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殺周青臣
- 誰讓他在大秦當官的!!
- 一笑澄明
- 2294字
- 2025-01-07 23:41:00
陳遠青坐在矮案上,身邊擁簇著一群博士。
兩個甲士倏然沖進來。
架著坐在上位的周青臣宛如死狗般往外拖,周青臣臉色很是凝重又慌亂,從懵然中反應過來,手腳亂抓亂蹬,堆著笑容說道:
“兩位甲士為何抓我呢!這里可是宮中啊!”
待一個時辰之后,博士宮便傳來消息周青臣已被斬首。
周青臣身為博士,至少是第六等官大夫。按秦律,可以用爵位來抵罪,甚至替父母和妻抵消罪行,何事,以至于連爵位都無法抵消?
直到現在,博士宮中眾博士仍一臉凝重。
“周青臣請公子讀呂氏春秋!”叔孫通走進來,不緊不慢地來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呂氏春秋是呂不韋所編,簡直是找死!
那個用卵擊車的男人能得到太后寵信,得益于呂不韋舉薦。呂氏春期齊百家所長,成一家之言。春秋以至于戰國,禮崩樂壞,瓦釜雷鳴,諸子百家競相探索治國之道,沒有一家能走出來,天下大戰連綿不休。
把它們放在一起,就能治國了?
秦始皇怎會不明白這樣的道理。
后世朝代,有奉行儒家的,有奉行法家的,沒聽說奉行呂氏春秋的。
當然,秦始皇想殺誰就殺誰,不需要任何理由。
“陛下要西巡了,巡視隴西和北地。”
陳遠青目光微動。
秦始皇是勤政的皇帝,親自去巡守疆域和百姓,沿途在馬車上批閱奏疏。
統一天下后不久,就開始第一次巡守,帶領大臣到北地雞頭山,這樣的活動苦了百姓,憑現在的陳遠青是無力阻止的。
只能關心關心生產力了。
來到扶蘇的宮殿。
銷鋒鑄鐻,鑄造了六座銅人,秦朝的德性為五之中的水德,需以六或者六的倍數為符瑞,這點是不能變的。
剩下的銅鐵,則被鑄造成農具,始皇下令連件數都是需以六為倍數。
鑄造農具的橐爐,在渭水南岸,當初秦始皇收繳天下之兵就是為了避免六國持有兵器,
這樣的冷兵器鑄造重地,尋常人是不能靠近的。
除了扶蘇。
“公子啊,如今農耕在即,公子不到渭水南岸,又怎么知道農具鑄造得如何呢?”
扶蘇抬起頭,一直覺得陳博士是有學識的人,這么說必然是有事想提醒,站起來作揖:
“先生說的是,扶蘇正想去。”
叔孫通臉上逐漸紅溫,并沒有帶上他的意思,好奇為何長公子對陳遠青如此興致,對方年紀與自己相差不多。
厚著臉道:
“請公子讓我隨行!”
“先生也一起去吧!”
乘坐扶蘇的馬車,穿過咸陽大街,關于秦朝有沒有賣糧食,其實是有的,只不過需要市籍,旗亭中的亭長舉旗喊開市后才能售賣。
米,豆,麥的棚子,銅器的棚子,鐵器的棚子,賣牲畜的棚子,當然,還有賣奴隸的棚子。
扶蘇的青銅馬車到了渭水南岸。
渭水南岸,環繞城池的清亮大水河如一條長帶展開,數不盡的橐爐,工匠們手持燒紅的銅器鐵器浸入河水,蒸汽彌漫,河谷此起彼伏嗤嗤嗤的聲音。
“二五百主奮,見過長公子!”黝黑的黑甲軍官朝扶蘇行禮。
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是五百主之上的官職,渭水南岸橐爐六萬余座,眼前一百座的工匠士兵,都歸他統率。
“公子怎么來了?”
“扶蘇來看看農具鑄造得如何?”扶蘇看向那爐火中。
“犁,鑄二十余萬件,鋤,鑄十余萬件,都堆積在南岸大營中,事關長遠,還待稟報陛下后發往州郡。”
奮說道。
陳遠青說道:“農具是為農戶所鑄,不如到農戶家里去看看?”
扶蘇點了點頭,在渭水南岸附近有人家,這家的主人黝黑高瘦,叫驚,驚有兩個孩子,一妻,以及年過半百的老母親。
驚站在門口,意外地看著來人。
為了打消對方的顧慮,扶蘇說道:“驚別怕,我只是想與你聊聊。”說完他繼續說道:“你是農戶嗎?”
大秦有民籍,役籍等等,戶籍并不是一成不變,從事商業就會變為市籍,如果犯了罪就會變成徒籍,所以扶蘇才會這么問。
“是。”
“秦國有徠民的政策,我從山東六國遷徙,入了秦國國籍之后,得到了一塊土地。”
扶蘇又問道:“朝廷銷鋒偃武的消息,你聽說了嗎?”
驚點了點頭:“銷鋒偃武的道理我不懂,我聽里老說,到時候我們可以去里典那里領取農具。”
“銷鋒偃武便是銷毀兵器,算了……”扶蘇覺得庶民并不關心這個,又問道:“你耕種的田畝呢?”
驚遙遙一指,是接近山坳的田,大小一畝,是那種地勢并不很好的旱田,秦朝土地很寬廣,可耕種的土地較少,此時的秦國土地是不允許買賣的。
陳遠青問道:“若眼下有一個機會,我會將你的話告訴州郡郡守,你有什么難處要告訴他呢?”
這誰敢說。
驚下意識地想要說好話,又望了望年幼的兩個兒子和妻,
“小人希望郡守能多借一頭牛到鄉亭,田里石塊多,妻子身軀薄弱,兒子尚且年幼,若我推犁就沒有人扶犁,需十日也不能將田耕完,早已過了借牛的時間。”說到最后越來越小聲。
秦朝的犁,是二牛抬杠式。
需要兩頭牛來耕,鄉亭往往只能借出一頭牛,剩下的便要人來拉,回咸陽城的馬車上,扶蘇問道:
“先生是說,這也可以格嗎?”
“萬物都是可以格的。”坐在旁邊的陳遠青肯定地點頭。
只有叔孫通露出懵然,他剛遵循老師孔鮒之意入廟堂,還不知陳遠青和扶蘇之間在玩什么。
叔孫通對著陳遠青說道:
“能來審察農事,說明你是有學問的。”
“我蒙受恩蔭入朝堂,我能有什么學問呢。“陳遠青恭敬地說道。
叔孫通憋紅了臉,“我想和你結交。”
叔孫通忽悠完秦二世,就去投奔了項羽,忽悠完項羽后,又去投奔劉邦,我愿稱之為秦漢奉先啊。
到了陳家的住宅。
陳遠青看見,門口,一個褐衣的庶民,謙卑地站在門口等候,
脫了鞋,進入前堂,
仆從端來一杯冰茶,“公子,服從徭役的人來了。”
陳遠青從士伍,也就是白身,一路升到第五等大夫爵位。按秦律,每一級可以征召一個人來服徭役,他們每月要為陳遠青服役六天,隨時聽候差遣,今天來的是第一個人。
仆從把人帶進來,這個黝黑的人叫午。
“你有什么才藝嗎?”陳遠青問道,由于耕戰制度,秦人尚武。
“沒有。”那叫午的搖搖頭。
唯一能用到他的地方,就是耕自家的田,陳家有十三頃田地,看起來很多,實際上馴化程度并不高,再加上大秦的生產效率。
午到田里,也發揮不出作用,就叫他先回家。
希望扶蘇能得到什么啟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