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這是誰派出的代表?
書名: 大明:我能看見提示詞作者名: 走鋼索的貓本章字數: 2117字更新時間: 2024-11-12 23:06:34
“不行,董先生今天沒來?!敝鞓瞬坏戎煨塾㈤_口,繼續道,“跟著你叔叔們一起聽課也不合適,因為他們現在跟你學的不一樣?!?
“那就是沒得選了?”朱雄英無奈攤手道。
“趕緊吃早膳,別想那些沒用的。”朱標道,“你以為你祖母為什么會輕而易舉地答應了你不上學的請求?”
“你以為她沒看出來你根本沒有受傷嗎?”朱標道,“哪有被打了還能一溜煙兒跑到坤寧宮的?你那些叔叔被打了,哪個不是得一瘸一拐的走回住處?”
“哦!”朱雄英應了一聲,沒想到這皇宮里全是套路,最疼愛自己的祖母也跟自己玩起了套路。
“早朝過后,工部尚書趙俊會在文華殿門口等著你?!敝鞓硕谕辏鹕砬巴钐斓顓⒓用咳盏某瘯?
早朝上,一本奏疏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這位給咱上書的鄭士利是何許人也啊?”朱元璋看著手中的奏疏,倒也沒有發很大的脾氣。
因為之前朱雄英已經給他提過了這些理由了,算是已經生過了。
“回稟陛下,這鄭士利是浙江寧海人。是湖廣按察使僉事鄭士元的弟弟,是洪武四年的進士。”
“那他的弟弟鄭士利也是進士嗎?這個鄭士利又在何處任職,做的什么官位?”
“回稟陛下,這個鄭士利就是一個讀書人,尚無官職,不曾出任任何地方官?!?
朱元璋聽到回答之后,開口道,“一個不知真讀書還是假讀書的人,也敢妄議起國家大事來了?”
“陛下,鄭士利的上書有理有據,提出的幾條觀點也算得上是鞭辟入里。即便未曾做官,也……”
“也什么?”朱元璋打斷了那人的發言,立刻道,“在咱看來他這幾條完全就是強詞奪理。”
“這第一點怎么說的?”朱元璋拿起奏疏道,“說咱怕這蓋著空印的文書被有心之人利用是為了百姓著想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種情況壓根就不可能出現,騎縫印唬不了人。”
“還他娘的挺客氣,先給咱一頓夸。”朱元璋道,“這在寫文章的手法里叫什么來著?”
“回父皇是欲揚先抑?!?
“對對對,就是這個欲揚先抑,咱也讀過書這是《史記·周本紀》里提到過的?!敝煸翱聪蛭奈浒俟俚溃罢媸欠牌?。什么只是騎縫印,什么只有半個章?即使是流失也不會造成什么大事,這不是把咱當傻子了?”
“他告訴咱國家律法中沒有哪一條說明不能用空印,什么不知者不罪,提出‘法無禁止’,那么就可以免于責罰。”朱元璋看向眾人道,“你們也是這樣認為的嘛?”
“不說話就是默認了?”
“這奏疏寫得好啊,咱看這不像一個沒中進士的讀書人寫出來的文章。”朱元璋道,“什么法無禁止就可以免于責罰,簡直是偷換概念。”
“那么我不知道殺人犯法,我就可以殺了人不用免于刑罰嘛?”朱元璋道,“當然,他的理由是律法里沒有這一條。”
“法無禁止針對的是個人,你們這些當堂官的代表的是你們個人嗎?”朱元璋對著朝堂下的眾人發問道,“你們在上朝,在衙門處理公務時代表的是朝廷還是代表的是你們個人啊?”
“如果你們認為代表的是個人,那咱就覺得他說得對,涉及‘空印案’的官員都是無罪的?!敝煸邦D了頓道,“是朕有罪,是朕不明是非,朕馬上下一道罪己詔?!?
在場的眾人沒有一個敢出來說他們是代表個人的,說了這句話那不就是代表自己要謀反嘛。
“我們再看看他這一條。”朱元璋繼續道,“他說咱建立的大明朝幅員遼闊,咱真是偉大的很啊。但是……”
“嘖嘖嘖!這‘但是’又出來了。但是沒辦法距離太遠就是會有損耗,各地官員若是來回往返必定只會耽誤更多的時間。所以,使用加蓋印章的空白文書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這簡直就是強詞奪理。既然戶部的規定是必須核對準確,你們又沒有辦法核對準確。那么第一時間不應該是立刻上一道奏疏,稟明其中緣由與朕?朕再與百官們商議一下,是繼續按照前朝的包稅制執行,還是另外出新的政策嗎?難道最應該做的就是你欺上瞞下,來蒙蔽朕嘛?”
“第一時間反映這個狀況,這不應該是最先考慮到的嘛?”朱元璋抬頭看向底下的文武百官,“你們誰認為咱說的不對,站出來跟咱好好講一講這其中的原由?咱讀書少,只要你講的對,咱心服口服。”
“咱看看他還說了些什么?!敝煸袄^續道,“他告訴咱朝廷培養官員不容易,若是……”
“朝廷培養官員就是讓他們來蒙蔽朕,來欺上瞞下的?”朱元璋道,“若非咱讀過些書,咱還真被這份有理有據,條理清晰,層層遞進,堪稱毫無破綻的奏疏給糊弄了?!?
“咱想這樣邏輯縝密又不失對咱尊敬的奏疏恐怕不是一個連功名都考取不了的讀書人能寫出來的吧?”朱元璋目光如炬,掃過底下的文武百官。
“這篇奏疏是不是哪位愛卿寫的,但怕牽連自己,找了這個什么鄭士利來當這個出頭鳥啊?”
“臣等惶恐。”
“你們惶恐?我看該惶恐的應該是朕吧!”
“這份奏疏咱不予采納,至于這件事情如何處理,咱還得琢磨個一兩日?!敝煸翱聪虻紫碌奈奈浒俟俚溃皼]什么事情,就散朝吧?!?
早朝過后,工部尚書趙俊來到了文華殿門外等待著朱雄英。
“見過太孫殿下?!?
“趙大人,你好啊!”朱雄英看工部尚書趙趙俊臉色不怎么好,開口詢問道,“趙大人怎么看上去臉色不太好,是不是早朝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情?”
“湖廣按察使僉事鄭士元的弟弟鄭士利,上書空印一事,惹得陛下雷霆震怒?!?
“鄭士利?他在哪個地方任職?”朱雄英看向工部尚書趙俊。
“鄭士利就是個讀書人,還未曾考取功名。”
“一個連功名都考取不了的讀書人還能指點國家大事?那文武百官都是擺設嘛?”
面對朱雄英的發言,工部尚書趙俊心想,不愧是爺孫,這言論簡直是如出一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