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長隆鹽行順利開業,百姓瘋狂涌入
- 替身皇帝:我從傀儡到蓋世人皇
- 小魷魚兒
- 2004字
- 2024-10-10 17:12:26
陳淺淺為了這次長隆鹽行可以順利開業,她選的伙計都是之前長隆商行里干了很多年異常機靈的伙計,這些伙計很懂得討顧客歡心。
聽到陳淺淺吩咐店鋪準備開業時,便在搬出李志制作出的竹筒時蓋上紅布吸引許多路人的注意。
自古以來,不論李志的前世,還是在如今這個大漢朝人們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那份愛湊熱鬧的心,更何況他們現在所在是大漢的京都京城。
當伙計們將提前準備好的那些竹筒往長隆鹽行的店門口一擺后就立刻引得不少路人圍觀。
在大漢朝,現在這個時代店鋪開業因為沒有煙花爆竹,因此往往會邀請民間一些戲班來表演雜耍來達到吸引人流的目的。
可長隆鹽行卻與以往的店鋪開業都不同,這些紅布將街頭百姓的注意力全部吸引過來,百姓們紛紛開始討論起來。
“這家店鋪是新開業的?”
“好像是,可這門口擺了一圈紅布是為了什么?”
“我也不知道,不過好像瞅著下面似乎擺了一圈什么東西。”
……
正當街頭的百姓議論紛紛的時候,陳淺淺看見外面的百姓已經聚攏的差不多了,便對著伙計們點了點頭。
這批竹子經過李志這段時間的改良已經大大減少了他燃爆時產生的爆炸聲,沒有了第一次燃爆時那種驚天動地的效果。
在周圍百姓好奇的目光中,伙計們將竹子點燃,隨后便發出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音。
盡管經過李志的改良后竹子燃爆的聲音已經被調小了許多,可圍觀的百姓們第一次見到這種場景還是紛紛嚇了一跳,同時也有更多的百姓被聲響吸引,紛紛聚集在長隆鹽行的門口。
“嘿,這竹子竟然也能燒起來還發出這么大動靜,今天可真是開了眼界嘞。”
“哎,可不是呢,我剛剛還以為天上的雷公發怒了呢,嚇了我一跳!”
“說起來,這家店我記得一個月前就停業了,我記得之前這兒那個餐館生意還不錯,我還奇怪呢,怎么突然就不干了?”
“長隆鹽行?京都又要新開一家新的鹽行不成?”
“可食鹽現在生意真的好做么,我都習慣了去我家附近的鹽行去買了。”
百姓們一邊瞅著爆竹熱鬧一邊七嘴八舌進行激烈的討論時,這場持續了大約一炷香時間的竹子燃爆終于結束。
等到最后一聲落下時,長隆鹽行已經被京都的百姓們給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堪稱人山人海。
看著周圍的百姓人數如此之多,陳淺淺心中一喜,隨后便在周圍百姓好奇的目光中,掏出一只小喇叭來。
這只小喇叭也是李志為了這場開幕式特意命宮里的御用工匠打造出來的。
當它被打造出來后,李志便找來黃惇迫不及待的嘗試了一番,發現竟然能在數丈之外聽到聲音,當時便將黃惇和一直跟隨他的禁軍統領狄云義拉來實驗。
當黃惇試用過后,發現即便身處幾丈外依舊可以聽清所說的內容,當時便震驚不已。
同時驚喜萬分的萬分還有狄云義,由于出身軍旅,他第一時間便想到了對于這喇叭可以運用于軍中。
大漢朝目前軍隊在作戰時進行調令,全靠傳令兵和令旗,可一旦兩軍交戰開始,作戰命令的下達便極為困難,無法完成有效的調度。
而這喇叭的出現,就可以大大加強軍隊的調度,對于軍隊作戰力有極大的提升!
一想到這,狄云義就興奮的向李志提議。
“陛下,這喇叭應該多多打造,然后將其運用于我們的軍隊中,可以極大提升我大漢軍隊的作戰能力!”
李志聽到狄云義的提議后點了點頭,他本身也有意于將喇叭應用于軍隊之中,如今狄云義提出自然從善如流。
同時在他心中對于狄云義的評價又上了一個臺階,原來只覺得狄云義的忠心,如今李志認可了狄云義在軍事方面的才能。
爾后,李志命黃惇派人將這喇叭送到陳淺淺手中,畢竟他還需要盡可能的為長隆鹽行的成功開業提供幫助。
長隆鹽行能否順利開業可關系到日后拍賣行的建立,不得不讓李志謹慎。
陳淺淺在接到喇叭后,第一時間就試用了,在親自試驗效果后,同樣震驚不已。
同時她也再次對李志的佩服不已,驚訝于李志的還能打造出如此奇物,心中對于長隆鹽行的順利開業又加深了幾分信心。
此刻陳淺淺她小喇叭對著圍在長隆鹽行的百姓說道。
“各位京都父老鄉親,街坊鄰居們大家好,我是長隆商行如今的掌柜陳淺淺,正如大家今天所見,今天是咱們長隆鹽行開張的大喜日子,可能大家有人心中還有疑惑,為什么我們要涉足到鹽業。”
“畢竟現在其實鹽業已經很穩定了,咱京都每條大街上基本都有一處鹽行,我們拿什么在擠入如今已經飽和的市場里。”
說到這陳淺淺故意停頓了半刻,而這也成功勾起了圍觀百姓的好奇心。
陳淺淺在這些百姓聽來說的半點沒錯,如今京都每條大街上都有鹽行的存在,市場其實相當飽和。
他們在心中紛紛猜測長隆鹽行難不成還準備降價出售不成,否則憑什么能吸引到人來購買呢。
正當老百姓準備好好搶購一番時,只見陳淺淺拍了拍手,立即就有三四個伙計,端著幾個紅布綢蓋著的托盤走到百姓身前。
“今天我就要給大家看下我們能夠立足鹽業的所依仗的資本。”
隨著陳倩倩話音落下,伙計們將紅布綢掀開,露出了托盤的真容,赫然是白花花的食鹽。
圍的近的百姓看見之后,紛紛瞪大了雙眼,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
百姓們偶爾也能見到市面流出的細鹽,可即便是那些經過數百道繁雜工序最終提煉出的細鹽也都是摻雜著許多泥沙,看上去黃澄澄的一坨。
他們可從未見過如此雪白,并且還不摻雜異味的細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