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夜中的栗子
- (日)小川糸
- 1436字
- 2024-10-21 16:31:32
母親的證明 1月16日
除夕當晚,我特地租了一盤電影錄像帶打算窩在浴室里看,電影名叫《母親的證明》[2]。
之所以選擇這部電影,還要追溯到去年12月我在韓國首爾一場活動上見到角田光代小姐。
此前我沒見過角田小姐,心中不免惴惴,擔心我倆能不能聊到一塊兒去。也不怪我這樣想,她喜歡貓,而我喜歡狗;她喜歡吃肉,而我喜歡吃蔬菜。我喜歡的各種蔬菜,都是她平時敬而遠之的。另外,我曾拜讀過她的一篇散文,原文記不清了,其中有句話大意是說:“周日若是碰上下雨,有些女人會宅在家里煮一天豆子。這樣的女人,我想我是無法與之成為朋友的。”
在下雨的周日煮豆子的女人——天,這說的不就是我嗎?所以,在見面之前,我一直有些不安。想要從飲食上打開話匣子,絕對不可行,我與角田小姐的喜好正好相反。
當然,事實證明我完全想多了。交談過程中,我發現彼此在包括工作方式在內的許多事情上有著共同之處,其中最讓我們有話講的當屬韓國電影。
角田小姐和我都算得上韓國電影的忠實粉絲?!澳遣侩娪埃憧催^嗎?”“這部電影,你覺得怎么樣?”兩個人你來我往,越聊越起勁。
韓國電影有很多,總的來說,比起柔軟甜蜜的愛情片,我倆更偏好“硬”風格,從題材來講,多為懸疑類型。其實說懸疑類型也不恰當,確切來講,是以某些社會現象為主題的電影。
這類韓國電影的高明之處在于直擊人性中最黑暗的角落,深入挖掘,毫不遮掩,將目光牢牢地聚焦在虐待兒童、歧視等社會問題上,而這些問題在日本,要么被漠視,要么被當作不存在。當然,從娛樂角度來說,影片也有很高的價值。
“若是日本的創作團隊,恐怕一開始就會把這些主題排斥在外?!边@就是問題所在,它給我們這些觀眾敲響了一記警鐘。
《熔爐》正是這樣一部優秀的電影。還記得剛看完時,我備受觸動,許久才平靜下來。
順便說一句,《熔爐》改編自孔枝泳的同名小說。在去年法國歐塞爾(Auxerre)文學節上,我曾見到孔小姐。她告訴我,這個故事取材于韓國某聾啞學校真實發生的性侵案件,電影將此事曝光后,韓國政府正式通過了《熔爐法》[3]。
是的,一部好電影對社會就是有巨大的影響力!
另外,《殺人回憶》也非常精彩。角田小姐也看過。我倆聊到它時,異口同聲地贊嘆:“真是太棒了。”
角田小姐還向我推薦了一部電影,《密陽》。可惜,目前我還看不了。
我心癢難耐,很想看韓國電影,看什么好呢?最后想到了這部《母親的證明》。
《母親的證明》從開篇起,就顯得迷霧重重。在觀影過程中,這些謎團一直盤旋在我的腦海,直到最后才被解開。即便如此,我還是要說,這部電影的每一幀畫面都很美,配樂也很精彩,堪稱經典之作。
故事中隨處可見創作團隊埋下的伏筆,那是對種種不公現象的強烈譴責,比如韓國社會中根深蒂固的對殘疾人的歧視、貧富差距、警察的不負責任等,這些都引人深思。
看完這部電影,我只能用“精彩”二字來形容。我長長吁出一口氣,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第二遍。而且令人震驚的是,《母親的證明》是2009年上映的,已是十年前的作品了,卻一點兒都不過時。
它給我的感受與《殺人回憶》有些相似。后來一查,可不得相似嘛,兩部影片,導演和編劇都是奉俊昊。
奉俊昊,毫無爭議的天才!
這部電影在日本被譯為《母親的證明》,而在韓國名為《母親》。
一位母親可以為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因此而爆發出的力量既美麗又可怕。奉俊昊以近乎恐怖的洞察力,向廣大觀眾揭示了這一點。
說到電影,柏林這邊也開始上映《小偷家族》了。
傍晚我已經在飛機上看過,不過還是打算有時間的話再去電影院重溫一遍,就當順便學習德語。
柏林電影節很快也要開始。
—— 凈是讓人高興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