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寫作時機成熟
- 1977:蓬勃新時代
- 曹丞相大人
- 2094字
- 2024-10-15 00:06:56
夜幕降臨。
江小沐把躺椅搬到過道上,有過堂風吹著稍微舒服些。
京城最難挨的是夏天,稱之為“苦夏”。
白天,驕陽似火,酷熱難挨,人們沒處躲沒處藏,在屋里不敢出來。
門窗四開,卻不見一絲風,經常熱得渾身冒汗,手里的扇子要不停地扇著。
夜里,悶熱無風難入眠。
屋里熱得待不住人,天黑后左鄰右舍的大人孩子紛紛拿著板凳、躺椅到街上乘涼。
大街小巷到處坐滿了三五成群的人。
閑來無事,鄰居們湊到一塊,一手茶缸,一手蒲扇,搖著扇子,閑聊著。
國家大事,小道消息,家長里短,說古論今,東家長西家短,說笑聲此起彼伏。
孩子坐邊上,津津有味地聽著,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都是從他們閑聊中知道的。
路燈下,總少不了一群人圍著下棋、打撲克。
扇子不停地搖動,一邊扇著風,一邊驅趕著蚊子。
那些住房窄,孩子多的人家,甚至會把涼席鋪在大街上睡覺。
家里規矩大,管教嚴的,無論多晚,孩子都必須回屋睡覺。
晚上蚊子多,江小沐又回屋取了蚊香過來,點燃后放在上風處。
余秋香和田海峰也回家搬了躺椅過來,一左一右放在江小沐兩側。
雖說有風,三人依然各自拿了把蒲扇輕輕扇著,這天氣燥熱的讓人坐立不安。
“小沐哥,先前我聽了幾耳朵,他們來你問那啥畫,什么意思啊?”余秋香好奇問道。
這事兒也沒什么好隱瞞的,江小沐如實回道:
“我畫連環畫投稿載刊了,沒取筆名,他們發現作者名字和我名字一樣,就過來問。”
“我說那畫確實是我畫的,他們反而不信了,你說這事兒鬧的。”
田海峰輕咦一聲,問道:“是不是這個月連環畫報上的《西游記》?”
“你看過?”江小沐笑問道。
田海峰拍著大腿回道:“看過啊!我也看作者名了,當時就懷疑是不是你。”
“可轉念一想,作者和我同住一個院子,哪有這么巧的事?于是就沒有多想。”
“天!小沐哥你太厲害了!”余秋香拍掌贊道,滿臉佩服,刷地起身,就要往外跑。
江小沐疑惑道:“你去哪兒?”
“買畫報啊,我也想看看。”余秋香笑嘻嘻回道。
田海峰連忙道:“不用買了,我有現成的,別浪費錢。”
“快去拿來!”余秋香迫不及待道。
待田海峰走了后,余秋香小聲問:“小沐哥,畫連環畫有稿酬嗎?”
“上個月恢復稿酬制度了,所以有一點點。”江小沐笑瞇瞇頷首道。
余秋香很想問一點點是多少,可覺得打聽他的收入有些不好,于是又閉口不問了。
很快,田海峰小跑著拿了畫報過來,余秋香接過去后連忙翻看。
“這個,就這個,西游記,可好看了,孫猴子真從石頭里蹦出來了。”田海峰介紹道。
余秋香笑道:“我看過小說和其它版本的連環畫,不過小沐哥畫的真賞心悅目。”
“這兒光線不太好,你們聊,我拿到家里去看,海峰,畫報看完了再還你啊!”
說完,高興的轉身走了。
“不用還,我都看過了。”田海峰看著她的背影大聲道,然后回到躺椅上坐下。
江小沐搖著蒲扇,隨口問道:“你工作分到哪兒了?”
“去當放映員,不過正式上班之前還要參加培訓。”田海峰含笑回道。
江小沐微笑道:“這可是個很吃香的工作啊!”
“呵呵,上次問你要不要一塊兒,你說等街道安排,街道能安排什么?”田海峰笑道。
“但話說回來,你會畫連環畫,當了大畫家,不比我這放映員差,甚至發展的更好。”
江小沐搖頭道:“讓你爸幫我安排工作,是大人情,我還不如去頂爹媽的崗呢!”
田海峰:“說實話,這么多知青,也就你對工作一點不著急,有本事的就是不一樣。”
兩人東一句西一句閑聊,不一會兒又有院里的同齡人過來乘涼,就更熱鬧了。
到了晚上九點多鐘。
江國誠和郭衛娟兩口子乘涼回來,這會兒涼爽不少,江小沐搬著躺椅回家。
“早些睡啊小沐,別晚上不睡,白天睡,日子過顛倒了。”郭衛娟叮囑道。
江小沐隨口道:“曉得了,啰嗦。”
“嘿!你小子長能耐了啊,跟你說什么都不耐煩。”郭衛娟瞬間怒了,被江國誠拉住。
“耐煩,可耐煩了!”江小沐嘿嘿直笑,一溜煙跑回房間,把門閂上了。
側聽片刻,發現郭衛娟罵罵咧咧被江國誠拉走后,江小沐暗笑不已。
轉過身把風扇打開,這風扇的葉子是鐵的,除了聲音大外,沒其它缺點。
點燃兩盤蚊香,床下放一盤,書桌旁放一盤,然后打開臺燈,準備寫小說。
俗話說成名要趁早。
不過回城之后,江小沐并沒蠻干,而是一邊畫連環畫,一邊耐心細致的了解各種情況。
未來幾年,將會是傷痕文學蓬勃發展的時期。
然后逐漸發展為反思文學、知青文學、尋根文學、改革文學、先鋒文學等等。
每種文學的興起與特定的歷史背景都密切相關。
甚至因為時事變化,適合明年發表的文章,今年不一定適合發表。
比如傷痕文學,所以寫(抄)文章時,定位非常重要,也是江小沐回京后,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這段時間,報紙上的消息越來越多,比如上個月恢復稿酬就是其中之一。
同時,從報刊上的社論文章,以及社會上的民情可以清晰感覺到。
人們對剛剛逝去的噩夢般的苦難年代,有著強烈的控訴。
對這場具有深刻社會性的大悲劇,感到極度的悲哀和憤懣。
人們需要對那些倒行逆施的罪行公開進行討伐,歌頌英雄人物或平凡百姓的高潔品質,撫慰人們的身體與心靈的雙重傷痕。
而表現在文學上。
則需要作家們以清醒、真誠的態度關注、思考生活的真實,直面慘痛的歷史。
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傷痕文學扮演了開路先鋒的角色。
人們從一元化政治的束縛下走了出來,個人感情、個人思想、個人尊嚴重新獲得了表現的空間,需要進行聲淚俱下的批判與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