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著滿天繁星,四周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他感到一絲百無聊賴,心中暗自嘀咕:
“為何至今仍無人前來劫持這批鏢物呢?”
對于林平安而言,遭遇的劫鏢事件越多,他的能力提升便越是迅速,
這與眾多鏢師渴望鏢物能安然無恙抵達目的地的愿望大相徑庭。
相反,林平安內(nèi)心深處卻暗暗期盼著能有更多的劫匪出現(xiàn),因為每一次成功的抵御劫鏢,都能為他贏得額外的成就點數(shù)。
“不知此番押鏢之旅結(jié)束后,我是否能有幸獲得一些額外的獎賞?”他心中充滿了期待。
根據(jù)系統(tǒng)說明,押鏢任務(wù)完成后,除了根據(jù)難度獲得的成就點數(shù)外,還有機會獲得隨機的額外獎勵。
成就點數(shù)的多少與押鏢的難度直接相關(guān),難度越大,獎勵越豐厚;而額外的獎勵則是全憑運氣。
此次押鏢的難度相較于首次無疑要大得多,因此林平安對于最終能夠收獲的獎勵充滿了憧憬。
寧靜的夜晚轉(zhuǎn)瞬即逝,直至天明,都未再有劫匪現(xiàn)身,這讓他不免有些失落。
一行人已經(jīng)離家兩日,距離目的地衡山城僅剩三天的路程。
當(dāng)?shù)弥MS局此次押送的鏢物將送達衡山城后,儀琳主動提出要與鏢局眾人同行。
于是,福威鏢局的隊伍中便多了一位小尼姑的身影。
原本鏢局在押鏢過程中是嚴禁攜帶陌生人同行的,但林遠圖因出身佛門,與恒山派有些淵源,按輩分來算,儀琳小尼姑還需稱呼林遠圖為師叔祖。
因此,帶上儀琳同行也并未引起什么異議。
兩日之后,鏢隊走走停停,終于抵達了七俠鎮(zhèn)。
“現(xiàn)在天色已晚,我們不如在客棧中歇息一晚,明早再啟程趕路。”
林震南提議道,隨后便帶著林平之和眾多鏢師先行前往一家客棧,而林平安則坐在馬車中押后,以確保鏢隊的安全。
林震南所選的客棧是福威鏢局常住的同福客棧。
鏢局在選擇住宿的客棧時,通常會優(yōu)先考慮熟悉的客棧;
而對于那些不熟悉的客棧,除非萬不得已,否則鏢局寧愿在外露宿,也不會輕易入住。
畢竟,陌生客棧中存在著太多不可控的因素,一旦對方在食物中下毒或在客棧內(nèi)設(shè)置陷阱,對鏢局來說將是極大的威脅。
“終于可以安心地睡個好覺了。”林平之心中暗自慶幸道。
自從旅程開啟之初,林平之尚能保持那份勃勃的興致,
然而,隨著連續(xù)幾日的緊張與警覺,即便是他那股年輕人的朝氣與活力,也漸漸被無盡的疲憊所取代。
如今,每當(dāng)緊繃的神經(jīng)稍有放松,全身便如被重石壓迫,疲憊感如潮水般洶涌而至,
讓他心中唯一的念頭便是沉睡,最好能一連數(shù)日,不醒人世。
在一片歡呼聲中,林平之隨著眾人踏入了為他們精心準備的房間,隨即沉浸在了休息的寧靜之中。
與林平之截然相反的是,林平安這一路行來,竟成了眾人中睡眠最為安穩(wěn)的一個。
自實力突破至先天境界后,他不僅對青城派的畏懼煙消云散,反而隱隱期待著他們的到來。
這份心態(tài)的轉(zhuǎn)變,讓他在旅途中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香甜夢境。
這一天,天空湛藍如洗,春風(fēng)溫柔地拂過大地,帶來了難得的明媚天氣。
城中的杏花與梨花競相綻放,粉白相間,點綴在古樸的青磚黛瓦之間,
而河堤上,楊柳輕搖,燕子穿梭其間,構(gòu)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日畫卷。
林平安站在分局旁的石拱橋上,被這如畫的景致深深吸引,心中充滿了愉悅與寧靜。
或許是因為他曾從田伯光手中英勇救下儀琳,儀琳對他產(chǎn)生了深深的依賴與親近。
這一路上,無論林平安走到哪里,儀琳總是緊緊相隨,仿佛只要有他在,世界就變得安全而溫暖。
然而,儀琳的美貌太過出眾,總是引來周圍人不住的注目。
這讓本就膽小的她,更加緊靠著林平安,尋求那份難得的安心。
“明日,我們就能抵達衡山城了。”林平安望著四周的春色,心情大好,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不如我們現(xiàn)在就進客棧,品嘗些當(dāng)?shù)氐拿朗嘲伞!?
“好的。”儀琳輕聲回應(yīng),隨后便隨著林平安步下馬車。
她自幼隨定逸師太在山中修行,下山的機會少之又少。
面對鏢局里那些陌生的鏢師,她總是感到忐忑不安,而只有在林平安的身邊,她才能感受到那份難得的寧靜與安心,
因此,無論他去哪里,她都愿意緊緊跟隨。
“這不是‘同福客棧’嗎?”當(dāng)走到客棧門前,抬頭望見那塊熟悉的牌匾時,林平安才恍然意識到他們已經(jīng)來到了七俠鎮(zhèn)。
在這個鎮(zhèn)上,遇見同福客棧,自然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客棧門口,一個衣衫襤褸、滿身塵土的乞丐正懶洋洋地蹲在地上,享受著陽光的沐浴。
林平安一眼便認出了他,那是丐幫的四袋弟子,小米。
丐幫,這個被譽為武林之中人數(shù)最為龐大的幫派,其成員遍布四海,但凡身著丐服、以乞討為生者,按照丐幫的傳統(tǒng)觀念,皆被視為幫中一份子。
正因如此,丐幫的弟子數(shù)量驚人,據(jù)說已逾數(shù)百萬眾。
在丐幫內(nèi)部,又細分為凈衣與污衣兩大派系。
凈衣派弟子,雖也穿著布滿補丁的丐服,但他們的日常生活卻與常人無異。
這些人多為江湖上的英雄豪杰,或因仰慕丐幫的俠義精神,或因與幫中兄弟情深義重,故而投身丐幫,實則并非真正的乞丐出身。
而污衣派則截然不同,他們嚴格遵循著乞討的生活方式,恪守幫規(guī):
不得使用銀兩購物,不得與外人同桌共食,更不得對不會武功的人動手。
兩派之間,因理念不同,常常爭論不休,各執(zhí)一詞。
然而,丐幫內(nèi)部的這些紛爭,對于江湖中人來說,卻是鮮為人知的秘密。
此時,一位背負長刀的大漢正步入客棧,他隨手從懷中掏出一枚銅錢,不假思索地扔進了小米那破舊的碗中。
小米端起破碗,好奇地問道:“你這是什么?”
大漢一愣,隨即答道:“這是一文錢啊。”
小米撓了撓背,慢悠悠地問道:“那你可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大漢心中暗自嘀咕:‘這乞丐真是古怪。’
卻聽小米繼續(xù)說道:“今天是十五,我們丐幫有規(guī)定,初一、十五是丐休日。所以,你的錢我不能收。”
說罷,小米從碗中取出那一文錢,遞還給大漢。
大漢雖不情愿,但礙于丐幫的威名,還是接過了那枚銅錢,沒有再多說什么。
他瞥了一眼小米身上的丐衣,心中明白這位乞丐并非等閑之輩,而是丐幫的四袋弟子,因此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一幕,恰好被路過的林平安看在眼里,他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覺得十分有趣。
隨后,他便踏進了同福客棧的大門。
說起乞丐小米,他有個與眾不同的習(xí)慣:每逢初一、十五,他都會給自己放個假,不再乞討。
若是在這兩天里,有人將銅錢扔進他的碗中,他會毫不猶豫地將錢退還給對方。
而一旦假期結(jié)束,小米又會重新開工,若是發(fā)現(xiàn)之前給過他錢的人,他還會主動上前討要回來。
別看小米只是個乞丐,他可是得到過洪七公的指點,學(xué)會了降龍十八掌中的一招“亢龍有悔”,以及一招“雙龍戲珠”。
不過,作為先天境界的林平安,卻能清晰地感知到,小米的實力其實只達到了后天二流的水準。
但得益于洪七公的指點和那兩招絕技,小米的實力又比普通后天二流武者要略勝一籌。
這一點,并非林平安的憑空猜測,而是他根據(jù)小米的表現(xiàn),直接做出的準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