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上下)
- (清)曹雪芹著 無名氏續 程偉元 高鶚整理 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
- 2116字
- 2024-10-16 18:23:06
同學們,你們好!
當你拿到這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時,是否像面對一座無法翻越的大山,手足無措,茫然不知所之?有網友戲稱《紅樓夢》是一部“死活讀不下去”的書,雖然這話有些夸張,但是快節奏的社會、忙碌的高中生活,確實都使人很難靜下心來讀這樣大部頭的書籍。
同學們閱讀《紅樓夢》有哪些困難呢?首先,興趣不高。因為大家往往喜歡閱讀那些故事性比較強、能夠引人入勝的小說,而《紅樓夢》側重敘寫那些“家庭閨閣瑣事”。其次,太費時間。因為《紅樓夢》作為章回體小說,有一百二十回的篇幅,讀完全書耗時較多。最后,理解有難度。復雜深奧的思想內容,有隔膜的古代白話以及點綴其中的古詩詞,常常令人望而卻步。
但是,《紅樓夢》寫得實在太好了。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說《紅樓夢》是“藝術的絕大著作”,紅學家俞平伯說是“第一奇書”,作家王蒙說是“生活的百科全書,語言的百科全書”。清人得輿在《京都竹枝詞》中稱:“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紅樓夢》被翻譯為外文在世界各國流傳,2014年英媒《每日電訊報》發布“史上十佳亞洲小說”排行榜,《紅樓夢》位列第一。這樣的世界性經典著作,當代中國高中生又怎能錯過?
那么,我是如何去閱讀《紅樓夢》這本書的呢?
首先,閱讀回目,梳理情節。《紅樓夢》篇幅之長、人物之眾、情節之密、場景之多,使得作者不可能一揮而就。章回小說的回目,就像是一雙明媚動人的眼睛,幫助我們窺探其中的美妙。根據回目,小說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塊內容:前五回,濃縮版的《紅樓夢》;第六回至二十二回,鐘鳴鼎食的賈府;第二十三回至六十三回,大觀園里的青春王國;第六十四回至九十八回,青春王國的消逝及寶黛愛情的結局;第九十九回至一百二十回,賈府的衰敗。當然,這樣的劃分不一定科學,但是通過梳理小說情節,讓我們看到《紅樓夢》寫的是“青春王國”和寶黛愛情悲劇,以及以賈府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到衰的故事。這也就是小說的主要內容和兩條主線。
其次,精讀前五回,消除障礙。前五回是小說的序幕,也是小說的總綱。“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傳。”《紅樓夢》以一塊石頭開篇,強調的是“身前身后事”,可是第一回偏偏講述了“女媧補天”“木石前盟”兩個神話故事,第五回賈寶玉竟然夢游“太虛幻境”,這就給“紅塵往事”籠上了神秘色彩。這些神話故事、“太虛幻境”有著怎樣的象征意義呢?這就是同學們閱讀的障礙所在。所以,探索前五回的奧秘,讀懂其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能夠激發同學們閱讀整本書的興趣。其中,“石頭的故事”“一僧一道”“甄士隱與賈雨村”“絕妙的判詞”堪稱《紅樓夢》寫作之經典,要細細斟酌,慢慢品味。
最后,專題聯讀,欣賞寫作手法。不同于當前大數據時代各種微文、微信息裹挾而至的快餐式閱讀模式,《紅樓夢》整本書閱讀強調閱讀的關聯性、整體性、系統性,深入領悟作者高妙的寫作手法,培養我們縱深思考、關聯意義的高階思維能力。專題聯讀,是實現從“單篇精讀”到“多篇整讀”的重要途徑。比如:“寶釵黛故事”聯讀,從還淚神話、寶黛初見、黛玉半含酸、靜日玉生香、寶玉論親疏、比戲子事件、共讀西廂、黛玉葬花、怒摔通靈、寶釵雙敲、訴肺腑、互剖金蘭語、黛玉之死等情節,形成前后勾連、立體縱向的閱讀模式。比如:以“手帕”為對象的日常生活細節聯讀。“小紅遺帕”“寶玉贈帕”是小說經典片段,值得深入探究。寶玉為什么要送兩塊舊手帕給黛玉?黛玉為什么在手帕上題詩三首?黛玉為什么要焚燒手帕?“摔帕”“贈帕”“題帕”“憶帕”“焚帕”等情節完整地勾勒了寶黛愛情悲劇的始末。比如:以“海棠詩社”為對象的詩詞鑒賞。《紅樓夢》“文備眾體”,詩詞曲賦作為小說的有機部分,成為刻畫人物、推進情節發展、表現主題思想的重要元素。木心先生說:“《紅樓夢》中的詩,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詩詞的欣賞,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朗誦、品味其蘊含的藝術魅力。小說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蘅蕪苑夜擬菊花題》,詩意地表現了大觀園女兒們千姿百態的人物形象和各自命運。《紅樓夢》中記敘詩社活動共四次:“海棠詩”“菊花詩”“蘆雪廣(一說‘庵’)對景聯句”“柳絮詞”。詩社活動,是見證賈府興衰的晴雨表。寶釵、黛玉、探春、寶玉都寫了詠白海棠的詩,李紈評黛玉的詩“風流別致”,寶釵的詩“含蓄渾厚”,各自體現了不同的個性特征。
著名紅學家張慶善說:“《紅樓夢》是我們這一輩子一定要讀一讀的書……如果不走進《紅樓夢》的藝術世界,那將是人生的一大遺憾。”周汝昌讀了六十年左右的《紅樓夢》,蔣勛讀了三十幾遍《紅樓夢》,他們都在閱讀中找到了樂趣。閱讀《紅樓夢》,也讓我感悟到人心的齷齪與潔凈,體驗到人世的艱辛與溫暖,領悟到人生的束縛與自由。《紅樓夢》,可以照見更好的自己。特別是當你讀懂了語言背后的豐富內涵時,你才會真正領悟文學的力量,獲得心靈的豐盈。溫儒敏先生說:“中小學階段的經典閱讀,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自主閱讀的習慣和能力……而《紅樓夢》的風景,經典的魅力,就讓他們自己用一生的時光去領略、去享受吧。”
同學們,讓我們捧起它,開啟一場愉快的閱讀之旅,讓青春與藝術對話,與思想碰撞,讓《紅樓夢》在我們青春的世界里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