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制作導彈
- 文明天災:從建造避難所開始
- 喝一杯白茶
- 2019字
- 2024-11-16 19:23:36
送走戰(zhàn)龍小隊后,陸陽將損壞的建筑機器人和無人機搬回避難所。
損壞不嚴重的無人機,自己磕磕絆絆飛回避難所。
無人駕駛的貨車從遠處駛來,停在廢舊房屋前。
丁海等人抬著萬映雪,將她從貨車上小心翼翼的抬下來。
戰(zhàn)斗剛開始,陸陽就命令他們乘坐貨車躲到遠處。
他們都是普通人,而且大部分都是身體羸弱的工程師。
讓他們拿上槍與專業(yè)的雇傭兵對峙,只是送人頭。
陸陽也將損壞的機器人和無人機,給工程師檢查過。
被末敏彈擊毀的機器人已經(jīng)沒有修理的必要。
無人機是從高空摔落,扇葉損壞一類的問題可以修復。
但主體結構出現(xiàn)斷裂,即便他們會修理,也沒有替換的零件。
沒辦法,陸陽只能耗費點數(shù)將所有的機器人修復。
升級發(fā)電機,修理機器人。
操作下來,點數(shù)又變成8點。
一朝回到解放前。
命令柒玖加快對履帶機器人分析速度,以及地面堡壘的建造速度。
這次戰(zhàn)斗后,短期內(nèi)應該不會再有人上門騷擾了。
……
東煌軍部,連夜召集所有高級將領。
許輝少校乘坐專車,連夜趕往上京市的避難所參加會議。
因為會議內(nèi)容保密,他只知道要討論某件重要事情。
莫非和“星官”計劃有關?
他猜測道。
氣候異常才持續(xù)短短的一周時間,地面上的基礎設置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大量的損壞。
雖然政府有派遣人員去修理重要的線路和設施。
但修理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損壞的速度。
因此政府決定放棄地面基礎設施,從其他地方修建網(wǎng)絡設施。
目前最保險的方案,就是發(fā)展衛(wèi)星,建立衛(wèi)星網(wǎng)絡。
據(jù)說東煌政府最近一直在商討名為“星官”的衛(wèi)星網(wǎng)絡建造計劃。
上級目前的態(tài)度,準備將更多的資源向航天領域傾瀉。
因此即便氣候異常,航天工作也一直沒停止過。
航天指揮部的工作已經(jīng)全面轉為地下。
發(fā)射架上的零件,每天都會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和維護。
隨時都可以送衛(wèi)星上天。
會議室大概有三百多個座位,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等所有人坐下,東煌最高管理人,會議主持人周平宣布會議開始。
許輝掃視一圈發(fā)現(xiàn),在場的眾人中,只有自己的職位最低。
要不是負責航天指揮部的安全工作,他也沒有資格坐在這里。
“在會議正式開始之前,各位先看一段視頻”,周平說道。
視頻上,只見一只身上貼著二次元老婆的機器狗,扭著腰,跳著舞,來回閃避子彈。
參會的人什么沒見過,跳舞的機器狗有什么罕見。
但能夠邊跳舞邊躲子彈的機器狗,確實讓他們大開眼界。
這世上竟然還有如此妖嬈的機器狗?
“各位,在座的有軍中負責人,也有科研部門的負責人。”
“這條機器狗的在戰(zhàn)場上能夠發(fā)揮怎樣的作用,研發(fā)難度有多高?”
周平問道。
眾人不敢吱聲。
就和上學時期一樣,各個低下頭,生怕被點中。
“許輝少校,我記得你指揮過邊境防御戰(zhàn),你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點評一下。”
許輝迅速調(diào)整狀態(tài),起身說道。
“恕我直言,我認為毫無意義。”
“哦,為何”,周平問道。
“目前戰(zhàn)斗的主流方向是精準與迅速。”
“精準打擊目標,迅速解決敵人。”
“洲際彈道導彈就是典型代表,發(fā)射后僅需17分鐘,就能打擊太平洋對岸的國家。”
“并且制導誤差在50米范圍內(nèi)。”
“而機械狗雖然能夠躲避子彈,但明顯不符合以上兩個要求。”
“即便放在單兵作戰(zhàn)領域,能夠躲避子彈的機器狗,也不如一發(fā)單兵制導火箭管用。”
周平點點頭,讓科研部門的負責人點評。
“我同意許輝少校的話,視頻中的機器狗確實沒有實戰(zhàn)價值,甚至不如我國自研的狼群機器人。”
“但既然制作出躲避子彈的機器狗,我認為對方一定有能力制作加裝武器的機器狗。”
“擁有極強的機動性和靈活性,能夠躲避敵人攻擊并迅速反擊的機器狗。”
“我認為這是我方需要防備的。”
“至于研發(fā)制作,沒有類似案例,無法判斷。”
在座的眾人,以為這是米國新研發(fā)的武器。
周平他微笑著說道。
“各位不用擔心,這條機器狗是我方的一名合作伙伴制作出來的,我準備向?qū)Ψ介L期采購。”
會議上出現(xiàn)片刻騷亂,然后很快安靜下來。
聽到領導的話,許輝在一瞬間想到非常多的用途。
現(xiàn)在地面氣候異常,如果能夠用機器狗代替人完成每日的發(fā)射架檢查,將大幅減少人力消耗。
軍方的機器狗也能用,但是動作的靈活度太差,非常容易從架子上摔落。
除了東煌,米國也借助衛(wèi)星,全程觀看了這一場戰(zhàn)斗。
對于能夠躲避子彈的機器狗,他也想要得到。
于是,一份文件被迅速交到米國總統(tǒng)的辦公桌上。
《國家安全局偵查人員,對機器狗制作資料丟失的匯報》
這份資料很快獲得許可,轉交給外交部和軍方。
此時的陸陽,還在考慮如何制作導彈,對自己卷起的風浪毫不知情。
走到廚房,他拿出三份的白糖放入鍋中加熱融化。
然后加入七份硝酸鉀混合攪拌在一起,就能獲得黃色的膠狀物。
將膠狀物倒入一頭封閉的金屬圓筒內(nèi),等待冷卻凝固。
導彈的推進裝置就制作完成。
在封閉端焊上一個尖頭,讓機器人拉到外邊去測試。
將金屬圓筒垂直固定在架子上,點燃已經(jīng)凝固的黃色燃料。
燃料迅速燃燒釋放大量的濃煙。
緊接著濃煙迅速噴涌而出,推著金屬圓筒往天上飛。
但因為金屬圓筒是手工制作,重量分布不平衡,也沒有制導系統(tǒng)。
剛飛到空中,就畫了一個圈,往地面飛行。
眼見即將插到地上,它又拐個彎,再次斜著飛向天空。
只要裝上尾翼和側翼,在頂部焊上手榴彈。
用是應該沒問題,就是不知道誰會被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