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常嗎?”薛之歉在心中一鍵三連瘋狂扣問號。
這都狂的沒邊了好不好,還叫正常呢啊?
“先別急著發表意見,我還沒念完呢。”
看著他們幾人想要開口說話,尚文潔連忙打斷了他們,繼續說道:“下來是擅長的歌曲類型有哪些,他寫的是,除了饒舌,其他都會。”
“最牛的來了,在夢想、目標這一欄中,他是這么寫的:什么都沒我的命重要,定個小目標:混個五線明星,頂流?那玩意兒狗都不當。”
“啊?”
“啊?”
“啊?”
一連三個‘啊’分別從老薛他們三人的口中發出。
“這這這.....你讓我看看!”
老薛不敢相信有人敢這么寫,就湊上去去看,結果發現還真是這么寫的,一時之間,他被震驚的無話可說。
“頂流狗都不當......”
胡巖斌失笑著搖頭道:“這年輕人可能不懂‘頂流’這兩個字意味著什么,頂流不是你能當就能當的啊。”
“不錯,我很喜歡他寫的這些內容的。”
黃靈聽完了以后開口了:“特別是寫的這個夢想,人貴在有自知之明,這個選手就很好,并且說的很現實,不像是其他那些人寫的是為發揚華語音樂、為了華語音樂走出國門......他寫的很真實,對啊,誰參加比賽是為了那些,肯定是為了成明星,為了賺錢啊,這個歌手蠻不錯的。”
“而且寫的還是成為五線明星。”
尚文潔也笑了:“這個寫的挺逗,正常人頂多寫個成為歌手,他倒好,寫個成為五線明星,搞得好像二三四線明星給他當他都不愿意當一樣。”
至于為什么不說一線明星?
那是因為他們在場的四個人里邊都沒有一個正兒八經的一線明星!
用未來的目光來看,老薛絕對是一線的水準。
但在16年,算是二線中最頂尖的了,勉強算是個準一線,跟真正的一線,還是有點差距的。
他們幾個人加起來,年齡加起來得有一百多歲,出道年齡加起來也得有七八十歲了。
連他們如今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一個連面都沒見過的人,自然就更沒這種可能性了。
“可是寫的未免有些太物質了。”
老薛皺著眉頭說道:“太有目標是好事,可咱們這就是個比賽,還是個分會場,哪怕從咱們這里脫穎而出,也還得去節目現場進行重重競賽,現在目標就設定當五線明星,是不是有點太早了?”
現在還只是選拔,分會場的第一名都不一定是你,能不能成功脫穎而出,順利通往《最強好聲音》節目現場都是兩說。
現在不應該制定個拿個分會場第一名嗎。
“你看人家寫的都是樂器全都擅長了。”
胡巖斌笑著說道:“有可能這真的是一位很有天賦的選手呢,再加上才18歲,這么年輕,目標放的長遠一些,也正常。”
“看來你們幾個人是都很看好他咯?”
老薛看幾個人好像都還挺看好這個叫江北的選手,不免有些唏噓。
這可真是時代在進步啊。
這要是放在他們當年,05、06年代的時候,要是有選手這么發言,那肯定會引起大部分人的反感。
而到了今天,反而越是這種性格真實,不搞虛頭巴腦的人,好像反而越容易受人歡迎。
當國內的綜藝節目發展到今天,觀眾們已經相當厭煩那種標新立異、嘩眾取寵、不切實際的人了。
不得不說老薛的目光還是挺毒辣的。
這種趨勢在16年還只是剛剛開始,他就已經有所察覺了。
16年的時候,這種現象還不算明顯,但是慢慢的隨著時間推移,越是這種性格,反而容易受到觀眾的好感。
譬如參加綜藝節目到了八點鐘直接站在現場對著所有人說‘不好意思,我睡覺時間要到了,我要回家睡覺了’的樸書。
固然,大家都還沒走,就你一個人有事先走,好像顯得他一個人有苦吃不了。
這放在以往,肯定有人會跳出來說,大家都堅持,就你不堅持,你憑啥當明星?憑啥賺這么多錢啊?(重生之前,沒想明白之前的江北也是一樣的想法)
然而在樸書說完那句話之后,當那個片段流傳全網的時候,大眾對他的點評,超過九成的,都是支持、好感。
只有極少數人在小聲的抨擊。
這就是時代在慢慢發展,慢慢進步。
以前是有苦要吃。
現在是條件明顯好了,還要提倡你沒苦硬吃。
大家都在踐行加班文化,可這玩意兒就一定是對的嗎?
明顯不對。
不然也不會有不斷的00后瘋狂跳出來整頓職場了。
誠然,當很多在職場上混了很多年的老油子、老上班人在抖音上看到這些00后整頓職場的視頻、文案,都會嘲笑他們還是太年輕了。
殊不知,那其實是自己的想法也在這種丑陋且錯誤的加班文化中慢慢被潛移默化的影響、改變。
所以老薛其實內心也有很大的把握,認為這個江北憑借著這種符合現在時代需要的性格特征,搞不好還真能在娛樂圈闖出一片他自己的天地的。
就算是他歌唱的不行,但如今的娛樂圈,歌唱的不行,就當不了明星了?
那我們101火箭的錦鯉算什么?
......
......
但是老薛不知道的是,就算江北歌唱的不行的這個條件,對于已經當了那么多年實力派頂流的江北來說,這是不可能存在的。
在現場報完名了后,江北就回到自己當練習生時期居住的公寓里邊去了。
當練習生,訓練雖然痛苦,要求雖然嚴格,但是公司起碼是管吃管住的。
跟‘獸人永不為奴,除非包吃包住’有異曲同工之妙。
江北當了兩年練習生,見證了公司從雄心壯志到如今的瘋狂裁員、瀕臨倒閉。
這年頭,練習生培養的生意不好干。
日韓練習生培養是一門正兒八經的行業。
國內目前的套路,都是照貓畫虎,關鍵還畫的不像。
只把嚴格訓練給抄來了,背后具體的管理模式、賺錢思路,一點沒學到。
“等回頭過幾天找個機會,看看能不能低價把解約合同給簽了。”
江北坐上了回公寓的地鐵,路上也沒閑著,開始為以后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