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邀請尉繚

扶蘇也不置氣。

老師征討匈奴后大秦新設三座縣城,這是一件可以格的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是叔孫通硬拉著他來的。

聽到謁者稟報,轉身離開了。

叔孫通見狀,也只好趕忙跟上,離開了宮殿。

謁者回來稟告:“陛下,長公子走了。”

始皇帝未應答,只是翻了一下竹簡,蒙毅不經意間觀察始皇帝臉色,只見其全情投入仿佛未被打擾,左邊的籮筐已經空了一大半,右手邊籮筐則是堆得滿滿當當。

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把銷鋒偃武的農具全部打造完成,把最后一批鍛造的農具送去上郡以外,曼柏、武都三座新設立的縣城。

“陛下,渭水南岸的冶煉橐龠爐,已經沒有可以鍛造的兵器。”

蒙毅說道。

長達十余里的冶煉大營,六萬多座橐龠爐,把兵器全都鍛造成農具后,六國最后一把兵器也被熔鑄了。

渭水南岸的冶煉大營很壯觀,有工匠約四十余萬。

農具損毀后,還可以送回咸陽到咸陽重新鍛造,朝廷將鐵器的鍛造掌握在手中,六萬橐龠爐要拆除嗎?拆了有點可惜。

拆除還要征發大量的役。

“留熔斷之用。”

和往常一樣,未問明原因,仍然捧著竹簡的始皇帝就已經給出了蒙毅答案,后者應是然后寫在竹簡上。

沒過多久,謁者又進來稟告:

“陛下,尉繚回來了。”

瘦削的袍服,顯得風塵仆仆的樣子,顯然,他還沒有回到府邸就來了咸陽宮。

事實上,尉繚的馬車也正停在司馬門外。

片刻,尉繚面色恭敬,脫了鞋走進大殿中,拜倒。

“陛下,臣回來了!”

“過來坐吧!”

在始皇帝下方,挨著蒙毅不遠處跽坐下來,尉繚說道。

“臣這一趟,最遠到了膚施縣。”

戰國時魏國設上郡,治所在高奴,秦奪取魏上郡后仍以高奴為治所,到了秦昭襄王三年,秦取趙國西北境榆林一帶,為統御西北把上郡治所由高奴遷移到了膚施。

“上郡是匈奴進入三晉之地的重要屏障。”

“所以修建直道是必須的啊!”

“上郡是怎樣一番景象?”

始皇帝捧著沒有看完的竹簡,舍不得放下,看向尉繚的目光卻是極其認真的,出了上郡就是河南地,匈奴人的地盤,他很想知道上郡的情況。

“臣到了上郡。”

“險要的關隘固口都有強將手持弓箭把守,郡縣有縣官治理農桑,從中原征發到邊郡的三千徭役已經抵達,在原來云陽通往九原的道路修建出兩丈寬的直道,長十余里。”

“回來時。”

“遇見了從咸陽出發,最后一批運輸農具的車隊。”

“前往新置的曼柏、武都縣。”

始皇帝問道:“天下的武器都已熔鑄成農具,分發到郡縣手中,現在要做什么呢?”

尉繚說道:“臣認為,該清點天下田畝。”

從咸陽殿出來,一步一步走下階梯,弟子王敖問道:“老師擅長的是治軍,您寫的兵談、攻權、守權、將理都沒有說到農事,為什么要跟陛下說治農的事呢?”

上郡的陽周縣道路上,遇到從咸陽城出發運輸農具的車隊,如果不說陛下是不知道的。

“你看過商君書嗎?”

“人亡政未息,弟子怎么會不拜讀。”

“商君說,庶人耕種,是根本聚糧之道,軍隊交戰,能決定勝負的一定是糧草,廟堂將糧食集中起來支援軍隊,治軍的人怎么能一點都不知道農事呢?”

………

博士宮。

陳遠青在整理竹簡。

叔孫通來到博士宮,坐在陳遠青身前,述說長公子扶蘇可能被陛下疏遠的事,始皇帝是不會疏遠扶蘇的。

叔孫通這個人,晾著他就行。

下值時,在廊道里看到兩道人影,陳遠青故意等了等,對來人見禮:

“我聽您去了一趟上郡?”

尉繚雖然沒有官職,在大秦的地位等同于王綰,先秦時高爵者能在國君面前商議國家大事,現在并沒有廢除這樣的制度。

“這就是你的宅落?”

乘坐尉繚的馬車回到家中,尉繚站在宅院前看了看,隨即,一起在廊道前的桑樹下坐下來。

仆從喜端來用廋肉、青菜和粟米熬煮爛的肉粥。

尉繚端起來:“這是什么?”

尉繚是很孝順的人,每逢盛夏酷暑,為了讓母親納涼,他命人修筑了一方高臺搭建草屋,親自背著母親到高臺上消暑。

看到這樣的食物,

下意識的想到,家里牙口已經不好的老母親也能吃。

“用稷米和肉熬煮成的靡粥。”

“稷米很堅硬,能熬煮成這樣很不容易,我的母親常常因為吞咽不下,而吃很少的食物。”

到了尉繚這樣的地位,還能親自堅守孝道,怎么能不讓人佩服?

晚食還在做,尉繚并不很喜歡這樣柔軟的食物,仆從把食物撤了下去。

放下碗時,尉繚突然說道:“我在上郡周人開拓的古道,看見押送農具的車隊,特意下了馬車,檢查他們押送的農具,向他們打聽放發了農具的縣,跟隨縣令到農戶家中,詢問他們的情況。”

看來今日不是單純的拜訪。

“尉公為什么這樣做呢?”

“你知道曼柏郡和武都郡嗎?雖然蒙恬將這兩縣收歸大秦疆域。”

“但這兩個縣,曾經是虜人聚集的區域,中原的庶人很少,所以征發了數千戶人前往邊郡,和虜人雜居。”

“我聽說,你命匠人鑄造的農具很堅硬,能將很深的土石翻起來,虜人以游獵為生存,哪里耕種過土地,塞外的土地土石很多,遷移到邊陲的黔首,哪里知道打獵,只能以耕為生。”

“所以回來,我特意向陛下稟告先清點田畝。”

陳遠青說道:“尉公只是負責督修馳道,卻能關心遷移到邊縣的黔首,朝中很少有像您這樣的。”這是夸贊。

“我認為,尉公的思慮已經很周全了。”

“黔首在邊縣定居,而筑建起的城邦,抵御虜人,可是土地又如何獲得呢?”

“耕戰制度是相匹配的。

秦國已經實行過一次變法,把井田制改為授田制。

耕和戰相輔相成,耕種收獲糧食支援前線,前線打仗立下軍功,再封賜土地,以獲得更多糧食。

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少了,沒有封賞的渠道,黔首如何獲得土地?”

授田制的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不允許買賣。

院落中的氣氛沉寂下來。

氣氛仍在沉寂。

當年秦征戰六國,每年封賞大量的土地,現在每年封賞的土地越來越少,按商鞅的律法,大量的土地將會掌握在國家手中。

尉繚站起來,然后說道:“老夫怎么能想不到這樣的事。

“秦很早就實行了變法,使庶人獲得土地,齊地和楚地則不用這樣的制度,我在上郡詢問農戶的情況,他們原來是三晉魏人,因為遷移而獲得土地,你說的是有道理的。”

繼續說道:

“這是很艱難的,若不施行授田制,連軍功爵制也會遭到毀壞。”

陳遠青說道:“也不是沒有方略,尉公聽聽,屯田制如何?”

“屯田制?”

屯田制,開始施行于西漢漢武帝時期。

陳遠青點點頭,說道:“國家拿出一部分田畝,交給沒有田畝的黔首,土地之權仍國家所有,與井田制不同的是,屯田制不必受到諸侯、卿、大夫、士等各級貴族層層剝削,租賦直接繳納廟堂。”

除了不能名義上擁有土地,和授予的田畝沒有不同。

尉繚想了想,說道:“這件事想要施行,并不容易辦到,這是需要召集群臣集議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无极县| 大渡口区| 合水县| 泰宁县| 蓬溪县| 东辽县| 卫辉市| 谷城县| 五华县| 凤庆县| 富宁县| 政和县| 竹溪县| 凌云县| 江油市| 吴川市| 泰安市| 舒城县| 永安市| 柘荣县| 娄烦县| 彭阳县| 南川市| 鄂州市| 定襄县| 民丰县| 岳西县| 怀化市| 绥棱县| 施秉县| 奉化市| 平罗县| 襄樊市| 平罗县| 沁水县| 吴旗县| 西平县| 卢龙县| 富裕县| 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