
他又給老婆買了兩套新衣服。
剩下的一天時間,李宣就帶著曉曉在縣城里品嘗美食,還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總之都是孩子喜歡的,曉曉一整天都笑著。
在回家之前,李宣又去找了一趟郭叔。
郭叔帶著李宣找到了幾家同行,買了上百只老母雞。
李宣先讓郭叔照看曉曉,然后找了個理由先將這一百多只母雞帶走,找了個偏僻地方扔進了農場里。
等一切搞定后,再返回來帶曉曉回家。
到家時已經五點鐘。
“爸爸,媽媽怎么不在家,還在干農活嗎?”
曉曉兩手各提著一個袋子,里面裝著她的新衣服,高興地回到家,發現媽媽不在。
“曉曉在家玩,爸爸去找媽媽回來。”
李宣把給妻子買的新衣服放在房間里,又對曉曉叮囑了幾句,便轉身出門去找白杏回家。
走在村里的小路上,他遇到了不少鄉親。
李宣一個個主動打了招呼。
“李宣,給我站住!”
突然一個渾厚的聲音喊住了李宣,他回頭一看,是大伯李巖兵,一個村里的泥瓦匠。
李巖兵今年六十多歲了,身體依然硬朗,經常做泥瓦活。
李巖兵也是李剛的父親。
“大伯,今天這么早就收工了?”李宣問道。
“哪有活,一直都在家里閑著呢。”
李巖兵冷哼一聲:“聽說你打了我的兒媳,這太過分了。”
“我兒媳也有不對的地方,我們都是親戚,如果你們家受了委屈,可以來找大伯幫忙啊,怎么能動手打人呢?現在弄得村里人都笑話咱們。”
李巖兵有些不滿地說。
李宣笑了笑,并沒有放在心上。
聽了幾句訓斥,就當什么也沒聽到,沒必要和大伯頂撞,不然老頭子是不會放過的。
李宣趕緊轉移話題。
“大伯,您手藝這么好,怎么就沒有活了?”李宣問道。
“你這小子真傻。”
李巖兵繼續說道:“我是泥瓦匠,蓋房子、修墻的事,村里的哪家會有那么多需要呢?”
確實有道理。
90年代村里都窮,大部分家庭都是土墻平房,甚至有些人連院子圍墻都沒有。
只有少數富戶會蓋圍墻。
更有甚者會重建青磚平房。
那費用可不菲。
“大伯,我打算蓋個青磚平房,不,直接蓋個紅磚小樓,請您幫忙吧。”
李宣知道二十多年后,紅磚小樓會逐漸流行起來。
然而,現在的九十年代,在村里還真找不到一家是紅磚小樓房的,只有到了縣城里,才能見到這樣的樓房,那都是真正富裕人家才有的。
“李宣,你這是在開玩笑吧?”
李巖兵聽到李宣這話,覺得他好像在吹牛,而且吹得也太離譜了吧?
他對李宣的情況知根知底,深知李宣家境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