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總,可以開始了?!边@時候隨行的工作人員走過來,低聲地提醒他,柳云也只能點了點頭把手機開啟靜音模式,走向會議室。
也許世間有很多條路,每個人都有屬于他自己的那一條。
柳云也只能夠希望劉晴有足夠的敏感性,能夠想明白他所發的這條信息背后所隱藏的暗示。
與此同時,在辦公室里的Michael收到了劉晴和王纓纓他們傳來的各種數據和表格,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顯示著這兩部微短劇。抓住了觀眾的痛點,非常具有爆款的潛質。
Michael微笑著把這些數據存檔,發給負責劉晴這個項目投資的具體部門主管,并且在微信上向對方說道:“按照合約給他們轉賬吧。”
但是部門主管馬上就詢問Michael是不是有時間?他想當面匯報一下工作。當部門主管走進辦公室,甚至還沒有等Michael讓他坐下,他就有點無奈地說道:“財務那邊,正常都是有三天的時間走流程,你也知道,一般都是要5個工作日的?!?
“合約上并不是這么說的啊,但是訂合約你也沒有異議,那人家現在項目進展順利,你為什么一定要把這個事拖黃?”MICHAEL一邊調整著咖啡研磨棒的級數,一邊向部門主管怎么問。
但他這話卻就激發出了部門主管,隱藏在心里面的很多小心思:“Michael,其實這個項目,他的天花板太低了,再說她不是柳總姐姐那邊推介過來的嗎?”
因為劉晴的第一份合約,就是跟柳云姐姐柳月的那個公司所簽的。
所以某種層面上來講,劉晴能夠跟公司簽這一份關于運營的合約,的確也是基于第一份合約而來的。
有一些話,是盡在不言中的。
但是Michael聽著這話,卻很不以為然,他緩緩地轉動著研磨棒的手柄:“這么小的一個項目,就算搞砸了,算個什么事呢?”
部門主管聽了之后心領神會。點了點頭:“好的,那我馬上去讓財務放款,可能財務會需要你這邊……”
研磨好了咖啡豆的Michael,把粉末加入到手沖壺里,沒有抬頭:“去吧,需要什么手續我這邊會配合,讓他們盡快放款,能夠盈利的事總是對公司有益的。”
部門主管聽著Michael的話,連忙迭聲應下,就準備去找財務部的同事。但是在出門之前被叫住了:“但是我們要盯住這個項目,我和柳總在英國留學,就一起在謀劃著怎么樣回國來創業的?!?
MICHAEL邊說邊沖泡咖啡,很快香氣便散溢出來,他從抓上拿過透明的水晶杯,給部門主管斟了一杯咖啡:“這個女人不太對勁!不管我和你,或者公司其他同事包括柳總,有什么分歧都好,至少有一點,我們都希望公司有更好的明天,但我很擔心這位女士抓住了某些善良的人,心理上的缺口,嗯,盯著她。”
在酒樓華麗的包廂里,劉晴和陳珊、王纓纓舉杯相慶,微短劇的充值火爆程度遠遠超乎了他們的想象。甚至喜愛奢侈品的陳珊,連劉晴送給她新出的lv皮包都沒有拆開的興趣。因為充值所達到的千萬級數字。已經遠遠超過了購買奢侈品帶給她的愉悅感。
“我們是怎么做到的?哈哈哈哈哈!我就說姐們能行!”連續喝了兩杯威士忌的王纓纓,拍著桌子吼了起來,“換白酒、換白酒!”
向來很毒舌的陳珊,在這一個歡慶的時刻,也少見地收斂了自己的習慣,她按住王纓纓向劉晴舉起杯:“晴晴,真的沒有想到,這個項目能掙到錢!這杯一定要敬你!”
是的,從一開始加入這個項目,她們兩個其實壓根就不認為能夠掙到錢。她們所希望的這是通過加入這個項目之后,向家里謊稱投資這個項目,而平掉自己購買奢侈品借下的外債或者是在賭場輸掉的錢,以給家里一個交代。
但是沒有想到,真的讓劉晴做成了,這是對于陳珊和王纓纓來說感覺不可思議的事情,其實不單是她們兩個,在整個項目組里面,幾乎所有人都不覺得這個項目真的就能掙錢。
要不然的話,李導演也不會提出自己愿意負責一半的拍攝費用。因為李導演覺得他來這個項目組,就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導演夢。
或者換一句話說,李導演感覺是肯定會搞砸的,他才會主動站出來提出自己來負擔一半的費用。
包廂的門被推開,李導演和李巧林他們,帶著劇組的人員喜逐顏開地魚貫而入。
他們紛紛向劉晴舉杯:“劉總真的沒有想到,我們居然做成了!”
劉晴笑著一一回應他們,臉上有得體而不失親切的笑容,她很擅長這樣的場合,看起來駕輕就熟,畢竟在當高管的那些年,一筆又一筆上億的投資從她手上經過。這樣的場面,劉晴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
“嘿,巧林不要哭。”劉晴輕輕的拍著李巧林的肩膀,低聲向她說道,“你做到了,對不對?”
不單是李導演以為這是一個肯定會搞砸的項目,其實有著豐富影視行業經驗的李巧林也并不認為這個項目就能成功,否則她也不會在剪輯的時候一再糾結評獎的問題。
“感謝您劉總,感謝您給了我這個機會,我真的!我真的!”李巧林已經有點泣不成聲了,以至于“真的”后面,都沒法說下去。
在她人生的最低谷,所謂的放手一搏,也不過是她想在完全徹底沉淪之前給自己人生的最后一點交代,給自己的女兒一個“母親也曾經努力過”的答案。
但她沒有想到在劉晴的帶領下這個項目能達到這樣的結果。
千萬級的充值,對于這個年頭傳統影視行業來講,完全算不上什么。甚至很多大牌主演的片酬都不值這個數。但是對于現在這個每一部劇的投資,不過三五十萬的微短劇來講,這個充值的情況絕對算是一個成功爆款。
“劉總這、這、這是怎么做到的?”寫字樓的文員阿蓮,也激動得有點結巴。
劉晴舉杯和大家碰了碰。然后滿帶歉意的,向包廂里的人做了一個手勢,她的電話在不停的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