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隨軍出征!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赴死
- 在下陳小慫
- 2004字
- 2024-12-26 21:14:45
李世民滿意得點了點頭,目光掃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緩緩開口道。
“吐蕃大軍進犯松州,挑釁我大唐國威,是可忍熟不可忍,朕決議派仁義之師,抵御敵寇,揚我國威!”
話音落下,滿朝文武都叩拜道。
“陛下圣明!”
此刻文武百官都統一了意見,一致對外,同意出兵與吐蕃開戰!
再沒有人有異議,更沒有人贊成和親。
李世民都定調了,這時候誰還跳出來勸阻的話,無疑是自尋死路。
看到文武百官們的反應,李世民滿意得微微頷首,目光落在了武將行列。
“侯君集,朕命你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
“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
“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
“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
“率領步騎五萬,奔赴松州,迎戰吐蕃大軍!”
這無疑是讓侯君集作為此次出征的主帥,牛進達、執失思力等將領作為隨軍部將!
聞言,侯君集頓時面露喜色,激動叩拜道。
“微臣領命!”
“微臣絕不負陛下倚重,定會擊敗來犯之敵,揚我大唐國威!”
侯君集立刻做出保證,他也有這個信心,可以打敗進犯松州的吐蕃大軍!
牛進達、執失思力等一眾將領也都紛紛叩謝道。
“末將領命!”
五萬步騎幾乎都是大唐精銳,這種規模的兵團作戰,幾乎能夠橫掃西域各國了!
這個時期的唐軍無疑是地表最強的軍隊!
不論是裝備還是單兵作戰能力,都是巔峰!
吐蕃雖然號稱二十萬大軍,但是按照松贊干布時期,其軍隊劃分為四如四十東岱,東岱就相當于是千戶所。每個東岱管理一千多戶,每戶出一兵的情況下,則其總兵力在五萬余人,哪怕是吐蕃傾巢出動,正規軍的兵力也不會超過十萬人!
這種情況下,唐軍出動五萬步騎已經是旗鼓相當的兵力了,更何況唐軍的單兵作戰能力都能以少敵多,五萬兵馬都算是富裕仗了。
侯君集等一眾將領們對于五萬兵馬都沒有任何異議,哪怕是只給他們一兩萬兵馬,他們也敢去跟吐蕃決戰!
李世民在完成調兵遣將以后,目光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對于李承乾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現,李世民心里十分滿意!
他從李承乾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時也看到了一位君王該有的才能,李世民的心中不由的涌現出一股沖動!
“承乾,你對吐蕃了解甚多,此次就讓你隨軍出征,你意下如何啊?”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開口詢問道。
李承乾在治國理政方面的才能,李世民是認可的,此刻不免生出了讓李承乾去戰場上歷練的念頭!
李世民當初還是秦王的時候,也是從尸山血海中殺出來的,大唐有一半的江山都是他打下來的,如今也想要讓李承乾去磨練心性。
除此之外,李承乾是對吐蕃了解最清楚的人,等到大軍解了松州的局面以后,必然會深入吐蕃境內作戰,到時候有李承乾隨軍,也能夠及時得應對大軍水土不服的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
此話一出,不等李承乾回答,朝臣們就都驚呆了!
房玄齡神色一怔,猛地抬頭看向李世民,連忙站出來勸阻道。
“陛下,萬萬不可啊!”
“太子殿下千金之軀,怎可以身犯險?”
房玄齡看到了李承乾的才能,心中對他萬分愛護,根本舍不得李承乾去戰場上冒險。
畢竟行軍打仗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真到了戰場上,戰局千變萬化,哪怕是坐鎮中軍都有可能會遭遇突襲,李承乾從未上過戰場,遇到突發情況性命就很危險了!
魏征也緊隨其后站了出來。
“陛下,太子殿下是儲君,是大唐的國本,怎么可以去戰場上冒險呢?”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魏征沉聲說道。
李承乾一旦夭折,無疑會引發朝局動蕩,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那是會動搖國本的!
民部尚書唐儉此時也站了出來,開口說道。
“陛下,微臣以為此舉太過冒險,萬萬不可啊!”
唐儉也不忍心看到這么優秀的儲君是戰場上冒險,李承乾一旦有什么閃失的話,這對于大唐而言是巨大的損失!
“陛下,戰局瞬息萬變,何況松州的局面如今還未可知,太子殿下隨軍前往,太過危險了,還望陛下三思!”
侯君集此刻也站出來反對道。
他是此次大軍的主帥,李承乾隨軍出征一旦遇險的話,侯君集是要負擔全部責任的,到時候就算李世民不怪他,這些看好李承乾的文官們也會噴死他的!
侯君集可不想承擔這么大的責任!
況且侯君集也是堅定看好李承乾,支持他將來繼承皇位,說侯君集是太子黨也不為過,他心里是最不希望李承乾有事的!
侯君集開口以后,牛進達等一眾武將也都紛紛開口,勸說李世民收回成命!
他們都深知戰場上的危險,不放心李承乾隨軍出征。
雖然這些武將們都沒有把逼近松州的吐蕃大軍給放在眼里,可那畢竟是吐蕃主力大軍,真要廝殺起來必然也是一場惡戰,到時候他們可顧不上李承乾!
“回稟父皇,兒臣愿意隨軍出征!”
面對李世民的詢問,李承乾神色平靜得回答道。
盡管戰場上十分危險,可這對于李承乾而言可不僅僅是一場歷練,同時也是給了他暗中培養心腹勢力的機會!
雖說他手里有東宮左右衛率的人馬可以調動,可其中真正效忠于他的人馬卻很少,假如李承乾現在舉兵造反的話,東宮左右衛率愿意跟隨的人馬絕對不會超過半數!
這也是李承乾一直都想要改變的局面,收服東宮左右衛率的人馬,同時往東宮左右衛率中編入心腹勢力!
戰爭無疑是最好的機會!
可以讓李承乾在軍中樹立起威望,又能夠合理得培養勢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李承乾話音落下,在場的朝臣們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