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青年的文學夢
18歲那年,他遵照父親的意思,去巴黎攻讀法律。但他對法律毫無興趣,最終愛上了文學和戲劇。一次偶遇,凡爾納結識了文學家大仲馬。后來他們二人合作了劇作《折斷的麥稈》,凡爾納因此得以在巴黎文壇嶄露頭角。可以說,大仲馬成了凡爾納文學創作的引路人。大學畢業后,凡爾納無心做一名律師,一門心思投入戲劇創作,“離經叛道”的他為此受到了父親的嚴厲訓斥,并失去了父親的經濟資助。失去經濟資助后,青年凡爾納的生活一度陷入貧困,但這也更加激發了他努力成為文學家的夢想。
1863年,凡爾納創作出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送入十幾家出版社,都沒人愿意出版。一怒之下,他欲將其投入火中,幸虧被妻子及時搶下。后來書稿終于得到了出版商赫澤爾的賞識,得以出版。該書出版后受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長篇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的成功給了青年凡爾納很大的信心,從此,他開始了更多科幻小說的寫作。凡爾納平均每年出版兩本書,這些小說的總標題為“奇異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記》《從地球到月球》《環繞月球》《海底兩萬里》《神秘島》《八十天環游地球》《太陽系歷險記》《兩年假期》等優秀作品。
1865年夏天,女作家喬治·桑讀完凡爾納的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和《地心游記》后,給凡爾納寫了一封信。她在信中這樣寫道:“先生,感謝您在兩部扣人心弦的作品中寫了那些親切和藹的語句,它們使我忘了深深的悲痛,幫助我頂住痛苦的擔憂。對您的兩本書,我只感到一絲悵惘,那就是我已經把它們讀完了,可是沒有十多本可供我繼續讀下去。我希望您不久將我們帶進大海的深處,讓您筆下的人物乘著這些潛水機旅行,您的學識和想象力能夠使之改善。”據說,喬治·桑的信直接促成了《海底兩萬里》這部“海洋小說”的誕生。
為了寫好《海底兩萬里》這本書,凡爾納多次到南特和亞眠調查,同進出港口的海員交談。1865年,他買了一艘捕魚船,實地考察了一些海岸線的情況。1868年,他將這艘漁船裝修一新,并用自己兒子的名字給漁船取名為“圣米歇爾”號,再次進行海上考察。同年9月,“圣米歇爾”號航行至格雷夫森德,他這樣寫道:“剛完成了《海底兩萬里》第一卷……景色美極了,給想象填補不少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