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勒石記功!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赴死
- 在下陳小慫
- 2015字
- 2024-10-28 00:19:16
只是無緣無故的,為什么會突然跑來詢問自己這個問題?
李治眼珠子轉了轉,心知不能讓李承乾知道這是在為李世民分憂,要不然金珠不就歸李承乾所有,他就白忙活了?
李治張口編織了一個借口。
“太子哥哥,這是國子監的先生給稚奴出的題目,稚奴還沒有想好要如何回答!”
“太子哥哥你能幫幫稚奴嗎?”
李治一臉誠懇得看著李承乾,語氣哀求道。
聽到這個解釋,李承乾神色怪異的點了點頭,心里也信了幾分。
“現在國子監的先生出題都這么刁鉆了嗎?”
李承乾也沒多想,李治都求到自己頭上了,他也不好拒絕。
看在那些金珠的面子上,李承乾就決定幫幫他。
“稚奴,你要明白,捐獻錢糧賑濟災民都是出于自愿的,就算是朝廷也不能強迫別人。”
“誰的糧食銀子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如果對他們自身沒什么好處的話,誰都不會舍得捐獻出多余的錢糧。”
李治似懂非懂得點了點頭,清澈的眼神看著李承乾,遲疑得問道。
“太子哥哥,稚奴明白這個道理。”
“那應該怎么辦呢?”
迎上李治投來的目光,李承乾反問道。
“稚奴,你聽說過“勒石記功”的典故嗎?”
李治略微思索,猛然點頭道。
“稚奴知道,東漢大將竇憲追擊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記功,后世稱其為“燕然勒功”!”
李承乾贊賞得笑了笑,對李治有些另眼相看,同時也不忘解釋道。
“那些豪紳士族們不在乎捐獻的糧食、銀子,他們在乎的是自己的名聲!”
“如果做了好事,卻沒有其他人知道的話,多數人就不會想要積極得去做這件事情。”
“朝廷可以將捐贈錢糧的豪紳名單都刻在記功碑上,記錄每戶捐贈的錢糧數額,將石碑矗立在長安城外,讓來往的百姓為他們歌頌!”
“此舉必然能夠讓那些在乎家族名聲的豪紳士族們,都主動得捐贈錢糧賑濟災民!”
李治恍然大悟,喜笑顏開道。
“太子哥哥這個辦法好!”
“稚奴明白了!”
“那些豪紳士族們都愛惜自己的名聲,生怕捐的錢糧少了,會被其他人嘲笑,互相攀比之下,豪紳士族們捐獻的錢糧就會越來越多!”
李治一點就透,從李承乾的話里就聽出了這個計策的高明之處!
朝廷并沒有強迫士族們捐獻錢糧,但是誰如果捐少了,那丟的就是自己家族的顏面,甚至有可能還會遺臭萬年!
任何一個豪紳士族都不會因為錢糧而敗壞了家族的名聲!
門閥士族能夠屹立數百年,憑借的就是“聲望”二字!
這是多少錢糧都換不來的。
“勒石記功”,對于豪紳士族而言,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場危機,至于選擇權,同樣是在他們自己的手中。
李承乾驚訝的看著面前的李治,對方才十歲的年紀,就有這樣的認知以及領悟力!
“稚奴你說的沒錯!”
“多謝太子哥哥解惑!”
“稚奴先告辭了!”
李治已經得到了心里想要的答案,便沒有繼續停留,而是轉身就跑了。
李承乾看著李治匆忙離開的身影,心中若有所思。
這小子是趕著回去寫功課了嗎?
李承乾失笑得搖了搖頭,轉頭看向身旁的武媚娘跟蘇氏,臉上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殿下...”
武媚娘跟蘇氏都愣了一會,迎上李承乾赤裸裸的目光,頓時羞澀得面紅耳赤。
太極殿。
李世民神色疲憊得倚靠在胡椅上,端起茶碗抿了一口,吐出一口濁氣。
面前堆積如山的奏章讓他不敢有半點松懈!
除了洛陽賑災的事情,還有許多政務等著他處理!
殿外的長廊上再次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李世民微微皺了下眉頭,抬起頭看向了殿門外,以為是哪個宮人這么放肆!
“父皇!”
李治清脆的聲音從殿門外傳來。
李世民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神色間閃過一絲驚訝,緩緩放下手中的茶碗,臉頰上不自覺地露出了一抹和藹的笑容。
下一秒,李治就匆匆跑進了殿內,來到李世民的跟前。
“父皇!”
“稚奴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李治興致勃勃得看著李世民說道,他對金珠的獎賞勢在必得!
李世民看著去而復返的李治,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似乎也沒有料到李治對賑災的事情還這么上心。
李世民之前就是隨口一問,以為李治回去之后就忘了這件事了。
“稚奴想到了什么好辦法啊?”
“說來讓朕聽聽看!”
李世民爽朗得笑著說道,只當是陪著李治玩鬧。
“父皇,您之前約定好的賞賜,還算數吧?”
李治眼巴巴得看著李世民,生怕他反悔似的。
李世民被逗笑了,身子微微后仰,伸手將李治拉到了懷里,笑呵呵得說道。
“朕說的話當然算數了!”
“放心,只要稚奴說的在理,朕一定說到做到!”
有了李世民的保證,李治這才放下心來。
“父皇,您聽說過“勒石記功”的典故嗎?”
李治現學現賣,看著面前的李世民拋出了這個問題!
“勒功中岳,以章至尊。”
“稚奴是何意啊?”
李世民皺了下眉頭,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李治興高采烈得解釋道。
“記功石碑,傳于后世!”
“朝廷若是能將捐獻錢糧的事跡刻在石碑上廣為傳頌,相信那些豪紳士族們都會爭相為洛陽當地的災民捐獻錢糧,決不吝嗇!”
“為他們刻碑記功?”
李世民皺起了眉頭,先是感到不滿,覺得豪紳士族們配不上這樣的殊榮。
下一秒驟然反應過來!
“稚奴,你的意思是...”
李世民并不愚鈍,他只是對豪紳士族心存芥蒂,心里就沒有為他們刻碑傳頌的念頭。
但是轉念一想,立刻就明白了此舉的深意!
那些豪紳士族們捐獻的錢糧多了,才是刻碑傳頌功德,要是他們捐獻的錢糧太少的話,那么傳頌的就是他們吝嗇的罵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