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熱鬧和選擇
- 華娛從03年開始
- 魏武愛大笑
- 2406字
- 2024-11-19 13:00:00
《圖雅的婚事》和顧常衛首部導演作品《孔雀》,以及蔡名亮的《天邊一朵云》,成為了今年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里的三部華語片。
蔡名亮作品能進,大家不意外,畢竟是拿過威尼斯金獅獎的導演。
顧常衛的能進,眾人也不意外。
顧常衛在導演這一行是個新手,但在電影圈子里確實算是老人了。
北電78級攝影系學生,和張一謀是同學加老鄉的關系,上個世紀末的很多知名電影作品,都是他當的攝影師。
但高歡能進,卻著實讓不少人有些意外。
畢竟,高歡一路走來,拍攝的電影作品雖然不能說是不夠文藝吧,但整體來說都是偏商業化的,思想內涵比較淺顯。
《時空戀旅人》基本沒拿什么獎。
即使拿了不少獎的《看不見的客人》,也大多拿的是劇本獎和演員的表演獎項。
題材,類型,風格,和歐洲三大根本不搭調啊!
這樣一個導演的作品,也能進三大的主競賽單元了?
他這部電影到底是講什么的啊?
加上不久前高歡才和金馬獎鬧了那么一出,《圖雅的婚事》入圍,赫然成為了內娛媒體報道中,三部片子里最火熱的那個。
而喜歡高歡的影迷,書迷,外加上討厭金馬,或者是因為愛屋及烏的一批人,在網絡上直接過年了。
【高導不來金馬,是高導的損失,不是金馬的損失。對此高導有話說,我怎么沒感覺到任何損失啊?反而還能去柏林走一遭。】
【天吶,原來不去金馬就只能去柏林電影節了,高導真是損失大了。】
【高導看著主競賽單元入圍作品名單已經哭暈了,我不能去金馬了,我想去金馬啊!】
【搞不好高導還能在柏林拿個獎,到時候就不知道誰臉上掛不住了。】
【還拿大獎?你怎么不說他能拿金熊?】有一個網絡跳了出來,一陣陰陽怪氣,【AUV,我恭喜高導啊,在柏林拿金熊了。】
然后,就有眼尖的網友發現了。
【這位仁兄有點面熟啊!這不是之前說高導進了主競賽單元他就裸奔的嗎?大兄弟準備在哪里裸奔?我好帶著攝影機去錄下來。】
總而言之,網絡上一片的紛紛擾擾。
好不熱鬧。
看的高歡也是心情大好。
刷了一會兒說話賊好聽的網友們的評論,高歡往后一撤,腳放在電腦前,雙手放在腦后,悠閑的躺了下去。
“柏林啊柏林!”
“沒讓我失望。”
即使明知道這部片是符合柏林電影節的調調的,大概率也能進入主競賽單元。
可一天沒進去,就只能是大概率。
如今終于是確定進去了,高歡也就能稍稍放寬心一點了。
看看網上,不就沒多少人再說什么自己不應該放棄參加金馬,不參加金馬是自己的損失了嗎?
“這要是能拿個獎。”
“只怕說那些怪話的會更會成為鳳毛麟角。”
“鈴鈴鈴。”就在這時,手機響起來了,高歡看了一眼,是寧昊。
對方的《綠草地》沒有進入主競賽單元。
所以,高歡接通電話的第一句話就是一句“可惜!”
“可惜什么?”寧昊的心情聽起來還算正常,“我看了你的片子,就知道我這部片子大概率沒指望了,現在也符合我的預料。”
“再說了,這不是還能和你一起去一趟柏林嗎?沒進主競賽單元,又不是不能展映了?到時候可得過來給站站臺啊!”
“那是一定的。”自己公司的片子嘛,哪怕多賣一點錢,也是給自己公司賺錢呢。
“對了,恭喜你入圍主競賽單元啊!提前預祝你拿大獎!”
“嗨,拿獎不拿獎還早著呢,你可別給我半……”
準備說半場開香檳來著。
話到嘴邊,高歡才意識到,這個典故要到大概半年后才會出現呢。
一時間就卡在那了。
“辦什么?”寧昊不解地問了一句。
“半中間就瞎慶祝了。”高歡瞎編了一個,“等拿到獎再說這種話也不遲。”
“行,哎對了,最近一段時間我把全國主要大城市都走了個遍,還真如你所說,山城最合適,不出意外的話,過年后我就要去山城籌備《瘋狂的石頭》了。”
“沒問題!”
“先做個預算,到時候公司撥款。”
掛斷寧昊的電話,沒個幾分鐘,高歡又接到了慶賀的電話。
都是些熟悉的人,或者在圈子里地位比較高的。
其他人都只是發一下短信表示祝賀。
不過也有例外,甚至還有人邀請自己出去慶祝的呢。
正是老朋友李兵兵。
兩人已經脫離了只在劇組里才會友好交流的程度,平時偶爾也會見見面,算是成為了真正的老朋友。
電話里恭賀了一番她就開始邀請自己去酒店看劇本。
什么是劇本呢。
左邊一片,右邊一片。
里面有著深奧的真理。
每次用心探討,都會有知識從中被提取出來。
聽到這個邀請,高歡眨了眨眼。
“今天怕是不行啊!”
“Tomorrow?”
“我今天還得寫劇本呢,都快寫完了,今天寫完拉倒。”從《圖雅的婚事》成片到現在都兩個月了,歇夠了,學校學習也進入寒假了,《明朝那些事兒》早就完本了。
閑不下來的高歡再次創作了一個劇本。
“劇本?”
高歡仿佛聽到了咽口水的聲音。
“不適合你來演,這次的主力是十幾二十歲的小年輕。”
高歡給出了個無法拒絕的理由。
保養再好,過三十就是過三十了。
你怎么和十八歲的女孩比膠原蛋白啊!
電視劇的話,我忍忍就過去了,咱也不是那精益求精的人,觀眾更不精益求精。
可電影真不行啊!
那可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而且大銀幕會放大一切,看起來太顯眼了。
“年紀大了沒人權啊!好了,那明天見。”
“嗯!”放下電話,也休息夠了,高歡端正坐在電腦前,繼續啪嗒啪嗒地敲擊著鍵盤,繼續寫起了新劇本。
這個劇本主要就是為了帶一帶公司里的幾個演員的。
在高歡的設想里。
朱亞聞,羅進,楊蜜,他們三個就已經直接把男一男二和女二給占好了。
如果片子能火,這三人就能給公司多多賺錢了。
也將會進一步加大公司和自己這個導演的吸引力。
圈子里的人,絕大部分還是想紅的。
當然,為了想一部主演基本都是年輕人的劇本,還真費了高歡不少腦細胞。
最開始,高歡想的是青春片。
男男女女搞對象,車禍打胎白血病。
突出一個狗血膩歪。
可稍稍想了一下,高歡就覺得不大適合了。
首先,自己現在的風評,去拍部青春傷痛片,那要被罵出狗腦子的,太損害自己的基本盤了。
逼格可以損傷,但這也損傷的太嚴重了,直接拉到底了。
其次,青春片起頭是《那些年》,要到12年了,主要受眾是有了消費能力的八零九零后,誰知道這個年代出來,會不會水土不服?
年紀最大的八零后也才二十五六歲啊,正是最苦逼的年頭,經濟能力不大行啊!
想來想去,高歡選了一部另類青春片。
其有一股懸疑驚悚風格,自己拍出來也算是和《看不見的客人》一脈相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