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劉安怎么處理,是個難題啊
- 大明:景泰奪權指南
- 十月真冷
- 2163字
- 2024-11-04 21:53:52
面色復雜的看了幾個開口的高官一眼,于謙對朱祁鈺躬身到。
“臨陣斬將,乃不祥之兆,臣請陛下三思。”
“陛下!劉安擅離職守,若不嚴懲,日后豈不人人效仿。”
噗通一聲跪了下來,吏部尚書王直聲音懇切的道。
“臣請陛下早做決斷?!?
目光在堂中眾人的臉上掃視,朱祁鈺突然向于謙問道。
“于尚書,你將劉安送到詔獄之中,是為什么?!?
“回陛下?!?
聽到皇帝的問題,于謙眼神一亮,連忙道。
“臣擔心,劉安他會,畏罪自殺?!?
“畏罪自殺,這個詞語用的好?!?
聽到于謙的話,朱祁鈺點了點頭。
“讓人將劉安帶來,朕要見見他,等朕見了后,再說如何處理吧。”
“。。?!?
聽到朱祁鈺的話,王直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失望,但卻沒有出聲,只是立在原地,而堂上的其他人也是一般。
“于尚書和胡老尚書留一下,其他人都回各衙辦事吧?!?
眼神中帶著陰鷙,又看了眼過來的幾個人,朱祁鈺開口道。
看到皇帝趕人,眾人對視了一眼,只能拱手告退。
當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一群人離開,朱祁鈺懶洋洋的靠在椅子上,看向胡濙問道。
“胡尚書覺得,劉安,該不該殺?”
身側,小太監已經給奉上了茶水,但胡濙卻是沒動,聞言連忙到。
“依八議之例,劉安乃是勛貴,臣本無過問之權,但其人擅離職守,乃是重罪,臣才請嚴懲?!?
“。。?!?
聽著胡濙驢唇不對馬嘴的回答,朱祁鈺的嘴角就是一陣抽動。
“于尚書覺得呢?”
“臨陣斬將,乃不祥之兆?!?
聞言,于謙又將自己先前的話重復了一遍后,又加了一句道。
“此外,上皇給劉安晉侯的圣旨到了大同后,劉安便無法繼續留在大同了?!?
說完,于謙也閉上了嘴,不再多言。
看著這倆老師爺,朱祁鈺就是一陣無奈,向后靠在椅子上,心中思索。
站在“朱祁鈺”的角度,他對劉安自然是沒有好感的。
也先挾朱祁鎮跑到大同叫門,劉安跑出城外送金銀給也先,要求見朱祁鎮被拒絕后,痛哭流涕。
這些事情,在郭敬的信中被描寫的那叫一個繪聲繪色,一個朱祁鎮忠臣的形象躍然紙上。
但劉安能殺嗎?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上。
不能。
劉安是前代廣寧伯劉榮的三子,劉榮是誰,初為徐達麾下總旗,后進入燕王府,被朱棣授予密云衛百戶,靖難之時,屢為先鋒,一路從授都指揮僉事、都指揮使、都督僉事,朱棣北伐之時,劉榮歷來都是先鋒,人是燕王靖難集團的原始股持有者。
如今情況特殊,主要戰犯朱祁鎮還在也先軍營里,次要戰犯成國公朱勇還沒處理,就因為從大同跑回來就把劉安給砍了,恐怕天下將領心中都得顫三顫。
而且,于謙方才說的那句,怕劉安畏罪自殺,所以給扔到詔獄,也很有意思。
要畏罪自殺的人扔到詔獄,就不會畏罪自殺了嗎?
于謙分明是怕劉安讓人給“被自殺”了,將劉安給丟到詔獄,其實是在保護劉安。
“大同那邊,劉安走后,大同防務是誰負責?”
思索了好一會兒后,朱祁鈺看向于謙問道。
“回陛下?!?
聽到朱祁鈺問到了關鍵點上,于謙心中總算是松了一口氣,開口道。
“劉安雖說是擅離職守,但在離開前,他將大同總兵印信都交給了大同參將郭登,其部所屬京營兵權也全都交給了郭登?!?
“臣以為,朝廷當下詔命郭登掛征西前將軍印充大同總兵官?!?
“此外,陛下登基之事,當要速速傳達天下,以防也先挾上皇威脅邊鎮?!?
“你說的是?!?
聽到于謙的話,朱祁鈺點了點頭。
給郭登正名,大同上下才能一條心的守住大同。
而后面將他登基為帝的消息傳播快速傳播天下,就是給邊關將領們解套了,免得也先再讓朱祁鎮給其他鎮送上一道升官封爵的圣旨,再把主將給逼跑了。
轉頭看向舒良,朱祁鈺開口到。
“準備紙幣,讓于尚書在這里就寫一道奏章,朕現在就批了?!?
“奴婢遵旨。”
答應一聲,舒良連忙去準備東西。
“臨陣斬將,軍家大忌。”
看了眼正在研墨的數量,朱祁鈺看著于謙說道。
“朕想讓劉安去帶一旅,于尚書覺得如何?”
“臣以為,當讓劉安守東直門。”
聽到朱祁鈺的話,于謙連忙開口道。
“劉安之事,古今罕見,既要嚴懲,又要防止傷到軍心,但劉安到底是見過上皇的人,不得不防?!?
“嗯。”
聞言,朱祁鈺點了點頭。
劉安跑去見朱祁鎮的事兒,還是很犯忌諱的。
“擅離職守,削爵,令其陣前立功自贖?!?
從椅子上站起來,在大廳內轉了兩圈后,朱祁鈺看著于謙開口到。.
“朕去見見劉安,你上道讓劉安去守東直門的奏章。”
“臣遵旨?!?
聞言,于謙點頭應了聲,從身邊小太監的手中接過奏章,就開始寫了起來。
等帶著已經朱批了奏章的于謙前往文淵閣之時,朱祁鈺也已經進了詔獄。
抬頭打量了一下北鎮撫司的牌匾,身上罩著件黑袍,朱祁鈺進了詔獄之中。
相比于刑部大牢的雜亂無章,詔獄要顯的干凈一些。
畢竟,能被關到這里的人,大多數都是政治犯,身份特殊,看守非常嚴密,除非是得到命令需要特殊照顧的,否則日子都過的可以。
站在牢房門外,看著窩成一團的劉安,朱祁鈺壓著聲音,開口問道。
“劉,安?”
被送進詔獄后,劉安的心就提了起來。
聽到朱祁鈺的話,抬起頭劉安就見到了一個身披黑袍的年輕人。
稍微將年輕人的臉和記憶中的對照了一下,劉安就明白了眼前這人人是誰,翻身起來跪地拜道。
“臣劉安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千里迢迢,從大同帶著十幾個親兵,一路風塵仆仆的回到京城,就是為了住進這詔獄嗎?”
ps:劉安是自己從大同跑回京城的。
明實錄記載:大同總兵官廣寧伯劉安下獄,安自大同入朝,言,上命已來報虜情,且蒙升為侯,文武大臣及六科十三道,劾安擅離信地,徑赴闕庭,素無智謀,莫救邦家之難,不由朝命,自加侯爵之榮,宜正典刑,以為眾戒,王令多官議安罪應斬,令禁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