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狼狽
- 替身皇帝:我從傀儡到蓋世人皇
- 小魷魚兒
- 1929字
- 2024-10-10 17:12:26
皇宮高處的一處建筑當中,正坐著首輔一系的各第62章狼狽
個官員。
他們品著香茶,吃著點心,盡情欣賞著自己的杰作。
這是他們最得意的一天,也是最暢快的一天。
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之下,幾乎調動了自己的所有門生故舊,才布下了眼前這一場驚天大局,將李志逼入了絕境。
放眼望去,大漢朝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皇帝這樣狼狽過。
但,他們做到了。
而且做到了極致。
京都的天,似乎都快要被他們翻過來了。
如今的京都就如同千瘡百孔的爛磚瓦屋,只要他們輕輕用手一推,就會頃刻間倒塌,碎于一地。
“此處風景絕佳,剛好能看到昏君的狼狽模樣,實在是痛快,老夫一生最得意之事,一是中進士,二便是看到這昏君被天下萬民所厭惡時!”一位年近半百的大臣神色激動道。
“如今他還故作鎮定,恐怕早就心亂如絲、手足無措了,禁軍只有數千之數,聚集在皇宮正門的百姓恐怕有十數萬,即便是全部跪下來,伸出頭給他砍,他都砍不完,更別提鎮壓了!”
“這天下愚昧的百姓果然好用,只要輕輕在后面推波助瀾,他們便能拿命去沖皇宮!”
“龐澄最后這一刀宛如神來之筆,徹底把事件推向了不可逆轉,要不是他親自出手,我都不知道他是首輔大人的人?!币晃淮蟪紦u頭贊嘆。
說到這里,眾人都紛紛望向周玄感。
“首輔大人英明!”
他們不得不承認,京都府尹龐澄的舉動,就如同壓死駱駝最后一根稻草,使得京都亂到不可開交。
周玄感坐在主位之上,肆意享受著眾人的恭維,龐澄本身只是他的一處閑棋,沒想到最后卻發揮出了他意想不到的作用。
不過他要的當然不僅僅于此。
李志已經漸漸脫離了他的掌控,一步步在蠶食他的勢力,使得他心中生出強大的危機感。
他心中知道,這個皇帝留不得了。
如今便是最好的機會。
他雖然佩服李志敢親臨現場,但同樣心中也在暗喜,他已經在百姓當中埋下了不少的殺手,只要李志敢靠近人群,那就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刺殺。
一旦成功,便可立刻改天換地。
即便是老謀深算的他想到這個可能性,手也忍不住顫抖。
周玄感眼中露出大逆不道的殺機,緩緩說道:
“雖然京都亂勢已起,看上去似乎大有可為,可事情還沒那么簡單,他還有翻盤的機會,我已經布下了最厲害的死士和殺手,只等他靠近,便可行改天換日之舉。”
“若是成功,立刻請五賢王上位主持大局,控制京都一切兵馬,鏟除趙炎武等一眾奸佞,到那時便大事可成!”
周玄感已經開始布局李志身后事。
眾人聽得神色激動,似乎大事已成,這已經是他們最接近成功的一次,絕不能失敗。
“請首輔大人放心,下官一定竭盡全力鏟除昏君,控制京都局勢!”眾人紛紛發誓。
周玄感微微點頭,心中冷笑不已。
李志,你不是最喜歡破局嗎?
我的棋已經布好了,就看你怎么來解了!
宮墻之上,短暫的安靜之后,再次爆發出無數的質問。
李志聽著下面極其嘈雜的聲音,眉頭頓時一皺,若是這樣下去,那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他立刻示意下面的人拿來一塊大鑼,直接敲響。
“鏘!”
一聲巨響之后,下面的人紛紛捂住耳朵,場面頓時安靜下來。
李志冷冷的目光掃視眾人:“朕今天來這里是解決問題的,爾等若再如此嘈雜,即便是到天黑,也不會有任何的結果,有沒有領頭人,站出來跟朕說話!”
一番話之后,底下瞬間就有了效果。
經過短暫的嘈雜之后,一名神情剛毅的讀書人站了出來,他臉色凝重,沉聲說道:
“學生參見陛下,學生乃是東南行省的舉子,此番乃是入京趕考,非逼迫陛下,只是今日在京都所見所聞,完全顛覆我等讀書人心中所想所學,不得不以此種方式勸諫陛下,若有得罪之處,還望陛下恕罪!”
李志心中對他的說辭也不禁暗暗點頭,這是個聰明人,難怪會被推舉出來,他朗聲道:
“說,朕既然站在了這里,就是聽你們暢所欲言,你大可說出你心中的一切疑惑。”
“但朕同樣可以告訴你,京中所傳流言大部分都是無稽之談,無中生有,你身為讀書人,要學會辨別是非,而不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韋星辰皺了皺眉頭,因為他從李志的話中聽不出任何的破綻,似乎皇帝說的是真的?
不過該問還是要問。
“臣想問的第一個問題,陛下近日大肆抓捕官員,為了一己私利血洗朝堂,不顧朝局穩定,任性妄為,導致朝廷諸公人人自危,陛下何解?”韋星辰拱手問道。
李志一聲冷笑,若非看出韋星辰并非首輔一系,他早就把他殺了。
為了一己私利血洗朝堂?
京中流言果然荼毒太深。
他殺的哪一個人不是貪贓枉法,禍亂朝綱之徒。
看來絕大多數人都被蒙在鼓里,他今日要在天下人的面前,揭露他們所有人的面目和罪行。
“朕今日可以回答你!但過了今日,你若還是非不分,那朕就革除你的功名,并永不錄用。”
“你既然說朕擅殺大臣,那朕便告訴你,他們到底犯了何等人神共憤的事,才惹得朕將他們滿門抄斬!”
李志一條條地開始細數。
“工部尚書張典,貪贓枉法,草菅人命,中飽私囊,光是抄家便抄沒白銀五十三萬兩,房屋二十三套,珠寶古董各色店鋪產業加起來不計其數,若全部折算則共計九十萬兩白銀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