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無相功想要突破第三重,估計得花上一段時間了。”
慕容復也有些無奈。
很多時候,突破并不只是數量上的積累,更有一些特別的感悟。
二生三。
涉及到精神層面,這個玩意兒,慕容復也是在和鳩摩智探討的時候有所領悟,可是....
還不夠!
“也別急。”
“你不是總說欲速則不達嘛!”
王語嫣拉著慕容復的手掌,安慰道,“而且,就算達不到第三重,以夫君現在的境界,江湖上也沒幾個人是對手。”
“另外,其實我覺得夫君的思路可能有些問題。”
“說到底,小無相功是道家的武功,夫君你從佛家身上吸取思想精華,是不是有些偏頗?”
所謂賢內助,不僅僅能夠在你煩躁的時候給予安慰,更會提供解決辦法。
攬著王語嫣,慕容復笑道,“我也這么想過,只是我們都不是精通道家文化的人。”
“而那些道藏看起來,有時候比佛經還玄乎。”
慕容復也有點苦笑。
“當今官家推崇道經,京都有很多懂的人。”
王語嫣給慕容復提供了個方向。
“那也得等我們的孩兒生出來,然后長大一些再去。”
慕容復笑著撫摸著王語嫣的小肚子,“目前,什么都沒有表妹你重要。”
你儂我儂,二人的感情格外甜蜜。
膩歪一會兒,王語嫣離開。
“公子爺,我們的鹽終于曬出來了!”
鄧百川急匆匆跑來,滿臉笑容。
雖然慕容復早就給出了方案,可是,方案和實踐出結果始終是最難跨過的距離。
哪怕這個距離只有一層窗戶紙。
可只要沒跨過去,這層窗戶紙就是鴻溝深淵。
鄧百川將一把精鹽放到慕容復的手掌中,慕容復舔了舔,果然,一點怪味兒都沒有了,吃在嘴里,口感也很絲滑了。
“不錯,很好!”
慕容復也很高興。
如此,算是有了一個暴利的核心產業了。
“主公,我們必須要絕密處理。”
鄧百川沉聲說道。
“你打算怎么做?”
慕容復眉頭一動,好奇問道。
這種事情,始終需要人來做,但是殺人滅口就不合理。
而且,他也不想這么做。
“分開,隔離!”
鄧百川輕聲道,“每一道工序分在不同的位置,不同工序的人,絕對不允許有任何交流。”
“現在的工人,我會立刻將他們打散。”
慕容復微微頷首。
他沒什么特別好的辦法,鄧百川說的倒是可以。
“可是這么做,會不會加大成本?”
“距離近了,所謂打散沒有意義。”
“距離遠了,每一道工序之間的交接都是很大問題。”
慕容復提出想法。
“相比于其中的暴利,這都不算什么。”
微微搖頭,鄧百川覺得這都是小意思。
如今上海縣那邊的莊園,不過是個研發中心,真正生產,產能也不夠,所以,得大調整。
“公子,你看,這是我做的一個方案。”
“按照工序,建造六個莊園。”
“每個莊園都相隔數十里。”
“地理位置都是偏僻少有人至的地方。”
“其中最核心的最后一道環節,我的意思就放在曼陀山莊上。”
鄧百川是真敢規劃啊!
慕容復看著他的計劃書,短短三頁,全都是干貨。
“所以,你想要讓我幫你說服姑母?”
慕容復笑道。
自己的后花園變成鹽場,李青蘿肯定不樂意。
“是的。”
鄧百川點頭。
“借助茶花和茶葉的貿易,掩蓋半成品的運輸,你想的倒是挺好。”
“只是人多眼雜,我反而擔心暴露。”
慕容復認可鄧百川的想法,這東西,怎么捂著都不為過。
鹽鐵,私制,數量還不少,絕對站在了大宋的逆鱗上。
可是....他這種方法真的好嗎?
“這一點我來的時候想了,還沒來得及寫在報告上。”
鄧百川輕聲道,“我們的小罐茶不是很特別嗎?”
“怎么特別?就是要用特殊的水澆灌,而我們曬鹽的每一個步驟,都是為了小罐茶提煉水源。”
慕容復:“......”
燈下黑,慕容復從鄧百川的華中想到了這三個字。
挺絕的。
“那就這么做吧。”慕容復點點頭,這件事一錘落音。
鄧百川離開。
然后阿朱來了。
“公子,您找我有事?”
一身綠衣,阿朱雖然沒有王語嫣絕美的容貌,可是雙眸之間的靈動也是可愛非凡。
“武功修煉的怎么樣了?”
慕容復問道。
“已經大有提升。”
阿朱現在修煉了還施水閣內的高級內功,并且,還學了參和指。
戰斗力的確強大了好多。
“有個任務交給你。”
“你拿著這塊令牌去姑蘇城找一個人。”
“那個人會分配給你10個人,你負責教導他們易容術。”
在慕容復眼中,阿朱最強大的技能還是易容術。
“沒問題!”
阿朱點點頭,“公子,我現在就去?”
“去吧。”
慕容復輕聲道。
這10個人自然是便宜老爹弄出來的,賊心不死,想出了滲透這一招,既然如此,慕容復配合就是了。
他不在意滲透與否,不過,就當是為以后做個萬一的準備了。
阿朱剛離開,阿碧也來了。
阿朱喜歡穿綠衣,阿碧喜歡穿鵝黃色衣衫。
相比于阿朱的靈動,阿碧更多是溫婉。
“阿碧,地里的情況怎么樣?”慕容復問道。
莊園土地重組,包產到戶,如今大半年過去,今年的第一茬糧食都已經熟了。
“公子,糧食六四分成,我們的部分已經全部收入倉庫。”
“百姓拿到允諾的四成糧食后,無不歡呼雀躍。”
“如今民心已經全部安定下來,他們絕對愿意為了莊園肝腦涂地。”
可不是分了地人家就會對你怎么信任,底層人民有自己的智慧。
天知道秋收之后會不會亂七八糟各種理由收稅。
如今,慕容復完全沒有,并且承諾的糧食分成實打實落在手中,這才讓他們真正把心放下來。
真正相信了慕容復!
阿碧負責管理土地,整日忙碌其中,最能感受到奴仆們的情緒。
沒有了以往的死氣沉沉,多了希望。
看向參和莊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言談之間,對慕容復的崇拜敬仰,總是會不自覺而出。
“民心安定了,這是最大的好事。”
慕容復其實最關心的還是這個問題。
以人為本,人才是最重要的,人心更是如此。
“阿碧,你立了大功,從此以后,不再是奴籍。”
“另外,我給你在莊園外蓋一個小莊園,為你居住辦公之所。”
慕容復對阿碧進行賞賜。
“奴婢不敢奢求。”
聞言,阿碧連忙單膝跪地。
“你該得的,不需要拒絕。”
慕容復笑道,“也給下面的人做個榜樣,給他們一個目標。”
“另外,今年雖然豐收,但是稅不能少交一點。”
“說起來,我們慕容家也得弄個讀書人出來,否則每年地稅都挺多。”
大宋制度,完全不抑制土地兼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士大夫是兼并土地的最大頭,但是士大夫交的稅很少很少,或者說幾乎不交。
慕容復這種,雖然江湖地位高,可朝廷上,交的稅就挺多。
不劃算。
“誰去考一個呢?”
摸了摸下巴,慕容復第一時間想到了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