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魏征跟唐儉都驚呆了!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赴死
- 在下陳小慫
- 2001字
- 2024-10-29 00:23:22
長安城,崔家府邸。
奢華的宅院里,一名穿著華貴的中年男人正在后院的池塘邊悠閑喂魚。
崔玄遠,博陵崔氏二房嫡系,雖然不在朝中任職,但是他的地位卻非同尋常,朝中大臣見到他都得恭恭敬敬。
博陵崔氏作為五姓七望之一,頂尖門閥,家族子弟地位顯赫!
與此同時,一名仆從一路從前院小跑而來,在崔玄遠身旁停下。
“老爺,民部來了幾名官吏,說是洛陽當地發生了水災,朝廷在民間募捐錢糧,賑濟災民,希望我們崔家也能捐出一些錢糧。”
崔玄遠臉色一沉,閃過一絲不悅。
“地方發生災情,朝廷自當從國庫撥付錢糧賑災,怎么還向士紳伸手要錢糧?”
“真當士紳家中錢多糧多?”
仆從遲疑道。
“老爺,小人這就去打發那些官吏離開?”
以崔玄遠的身份地位,民部的官吏甚至連見他一面的資格都沒有。
“等等!”
“去賬房支些銀兩交給他們,用不著太多,只要不讓他們空著手回去就行!”
崔玄遠不情愿得說道。
“是!”
“小人明白!”
仆從答應一聲。
“老爺英明,民部來的官吏還說,朝廷這次會為捐贈錢糧的士紳專門刻碑記功,矗立于長安成外廣外傳頌!”
“不論捐多捐少,崔家還有老爺的名字都能刻上這塊記功碑!”
仆從心里還在暗自佩服崔玄遠花小錢辦大事,捐一點錢糧就能換來歌功頌德的機會。
“等等!”
“你剛才說什么?”
“朝廷要刻碑記功?廣為傳頌?”
崔玄遠心頭一驚,似乎想到了什么,頓時臉色驟變,猛然回頭看向這名仆從。
“是...是啊!”
“小人確定沒有聽錯,民部的官吏就是這么說的。”
仆從有些緊張的回答道。
崔玄遠臉色鐵青得瞪著面前這名仆從怒罵道。
“你這個蠢貨!”
“崔家差點就要被你給害慘了!”
“這哪里是記功傳頌,這分明就是遺臭萬年!”
崔玄遠心中暗道好險!
如果沒有聽完仆從的稟報,就隨意打發走民部的官吏,那么崔家就要遺臭萬年了。
堂堂頂尖門閥,士族表率,賑濟災民的時候卻像鐵公雞一般摳摳搜搜,這要是傳揚出去,不僅是他們崔家二房,乃至博陵崔氏積累數百年的名聲就全毀了。
這名仆從嚇得“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小人該死,小人該死!”
他還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么,但是看到崔玄遠發這么大的怒火,心里就害怕了。
崔玄遠喘著粗氣,氣勢洶洶得指著面前這名仆從吩咐道。
“你現在立刻就去通知賬房,賬上有多少銀子,全部都捐給朝廷賑災!”
“實在不多的話,就盡量去湊,古玩字畫也可以典當一部分!”
“崔家在關中經營米面生意的商鋪,清點一下庫存,也全都捐了!”
這名仆從都懵了!
“都...都捐了?”
他都懷疑自家老爺是不是瘋了!
這么多糧食銀子,崔家就算家大業大,也是一次大出血啊!
崔玄遠只是狠狠瞪了仆從一眼,催促道。
“按我的吩咐去辦,快去!”
他深知這次朝廷的募捐與以往不同,對于崔家的聲望同樣是一場考驗。
錢糧沒有了還能掙,但是博陵崔氏的名聲毀了,那他就是崔家的罪人!
長安城,徐家。
一個不起眼的豪紳富戶,近些年經商賺取了不少銀子,定居在長安。
當民部的官吏出現在徐家的府門外時,徐家家主徐華金得知對方的來意之后,親自出府門迎接。
士農工商,商人的社會地位本就低微。
哪怕徐華金如今已經家財萬貫,可是跟士族官吏比起來依舊是個不起眼的存在。
徐華金也不是冤大頭,有募捐就往里沖。
能夠在長安城把生意做的那么大,足以看出他是個十分精明的商人!
徐華金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后,就意識到這次募捐或許是一個機會,讓徐家的聲望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能夠被朝廷刻碑立功,矗立在長安城外受百姓瞻仰傳頌,流芳百世,對于一個地位低微的商人而言,這無異于是提升自己以及整個家族地位的機會!
這就好比是族譜到他這直接單開一頁!
甚至都不需要民部的官吏勸說一句話,商人徐華金就當場表示將一半的家產全部捐獻出來!
這一日,長安城中的士族豪紳們都像是瘋了一樣,將府邸的銀子、糧食全都運往了民部衙門。
士族們的想法都跟崔玄遠一樣,生怕這次捐獻的錢糧少了,會敗壞了家族名聲。
多數的豪紳們則是想要借此機會拔高自己的地位,從而瘋狂砸錢,不惜血本!
一時間民部衙門人聲鼎沸,數不清的錢糧源源不斷得送來,一眼望不到頭的馬車將沿途的道路都給堵住了。
魏征跟唐儉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都驚呆了!
“魏...魏大人,老夫沒看錯吧?”
“這些全都是要捐贈朝廷賑災的嗎?”
唐儉不敢置信得開口詢問道。
他此刻都懷疑自己是在做夢,一場美夢!
身旁的魏征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珠子,朝著遠處車隊的旗幟眺望了好幾眼,激動得胡須都在亂顫,語氣確定得說道。
“唐大人,你沒有看錯,這些人確實是來捐獻錢糧賑災的!”
“那是崔家的馬車,那是趙家的馬車,那是徐家的馬車...”
魏征跟唐儉在得知“勒石記功”的募捐辦法以后,就預想過這次的募捐會較為順利一些,卻也沒有想過會有如此盛況的場景!
以往朝廷募捐的時候,來往捐獻的馬車,都不如現在的數十分之一。
魏征與唐儉從震驚中緩過神來,相互對視一眼,黝黑的面容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魏征不由感慨道,“這次多虧了太子殿下出謀劃策啊,不然此次募捐絕不會如此順利!”
唐儉也認同得點了點頭,“以前竟然都沒發覺太子殿下如此博學多才,精通韜略,是老夫眼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