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鄉野之人,是哪里來的?”
眼前那人是個道士,一身青色道袍,手上端著個拂塵,容貌整潔,表情從容,看著也有幾分仙風道骨的味道。
“我從青苗村來這里趕集的。”
張太玄老實答道,后者聽到青苗村三字,忽然一笑:“青苗村?是了是了,那便與我有些緣分。”
緣分?
一問才知,原來道士先前在青苗村云游過一番,也難怪他說有些緣分。
“還望道長指明去城門樓子的道路。”
時間快到正午了,張太玄急著匯合,于是再度開口問道。
這道士笑了,捋了捋胡須:“此處是城中,你順著日頭一直走就能走到來時的城門樓子了。”
“多謝。”
張太玄道謝之后就要離去,卻又聽到道士的招呼:“急著走什么?神仙就在眼前,你們拜一拜也是好的。”
仙?
張太玄的腳步頓住,哪里有什么仙?
他仰頭看天,又四下望望,什么都沒有看見。
道士見他們真的停下不走,笑道:“這便對了,神仙就在此處,你們可拜一拜,結個善緣。”
“道長你是仙人?”張黃嚼著酥糖,開口問道。
“我不是。”
道士搖了搖頭,又指了指那尊雕像:“他們是。”
張黃依舊保持著懵懂的表情,張太玄卻是眼前一亮。
“仙人?可否說說仙人的事。”
“世上真有神仙嗎?”張黃此時也是好奇不已。
道士點點頭:“自是有的。”
“那為何我們不曾見過?”
道士笑道:“你們常年居于山野,自然不知世上有仙。”
“但這八位,景城人稱為八仙,乃是二百年前自我大周朝五湖四海匯聚而來的八位求仙之人。”
“他們在景城得道,升天而去,故而稱之為景城八仙。”
“八仙離去之后,景城便有人立了這尊八仙像,而從八仙之后,景城便多有仙人來往,傳說偶爾還會有仙人降臨,每次都會帶些仙苗離去...”
那道士越說越起勁,眼神之中充滿了神往。
“神仙的生活是啥樣的?是不是每頓都有肉吃?”
張黃開口問道。
“這個我不知道,但我聽說這城中有一鄭家,據說與神仙有些關聯。”
道士壓低了聲音,故作神秘道:“這鄭家老祖,據說是當年主導修建八仙像的人,那時他是個求仙之人,來到景城卻不得仙緣,于是干脆為八仙立像,而這件事更是掏盡了身上的銀子。”
“那時的人都說這鄭家老祖得不到仙緣,瘋魔了。”
“可誰知道,這八仙像立成之時,立馬有仙鶴臨凡,口吐人言,帶給他一頭豬和一只雞。”
“聽說,那頭豬每天都能生一個豬崽,雞每天都能下一枚金蛋,鄭家老祖就是靠這兩樣物件發了家,這景城也才有了今天的鄭家...”
張太玄點點頭,原來這雕像背后還有這樣一段典故。
“那...最近一次的仙人降臨是什么時候?”
道士捋捋胡子,沉吟片刻:“大概沒有八十年,也有六七十年了吧?”
“這個說不清的,仙人從來是隨心所欲,說不定明天就降臨了呢?”
道士說到這里,自己也呵呵笑了笑:“緣分,都是緣分,緣分到了,仙人自然就來了。”
卻沒注意到二人忽然轉過身往回走了。
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張太玄已經帶著弟弟走遠了。
“欸欸欸?怎么說走就走?也不打個招呼。”
道士的話,淹沒在嘈雜的人聲當中。
他只能跺了跺腳:“不當人子。這樣沒耐心的人,這輩子都沒仙緣!”
可他的話音未落,天上就傳來陣陣雷鳴。
什么情況?
道士嚇了一跳,下意識的往天上看去。
只見天上突兀的出現了兩道光華,一紅一藍,不斷的交織,對碰。
云層被光華不斷撕裂,粉碎,原本的蔚藍色和白色混亂的交雜在一起。
原本還對著八仙雕像頂禮膜拜的人們終于驚慌失措起來,廣場一陣動亂。
大人抱著孩子躲進家門,有孩童好奇往天上張望,卻立馬被大人警告不要亂看。
城中如道士那般的人則憂慮無比的念叨起了禱詞。
道士此刻心亂如麻,因為天上那些憑空出現猶如亂麻一般的藍色雷電正朝地面蔓延過來。
“我操。”
他驚叫一聲,再沒了一直以來的從容不迫,面色慌亂的撒腿就跑。
景城一下亂了起來,張太玄帶著弟弟,步伐愈發迅速。
幾個披甲佩刀的勇士和他們擦肩而過,為首的官長吼叫著維持秩序。
人群亂的厲害,好在張太玄身上背著的東西沉重,倒也沒什么人能擠得過他。
他的手從牽著弟弟的臂膀改為拎住弟弟的領口,并仔細告誡張黃千萬不要走丟了。
“哥,你慢點,我快跟不上了...”
張黃憋紅了臉,張太玄的步子對他來說實在太快了,他得很努力才能跟上。
加上人群擠壓,自然是難受至極。
好在擁擠的情況并沒有持續多久,二人就能看到遠處的城門樓子了。
城門樓子下面,是村長那標志性的驢車。
張太玄眼前一亮,稍稍放緩了步伐,讓弟弟能夠輕松一些。
天上的爭斗還在繼續,狂風卷起廣場上的器物又高高慣下,漫天的五色光華持續擴散。
直到張太玄將身上的東西放到驢車上,車輛出城,天上的爭斗聲也沒停下來過。
不過隨著他跟著趕集隊伍離開了景城,那令人驚心動魄的風聲和雷聲終于小了下來。
眾人沉重的面色也得以舒緩些許。
......
仙人的爭斗一直持續到了傍晚。
伴隨著血色殘陽下一聲令人呼吸停滯的轟鳴,所有的聲音全都戛然而止。
日落之后,是清朗的夜空。
但景城及四周村落的人卻再無法安眠。
世上真的有仙。
張太玄在被褥中也不禁想到,他居然能目睹真正的仙人斗法。
那仙人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樣的?
鄭家老祖為仙人立像,仙人差使仙鶴帶給他一只豬和一只雞的事情,是真是假?
若真有這樣的手段,又何愁吃穿用度,又如何不能榮華富貴?
若是自己也能修仙就好了。
這樣,他還會為了區區一筆十九兩的債而發愁嗎?
想到這里,張太玄對于修仙一途,有了一種強烈的渴望。
不過想歸想,生活還得繼續,有了目標不代表當下的困難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心情不可急躁,仔細想來,就算他生而為凡,可有了能看到進化路線的金手指,能夠修仙也是早晚的事情。
不該為此亂想太多,需得一步一個腳印,做好自己才是。
胡思亂想了半宿,張太玄還是想通了。
想通了,也就睡得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