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遭遇刺殺,結(jié)緣毌丘儉
- 三國:曹家浪子,龍佑華夏
- 參天小白菜
- 2054字
- 2024-10-17 10:30:43
十日后,鄴城城門,兩匹通體黝黑的千里良駒并齊駛出,馬車門前一對雕飾,金色的光芒刺痛著雙目,馬車四周在陽光的映照下雅氣十足。
城內(nèi),一身素衣裝扮的中年婦女看著遠去的馬車憂心忡忡,隨著馬車消失在視野中,她匿于市井之中。
日復(fù)一日,馬車離洛陽越來越近了。
“小……”馬車穿著甄宓衣物的杜鵑剛開口。
“咳咳。”曹囧趕緊示意。
杜鵑跟著甄宓從小長大,對于甄宓的一舉一動都熟悉,甄宓實在是不放心小曹囧獨自長途跋涉洛陽,故曹囧提議讓杜鵑假扮甄宓,經(jīng)過充分準(zhǔn)備后這才讓他們啟程。
“嗯,咳咳。那個,囧兒。我們都已經(jīng)走了一個多月了,也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到達皇都洛陽。”
曹囧搖了搖頭,“這杜鵑鵑真沒出息,說話的習(xí)慣居然還沒改過來。”
百無聊賴,馬車晃晃蕩蕩,曹囧睡著了。
杜鵑將則是側(cè)身將他抱在懷里。
“馭!”
馬車驟停。
前方不遠處十幾來個黑衣人手上的弓箭已經(jīng)上膛。
還未等車夫緩過神,箭矢如疾風(fēng)而來,十來支箭精準(zhǔn)命中車夫。
馬車內(nèi)“杜鵑”和睡著的曹囧一起摔倒在馬車內(nèi),縱然如此杜鵑仍然緊緊抱住小皇孫。
兩匹馬兒受驚后拉著馬車開始胡亂狂奔,這一幕顯然超出了一眾黑衣人的預(yù)料之外。
一眾黑衣人也騎馬追趕,箭矢亂竄。
馬車內(nèi)的曹囧已經(jīng)蒙了,自己被杜鵑死死地抱住剩下的就是瘋狂過山車的感覺。
“咻!”
箭矢從馬車窗穿進,繼而射中杜鵑的背部。
“噗!”杜鵑嘴角開始溢血。
馬車繼續(xù)狂奔,沒多久杜鵑的身體又陸續(xù)中箭,不過她更是死死地護住曹囧。
“咔!”
馬車車輪碰到石頭直接導(dǎo)致馬車飛起,車廂里的物件全部飛出,杜鵑在即將飛出的瞬間,用盡最后全力將曹囧送回馬車內(nèi),自己滾出馬車內(nèi),與此同時馬車落地繼續(xù)疾馳。
黑衣人停下追逐的腳步,勒住馬駐留在杜鵑墜車的地方。
“老大,瞧這華麗的著裝,定是甄氏無疑!”
為首者點了點頭。
一行人繼續(xù)追逐狂奔的馬車
“馭!”
黑衣人突然勒住馬。
“老大,山那邊有人,怎么辦?”
為首黑衣人略作思考,“在之前的箭雨下,馬車內(nèi)那小子?想必早已經(jīng)射成了篩子定在了馬車內(nèi)。上面交代不能暴露自己,不然我等將死無葬身之地,如今甄氏已死,如此也算是完成了任務(wù)。回去領(lǐng)賞!”
提到賞賜,一個個黑衣人眼睛中都泛著金光。
另一側(cè),山巒處一十七八歲的少年見到狂奔烈馬,馬車內(nèi)隱隱傳出孩童的呼救聲,攔腰策馬而至,找準(zhǔn)時機,縱身一躍,驚險地抓住雙馬韁繩,很快便將馬兒制服。
青年這才掀開車簾子,一孩童蜷縮在角落,顯然是受到了驚嚇。
【曹囧還以為自己早夭提前了,原來只是驚魂一場。】
曹囧自此被這個青年救下。
半日過去,看著曹囧滿頭青包,青年為他用酒輕微擦拭。
“謝謝大哥哥出手相助。”
見到曹囧開口說話,男子這才滿意地笑著。
“舉手之勞,見你開口,我便放心了些。”
倒不全是因為曹囧驚魂未定緣故,實際上他想弄清楚眼前男子的品行如何。
“小兄弟,你家人呢?”
曹囧眼中血絲再度浮現(xiàn)。畢竟杜鵑拼死保護他的那一幕幕在他腦海中一直揮之不去。
不過兩世為人的他很快被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因為殺手隨時可能再度出現(xiàn)。
“我與母親準(zhǔn)備投奔父親,不料途中遭遇山賊搶奪,母親如今已經(jīng)身死。”
“可惡的山賊!”
“那小兄弟父親在何處?我將你送至他處。”
“我也不知,只聽得母親說提到在司州中部。”
“這……”
“小兄弟,現(xiàn)在也不知道你要去的具體位置,我也要急著去洛陽上任,不如你暫且和我到洛陽,日后再伺機尋找你父親。”
【洛陽,如此便能夠借道而行。】
“這樣只怕會拖累大哥哥。”
“無妨,誰沒有一個落難時刻。”
隨后曹囧更是換了一身粗布麻衣,兩世為人的他還是惜命。
兩人一同前往洛陽。
幾日后,曹囧知道了救下他的青年正是三國曹魏大忠臣,將作大匠毌丘興的兒子——毌丘儉,按照現(xiàn)在這個時期推算。毌丘儉在魏文帝時期,擔(dān)任平原侯(自己花心老爹的)文學(xué)掾。
文學(xué)掾大抵是教授弟子,禮儀之事。
文學(xué)掾,七品官職,司馬懿也曾是太祖的文學(xué)掾。毌丘儉也正是在當(dāng)文學(xué)這個時期和我這個‘老爹’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因此后期曹叡才能在很多次重要的戰(zhàn)爭中力排眾議委以重任,直到司馬懿違背洛水之誓,后期司馬師廢除曹芳等惡行后毌丘儉起兵反抗的原因。
據(jù)史料記載,黃初七年(226年),曹叡即位,即魏明帝。因六年“東宮之舊”,毌丘儉深受明帝信賴,仕途平步青云,先后任尚書郎及羽林監(jiān),洛陽典農(nóng)中郎將。曾與雍丘王曹植一同為漢朝名器銅仙承露盤題文刻字,聲名鵲起之后,先后結(jié)識夏侯玄、嵇康等名士。
曹叡更是力排眾議,啟用沒有功勞和經(jīng)驗的毌丘儉,隨后他的實際行動也證明,他也確是大將之才,之后他的仕途更是平步青云出任荊州刺史,參與邊疆防務(wù)。遷度遼將軍、護烏桓校尉、幽州刺史。
這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原因,毌丘儉就是因為經(jīng)常與曹叡(領(lǐng)導(dǎo))接觸。
在皇帝身邊魚躍龍門,這是一件非常容易之事,這也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道理相近。
本可以安度晚年的他卻一身正氣,正元二年(255年),因不滿權(quán)臣司馬師廢黜魏少帝曹芳以及殺害好友夏侯玄、李豐,舉兵反抗,最終兵敗,在逃亡途中被平民張蜀殺害。
曾在檄文中寫道:“千載風(fēng)塵,思盡軀命,以完全社稷、安主為效。斯義茍立,雖焚妻子,吞炭漆身,死而不恨也。”
毌丘儉可謂是曹氏政權(quán)為數(shù)不多、言行一致、沒有爭議的忠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