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尋找線索
- 妖魔亂世,從驗尸開始逆天伐神
- 青煙入夢來
- 2019字
- 2024-11-21 12:03:00
長命鎖的表面已被燒得漆黑,原本的模樣難以完全辨認,但仍能看出其大致的輪廓和形狀。
宋銘小心翼翼地拾起長命鎖,仔細端詳起來。
他輕輕摩挲著鎖面上那幾乎被燒蝕殆盡的紋路,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努力從這殘損的物件上找尋著與案件相關的蛛絲馬跡。
“這長命鎖或許是死者身上之物,從它被燒焦的程度來看,當時的情況必定極為兇險。”宋銘喃喃自語道。
一旁的陳有闕湊了過來,看著宋銘手中的長命鎖,眼神凝重:“宋仵作,這長命鎖會不會是解開這起命案的關鍵?”
宋銘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將長命鎖遞給寧寧:“寧寧,你再仔細感受一下,這上面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氣息殘留。”
寧寧接過長命鎖,閉上雙眼,將自身的感知力緩緩注入其中。
片刻后,她睜開眼睛,搖了搖頭:“主人,這長命鎖上的氣息很微弱,和之前在尸體內感受到的那種神秘能量波動相似,但依舊難以確定其來源。”
宋銘沉思片刻后,對魯陽說道:“小豆子,你看這長命鎖,它出現在這里絕非偶然。
“我們要思考它與死者的關系,以及它為何會在這場變故中留存下來。”
魯陽看著長命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師父,會不會是這長命鎖有什么特殊的材質,所以才沒有被完全燒毀?”
宋銘微微點頭,說道:“你能想到這一點很不錯。
“這長命鎖的材質或許的確特殊,也有可能是它被某種力量保護著,才得以留存。
“但這背后的原因,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究。”
宋銘再次環顧四周,試圖找到其他線索。
然而,這次他什么也沒有發現。
見現場已經沒有什么有價值的信息,宋銘又看向陳有闕,問道:“那少年是附近哪個村莊的嗎?”
陳有闕點頭道:“是附近村子的,名叫李福生。據村民說,這孩子平日里性格孤僻,不愛與人交往,但也沒什么惡行。
“今天突然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村民們都很震驚。”
宋銘若有所思道:“性格孤僻?這或許是個值得探究的點。他平時都做些什么?有沒有什么特殊的愛好或者習慣?”
陳有闕搖了搖頭:“這還不太清楚,我也是剛接到消息就趕過來了,還沒來得及深入調查。”
宋銘思索片刻后說道:“那我們先去村子里走訪一下,看看能不能從村民那里得到更多關于李福生的信息。
“也許能找到他遇害的原因或者一些與案件相關的線索。”
“好,就按你說的辦。”陳有闕表示贊同。
于是,宋銘一行人朝著李福生所在的村莊走去。
一路上,宋銘都在思考著案件的種種細節,長命鎖的出現讓他覺得這起案件似乎隱藏著更深的秘密。
而那個神秘的能量波動,到底是什么?
又與李福生的死有何關聯?
到達村莊后,他們首先找到了村長。
村長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者,臉上帶著憂慮的神情。
看到宋銘等人到來,趕忙迎了上來。
“各位官爺,可一定要為我們村的福生做主啊!這孩子可憐,平白無故就遭了此橫禍。”村長焦急地說道。
宋銘微微點頭,說道:“村長,您先別著急,我們就是來調查此事的。
“您能和我們說說李福生平日里的情況嗎?
“比如他常去哪些地方,有沒有和什么人結過仇?”
村長皺著眉頭,思索片刻后回答:“福生這孩子,平時就喜歡自己一個人在村子周圍轉轉,也沒見他和誰有過什么沖突。
“他父母早亡,一直是自己生活,性格是有些孤僻,但心地不壞。”
宋銘又問道:“那他有沒有什么特別的愛好或者習慣?比如說對一些奇怪的東西感興趣之類的?”
村長搖了搖頭:“這倒沒聽說過。他就靠著在村里幫人做些零碎的活兒過活,平時也沒什么特別的舉動。”
宋銘皺了皺眉頭,這李福生的情況看似普通,卻又處處透著不尋常。
他繼續問道:“村長,那在他出事前,有沒有什么異常的表現或者發生過什么特別的事情?”
村長沉思了一會兒,隨后一臉茫然地搖了搖頭。
宋銘見從村長這里問不出更多有用信息,于是便拿出那塊焦黑的長命鎖向村長展示,問道:“村長,您可認得這長命鎖?是否是李福生一直佩戴之物?”
村長湊近仔細端詳,搖頭道:“這長命鎖看著有些年頭了,但我從未見福生戴過,也不知是不是他的東西。”
宋銘心中疑竇更盛,這長命鎖若不是李福生日常佩戴,為何會出現在案發現場且與他的死亡有某種關聯?
他謝過村長后,又在村里四處走訪了幾戶人家,得到的回答大同小異,李福生在眾人眼中就是個普普通通、性格孤僻的少年,沒有任何異常行為或仇人。
宋銘等人從村子里出來后,陳有闕無奈道:“這案子真是毫無頭緒,李福生就像個謎,沒有任何線索能指向他遇害的原因。”
從宋銘先前的驗尸結果,可以推斷出,李福生應該不是單純地被雷給劈死的,可這一圈走訪下來,卻沒有發現任何線索。
唯一可能與李福生有關聯的長命鎖,似乎又不是李福生的東西。
無論是村長,還是村里的其他村民,都沒見李福生戴過這塊表面焦黑的長命鎖。
宋銘沉思不語,直覺告訴他,長命鎖應該是解開謎題的關鍵。
沉吟片刻后,宋銘看向陳有闕,問道:“周邊的村莊應該都沒有能夠打造長命鎖的銀匠,或許我們可以回蘭溪縣。
“在縣城里找找銀匠,看看能否從長命鎖的工藝、材質或者上面殘留的一些細微痕跡中找到線索。”
“有道理,那我們這就回縣城。”陳有闕點頭表示贊同,當下一行人便返回蘭溪縣縣城。
到了縣城,他們又開始四處打聽,幾經詢問之下,終于找到了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銀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