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賈詡:可以把蔡文姬當護盾,我們沖出去
- 三國:重生呂布,開局拯救蔡文姬
- 七運三力
- 2388字
- 2024-10-15 18:24:51
聽到這番話,呂布的神情變得莊重起來。
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敬意,他凝視著蔡文姬,緩緩說道:“蔡姑娘您心懷大義,呂奉先在此由衷地感到欽佩。”
從他的語氣中可以感受到。
蔡文姬不僅是一位識大體、顧大局的女子。
而且在氣節(jié)上遠勝于那些只知茍且偷生之人,如李虎之輩。
然而,她的這份純真與理想主義也令人心生憐惜。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匈奴人又豈會輕易放過抵抗過他們的九原百姓了?
呂布不想打擊蔡文姬,所以只能選擇更溫和的語氣跟她說。
“不會到那個時候的,請蔡姑娘放心,丁原刺史還有不到三天時間就會發(fā)現(xiàn)這邊的異常,到那時候,他一定會派兵來援。”
緊接著,他目光堅定地看向蔡文姬,語氣中充滿了決心和信心。
“請您相信我,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我都會盡全力保護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我們一定能守住九原!”
感受到呂布話語中的真誠與力量。
蔡文姬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信任的笑容:“好的,我相信你,呂縣令!”
與蔡文姬告別之后。
呂布快速地回到縣衙之中,并派人到縣城里面發(fā)布告示。
讓全城百姓都在縣衙門口集合,商議對抗南匈奴人的對策。
不一會,縣衙門口就聚集了不少平民百姓。
這一多,七嘴八舌各說各的。
“這南匈奴人真多了,這怎么對抗,完全沒法打呀。”
“那縣令就應(yīng)該將那個什么文姬交出去了,這個人真是個禍水,害的我們都不得安生。”
“別天真了,匈奴人狼子野心,就算把人交了,你以為他們會放過我們?”
“哎呀,你們聽說了沒有,就在剛才,咱們的呂縣令一箭就把匈奴那邊的頭頭給射傷了,縣令威武,我們有救了!”
“我還聽說呂布還有底牌,我們根本不用怕那些匈奴人!”
現(xiàn)在,這些百姓之中主要分為了兩派。
一派支持交出蔡文姬報平安。
另一派則是支持呂布,一起守城。
呂布站在縣衙的圍墻邊上,將百姓們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
他暗自思量:“事情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糟,起碼有一半的人是支持我的。”
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
一些老百姓無意卷入到這不必要的紛爭中來,選擇交人保命,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而另一群百姓,在聽到呂布的英勇事跡之后,卻選擇了和呂布站在一起。
這其實就是一個好的開頭。
但是,僅僅只有一半人的支撐是不夠的。
只有全城上下一條心,才能將匈奴人拒之門外。
呂布在心中思考了一番之后,穿上自己的縣令官服來到了人群的高臺之上。
“各位父老鄉(xiāng)親,我是本縣縣令呂布,還請各位稍安勿躁,聽一聽我的建議可行?”
老百姓們,一聽縣令有話要講,紛紛停止了討論,側(cè)耳傾聽。
“各位,你們當中肯定有人覺得,我把事情給搞復(fù)雜了。”
“覺得我剛才應(yīng)該果斷的將蔡文姬交給匈奴人。”
還沒有等呂布把話說完,下面就有人打斷了他的話。
“是呀,本來就簡單的事情,你非要搞這么復(fù)雜干什么。”
“交出蔡文姬,匈奴人離開,大家各自安好,不好嗎?”
此話一出,響應(yīng)者眾多。
“各位,靜一靜,能把我等我把話說完?”面對眾人的反駁,呂布表示能理解。
這個世界,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大格局,大智慧。
也不是每個人都如他一樣,武藝驚人。
為了大局為重,他要做的就是努力說服這些人。
很快,原本嘈雜的現(xiàn)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呂布見狀,潤了潤喉嚨,大義稟然道:“我們和匈奴人打過這么多次交道了。”
“你們幾時見過匈奴人說話算話的?”
“之前三丈縣被匈奴人圍困,匈奴人說投降不殺,結(jié)果了,全城五萬人口被匈奴人屠殺干凈。”
“跟匈奴人談條件,無異于與虎謀皮--不想活了!”
呂布的話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那些主張交出蔡文姬以求和平的人心中的僥幸。
現(xiàn)場頓時陷入了沉默,人們開始重新思考呂布的警告和過往的歷史教訓。
確實,匈奴人的信譽在他們心中早已蕩然無存。
這時,一位年輕的男子站了出來。
他是城中頗有名望的張鐵匠之子,聲音中帶著幾分激昂。
“呂縣令說的對!就在剛才,呂縣令只用了一箭就射傷了匈奴人的頭領(lǐng),要知道,當時他們之間的距離可有五百步!”
“我大漢第一神射手李廣的極限距離都只是四百步。”
“呂縣令比李廣還強,所以,我們要相信,呂縣令一定能帶領(lǐng)我們守住城池!”
隨著這位年輕男子的表態(tài),更多的人站了起來,表示支持呂布。
他們的決心感染了周圍的人,漸漸地,在場無論男女老少紛紛選擇支持呂布。
“支持呂縣令,共衛(wèi)九原!”
“支持呂縣令,共衛(wèi)九原!”
看著一浪高過一浪的支持聲,呂布那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來了一半。
按照他最初的打算,現(xiàn)在士兵和百姓都已經(jīng)團結(jié)到了一塊。
當然,僅僅憑借團結(jié)士兵和百姓,還是不夠的。
呂布現(xiàn)在還缺一個計策。
一個能夠讓自己像張遼那樣,用八百干贏孫權(quán)十萬的計策。
就在這個時候,呂布手底下的一個兵卒來到他的身邊,拱手道:“呂縣令,有一姓賈的先生求見,說是有破敵之策!”
呂布一聽,頓時大喜。
賈姓先生?
賈詡?
如果來人真是賈詡,那還真說不定有破地之策!
“快,前面帶我,我要去見見到底是何人!”呂布也顧不上那么多了,拉著兵卒的手就往縣衙沖。
不一會,呂布就來到縣衙內(nèi)。
此時,一名約莫二十來歲的中年文士已經(jīng)恭候在此了。
不等文士說話,呂布立刻問道:“閣下可是賈詡賈文和?”
他太想知道這人是不是賈詡了。
賈詡先是一愣,然后恭敬回道:“呂縣令竟然知道在下的名字,深感榮幸!”
呂布聞言,立刻將賈詡的手牢牢握住,就像握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
“請文和速速說出破敵人之策!”
“這次終于有救了。”呂布暗自思量。
上天對他還算不薄,簡直是打瞌睡的時候直接給他送過來一個枕頭。
賈詡是什么人?
他可是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
他出的計策百分百管用,盡管計策有點毒,但是架不住管用呀。
“大人,以我對匈奴人的了解,就算我們把蔡文姬交給他們,他們依然會來攻城。”
“匈奴人遲遲不攻城,其實是怕誤殺了蔡文姬。”
“對對對,你分析的很有道理。”
不愧是賈詡,短短兩句話,就把局勢分析的明明白白。
呂布對賈詡的分析很是贊同,接著一臉笑意的問道:“既然如此,你的破敵之策又是什么?”
賈詡捋了捋自己的胡須,半瞇著眼睛說道:“我們可以將蔡文姬綁在戰(zhàn)車上,沖在最前面,讓她當盾牌,然后呂縣令帶隊沖鋒。”
“我相信,以大人之勇武,一定能帶領(lǐng)將士們殺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