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型蓄電站
- 文明天災:從建造避難所開始
- 喝一杯白茶
- 2302字
- 2024-10-30 18:00:00
自走式哨戒十字弩機炮和建筑機器人裝上貨車,由柒玖駕駛車輛帶往倉庫安裝。
既然對方知道倉庫的信息,說不定早就在附近安排好人手。
等待陸陽急匆匆的去查看倉庫,踏入等候多時的陷阱中。
為了安全起見,他讓柒玖帶機炮和建筑機器人去加強倉庫的防御力,自己則蹲在荒村中。
倉庫中可是放著自己最重要的家當。
沙子、水泥灰、廢舊金屬等,都是建設避難所的重要材料。
因為當初買的量太多,荒村也沒有好的位置保存,只能選擇堆放在倉庫中。
除了倉庫,還有陸陽自己的人身安全。
再次讓制作臺加工出一柄弩箭,使用系統剩余的點數升級。
【軍用復合十字弩】
【升級方向:雙發復合十字弩,可以同時射出兩發弩箭(點數12)
自瞄復合十字弩,添加自瞄裝置、生物識別鎖,能夠在500米的范圍內精準鎖定敵人(18點數)
狙擊復合十字弩,添加8倍光學瞄準鏡,射程提升為1500米(14點數)】
三種選項分別是提升威力,添加自瞄,提高射程。
綜合考慮下,他選擇升級狙擊復合十字弩。
要不是手上的點數不夠用了,高低也得將三個升級項全選了,直接將十字弩升級為自瞄雙發大狙。
之前柒玖抱怨過,荒村周圍太荒涼,一臺能夠正常使用的監控都沒有。
因此,之前他不光在倉庫中加裝監控,還在通往荒村唯一的道路上,安裝了大量的監控攝像頭。
至于電源,從電網中借電就夠用了。
如果柒玖的眼睛沒出問題的話,對方應該不知道自己在荒村建造避難所。
要是對方不走正路,而是翻山越嶺來找自己,那就沒辦法了。
手上的狙擊復合十字弩就該派上用場了。
憑借前世的經驗,他雖然沒法百發百中,但百發九十九中還是可以做到的。
……
清晨。
避難所的地基開始建造,但混凝土攪拌機效率有些跟不上。
建造使用的是C60混凝土,抗壓強度可達60MPa。
通常用于建筑房屋的支撐柱,陸陽計劃整個避難所都用C60混凝土建造。
混凝土中除了常見的水泥灰和沙子,還要添加粗骨料,粉煤灰、礦渣粉和外加劑等。
所有的材料早就準備好了,只剩下按照配比,加水混合在一起。
混凝土攪拌機算上加料、攪拌、出料的時間。每六分鐘能夠生產0.5立方的混凝土。
按照這個速度不眠不休,起碼一個半個月才能完成地基、框架和墻壁的搭建。
昨晚系統結算,獎勵了33點數。
陸陽毫不猶豫用14點數,將混凝土攪拌機升級,一次能夠攪拌2立方混凝土。
大小兩臺挖掘機同時往攪拌機中加入材料,同時用水泵從小溪中抽水。
攪拌完成后,由220挖掘機用鏟斗運輸,倒在指定的位置。
建筑機器人的兩條手臂已經換成插入式振搗器,通過震動將混凝土底部的空氣排出,使混凝土密實結合,且表面平整。
除了避難所,還有電力的存儲問題,它是發電機出現故障時重要的后勤保障。
2061年,普通家庭一個月的用電量大概在200~300度之間。
避難所因為建在地下,換氣系統和燈光必須一直開啟,一個月的用電量保守估計,大概在1000度左右。
省著用月消耗能夠維持在700度電,但陸陽自己建造避難所,就是為了享受的。
按照現在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640Wh/kg來計算,需要一塊重量在1562.5kg的電池。
算上控制電路板,冷卻散熱系統,整體重量1.8噸左右。
這已經算輕了,東煌純電車剛剛崛起的時候,能量密度最高的三元鋰電池,范圍一般在150-230Wh/kg。
按照最高230Wh/kg換算下來,1000度電池算上電路板和散熱,整體重量在4.4噸左右。
科技的發展,還是帶來非常客觀的改變。
李云飛運來的全部是二手的新能源車電池單元,檢查后還能夠使用。
原本計劃讓建筑機器人將電池拆開,改為小型的蓄電站,現在只能自己手動了。
陸陽登上視頻網站,點開播放量最高的自制蓄電站的教學視頻,跟著視頻邊學邊干。
兩個小時后,連上發電機,陸陽感覺自己應該、大概、可能是失敗了。
電池閃爍著火花,冒出滾滾黑煙,筆直的升到空中。
【小型蓄電站】
【容量:1032kW·h】
【脆弱的電池保存在堅固的金屬外殼內,能夠抵御雨水和風沙的侵蝕,適宜的環境工作溫度在-20℃至50℃】
還是系統靠譜。
……
銀河系外,某處遙遠的星系中。
一顆墨綠色的星球上,一艘體型碩大的飛船正停留在上空。
從高空望下,整顆星球都被深褐色的植物藤蔓所覆蓋,各種奇形怪狀的植物從藤蔓中擠出,朝天空生長。
碧綠色的細長植物莖從藤蔓中直沖天際,約有百米高,頂部長有膨脹的巨大圓形果實。
從遠處看,仿佛一顆綠色的氫氣球飛在空中,被一根細繩拴住。
還有細長,頂部已經探出大氣層,形似金針菇的紅色植物。
等到成熟時會從中間炸裂開,釋放出大量輕飄飄的種子。
借助爆炸的推動力,種子最遠可以飛到星球的對面。
大量的植物將陸地掩蓋,包括地表水。
有些深褐色藤蔓踩上去軟乎乎,這說明下面不是湖就是海,只不過被藤蔓覆蓋而已。
“你確定,有一臺部署在YHC-d15行星的偵查機器人,它的信號消失了?”
一名身體干瘦,手臂和身體等長的萊昂族船長,坐在椅子上聽取導航員的匯報。
“是的,之前因為受到恒星粒子風暴的影響,導致通訊在一段時間內不是很穩定。”
“前不久,我們在檢查時發現,有一臺偵查機器人的信號聯系不上。”
“啟用脈沖定位器后,依舊聯系不上,因此我們懷疑偵查機器人被人為消滅了。”
船長迪樂擦著手中的槍,不緊不慢的問道。
“有沒有可能是機器人出現了損壞。”
“畢竟以YHC-d15行星的文明水平,是不可能發現偵查機器人的。”
“即便機器人的偽裝系統損壞,他們也沒有能力擊穿外層的保護殼。”
導航員操控手中的平板說道。
“可能性不大,除非偵查機器人內部的多維信息系統在瞬間遭到破壞,不然不可能沒有一點消息。”
“船長大人,你也知道,以它們的科技水平,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能夠在瞬間將機器人破壞的,只有同級別,甚至更高級別的文明。”
船長放下手中已經擦完的槍,起身問道。
“你在懷疑他們,他們開始出手干涉了。”
“沒錯大人,我懷疑是YHC-d15行星的遺民出手干涉,將機器人擊毀。”
導航員說道。
船長迪樂轉身,再次拿起已經干凈如新的槍,擦起來。
片刻后,他說道。
“派出AH-4機器人,去查清楚究竟是誰在背后搗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