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逢拖著大行李箱子,恍恍惚惚的走回了家,姜母做了一桌子好菜,在一家人熱熱鬧鬧的氣氛下,姜逢覺得心情好了不少。
“媽,這大醬肘子可太香了,在外頭半年,最饞的就是老家的醬肉。”姜逢大快朵頤著說道。
姜父、姜母還有爺爺看著這個家里唯一的大學生回家,滿眼都是寵溺。爺爺年紀大了,少吃了一點便早早回房間休息,關上門后,姜逢突然看到父母換了一臉嚴肅的表情。
姜逢意識到情況不妙,趕忙放下筷子,“爸媽,你倆有話要說?”
姜父雙手插在胸前,端坐著不說話,姜母開口道:“小逢,剛才你爺爺在,有些話我們不方便問,有些事我和你爸想問你很久了。”
“啊?”姜逢想難道有什么變故?穿越之前父母沒說過這樣的話啊,“啥事,您說。”姜逢拿紙巾擦了擦嘴。
姜母略帶憂慮的說:“小逢啊,你給爸媽說實話,你一個正在上學的學生,為什么不跟家里要錢了,隔三差五還給我們郵寄些禮物,我們上網上搜了,都不便宜,你……哪來的錢。”
“嗐……原來是這個……”姜逢舒了一口氣,還以為家里出了什么事兒呢,直言道:“我創業了。”說完心里又有些后悔,他還不想把自己的事說給父母聽。
姜母道:“創業?創的什么業?”
姜逢謹慎的說:“炒股、投資。”
“放屁!你有那本事?”一旁的姜父終于說話了。
“真的啊爸。”姜逢真想打開自己的資金賬戶,讓他倆看看,又擔心手機屏幕里那一長串數字驚著二老。又說道:“你倆啊得相信我,您兒子是什么人,您二老還不知道?一不敢偷,二不敢搶,違法犯罪的事我更沒膽子干。”
見二老沒說話,姜逢又說:“還有個事兒得跟您二位匯報一下,我談女朋友了。”
“啊?哪里人?你同學?長啥樣?不是大城市的吧?”姜母一連串的發問惹得姜逢發笑。他什么話也沒說,起身回屋從行李箱里拿出劉妍給父母買的兩臺手機遞給父母,這二老更加迷茫了。“這是她給你倆帶的禮物,我替你們收下了。”
姜母皺著眉頭起身拽著姜父去了臥室,姜逢見狀若無其事的繼續吃飯,不一會兒倆人出來了。
“姜逢,你給我把筷子放下,站起來!”姜父嚴厲的說。
姜逢在心里趕緊想著說辭。姜母支支吾吾的說:“你找了個什么樣的女朋友?是……呃……是多大歲數的?”
姜逢哭笑不得,“你倆不會以為我被啥富婆包養了吧?”
“別給我嬉皮笑臉的,今天不把話說清楚,我和你媽睡不著覺!”姜父說。
“唉”姜逢嘆了口氣,也不知道該怎么說,這時劉妍的信息來了:“姜逢,叔叔阿姨的禮物收到了嗎?”
姜逢舉起手機給父母看,“這就是我女朋友,本地人,一個班的,照片要看嗎?”
姜母警惕道:“呃,給媽看看唄。”
正巧劉妍的視頻打過來了,“媽,接不接……”姜逢邊問邊接通了電話。
“姜逢!你怎么回事?從下了車就不回我信息,我看你是離開我撒了歡了,還是回到家變了心了?”劉妍這一嗓子逗得姜母笑出了聲,“妍妍,我正吃著飯呢,爸媽很喜歡你送的禮物,讓我替他們謝謝你。”
“啊?叔叔阿姨也在啊?”
姜逢把電話轉過去,姜母入了鏡,“阿姨您好,我叫劉妍,您看上去好年輕啊,您真漂亮。”
姜母臉上早就樂開了花,忙操著蹩腳的普通話道:“你好你好,謝謝你啊,手機我們收到了,小逢對你還好嗎?要是他對你不好,跟阿姨說,阿姨打得他屁股開花。”
姜逢心中滿是欣慰,沒想到兩個女人會這么和睦,他又想起劉小黎第一次來自己家時的情境,父母早早在家門口等候,母親也是這樣開心的笑著。繼而又想起路上遇到劉小黎落淚的樣子,心里又悲涼起來。
見姜母話不多了,姜逢又轉過手機對劉妍說道:“妍妍,還得麻煩你個事,你得幫我證明我勤工儉學掙了點‘小錢’是合理合法的。”姜逢特意把“小錢”兩個字突出了一下,劉妍笑著會意。
“阿姨,姜逢很了不起,他很有經濟頭腦,連我爸爸都很佩服他的,您和叔叔放心,姜逢怎么會做壞事呢!”
“呵呵呵,好好,謝謝你妍妍,替我們向你父母帶個好。”掛斷電話,二老喜上眉梢,姜逢賺錢的事也只字不提了,只是把劉妍的事情問了又問。
洗漱完上了床,姜逢心里不禁傷感起來,不知道劉小黎到家了沒有,他剛剛說過如果劉小黎愿意聽他說話就把他的手機號從黑名單里移出來。姜逢顫抖著心撥通了劉小黎的電話,接不通,看來劉小黎還是不愿意理他。
“劉小黎啊劉小黎,到底是為了什么?你為什么這樣對我?”深夜,姜逢做了個決定,他必須把這件事搞清楚,要不然他這輩子都睡不安穩。
第二天一早,姜逢連早飯都沒吃,知會父母說今天有個同學聚會,隨后出門打車徑直去了谷川縣劉小黎家的小區。
姜逢的老家陽川縣與谷川縣相鄰,車程大約一個小時。昨天的雪下的極大,路上雪大多沒化,路上車子行駛的都小心謹慎,姜逢到劉小黎家小區門口時已經將近十點了。
劉小黎的家庭并不是什么富裕人家,她父母都是一般企業職工,這個小區老舊,路上坑坑洼洼,姜逢小心翼翼的行走著,生怕滑倒。
他溜達到劉小黎家樓下單元門口,卻不敢進去,來回踱步著,他心說:“要是小黎爸媽在家可怎么辦?直接上樓敲門實在不合情理,搞不好還要惹出矛盾。”又靈機一動,“馬上要過年了,不如偽裝成社區工作人員走訪居民送年貨呢!”
姜逢又出了小區,心想自己的目的是想見到劉小黎,社區人員走訪不會送什么貴重東西,于是只買了副春聯又返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