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迷霧倫敦
- 逃離大英帝國
- 三分輕狂
- 2069字
- 2024-10-30 20:00:00
“這個瘋子,給我將他趕出去,以后永遠(yuǎn)不許他來白金漢宮!”
喬治三世氣急敗壞的咆哮。
好在,拜倫并沒有被逮捕。
國慶日慶典上,拜倫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決然的站在了民眾的中間。
用他那鏗鏘有力的聲音,向在場的所有人宣告:我們生來自由,我們渴望自由,我們將為自由而戰(zhàn)!
拜倫的言辭犀利,直擊人心,他的演說如同一把利劍,刺破了封建制度的虛偽面紗。
原本還有些猶豫的唐寧,被拜倫致力于宣揚民族解放的激情與理想深深打動。
他相信每一個民族都有權(quán)利追求自由與獨立。
然而,對于英國皇室而言,拜倫的言論無疑是對他們權(quán)威的挑戰(zhàn)與威脅。
他們視拜倫為眼中釘、肉中刺,決心要將其除之而后快。
演出結(jié)束后,唐寧獨自一人走在倫敦的街頭。
夜色深沉,路燈昏黃,街道上空無一人。
唐寧的腦海中不斷回響著拜倫的演講,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矛盾和掙扎。
他一方面欽佩拜倫的勇氣和正義感,另一方面又擔(dān)心他的安危。
他知道,拜倫的舉動無疑是在挑戰(zhàn)整個制度的權(quán)威,他將面臨著巨大的危險。
“或許,他真的瘋了,”唐寧自言自語道:“但他的瘋狂,卻點燃了人們心中對自由的渴望。”
倫敦的雨夜,總是帶著一股揮之不去的寒意。
昏黃的路燈下,拜倫裹緊了黑色的風(fēng)衣,臉上寫滿了落寞。
他剛從一家出版社走出來,手里攥著退稿信,指節(jié)泛白。
“又是這樣……”拜倫低聲自語,語氣中充滿了苦澀。
他的詩歌被斥為“離經(jīng)叛道”,他的演講被認(rèn)為“煽動叛亂”。
曾經(jīng)風(fēng)光無限的浪漫主義詩人,如今卻處處碰壁,舉步維艱。
“拜倫,你怎么在這里?”一個清朗的聲音在雨中響起。
拜倫抬起頭,看見唐寧撐著一把黑傘,站在不遠(yuǎn)處。
是唐寧。
“唐寧,你怎么來了?”
“國慶日那天在白金漢宮發(fā)生的事,我很是擔(dān)心你。”
“哦,沒什么的。”
“你在這,是要出版新作品嗎?”
“是的。”拜倫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將退稿信塞進口袋。
“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煩?”唐寧說著,注意到拜倫蒼白的臉色和疲憊的神情,心中了然,“走,我們找個地方聊聊。”
兩人走進一家安靜的咖啡館,要了兩杯熱氣騰騰的咖啡。
拜倫將自己的遭遇和苦悶傾訴給唐寧,言語間充滿了對現(xiàn)實的憤懣和對未來的迷茫。
“我的詩歌,我的戲劇,都是為了喚醒人們的靈魂,為了爭取自由和平等!可是,他們卻將我視為洪水猛獸,將我拒之門外!”
拜倫握緊拳頭,眼中燃燒著怒火。
唐寧靜靜的聽著,他知道拜倫是一位有著強烈社會責(zé)任感的詩人。
他的作品充滿了對自由、民主和人權(quán)的追求,而這些,正是當(dāng)時的英國政府所忌憚的。
“拜倫,我相信你的才華,也相信你的理想。”
唐寧認(rèn)真的說道:“你的作品不應(yīng)該被埋沒,你的聲音應(yīng)該被更多人聽到!”
“可是,沒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我的作品,我甚至連印刷的費用都支付不起。”
拜倫語氣低沉,透著一絲絕望。
“我來幫你!”唐寧堅定是說道:“我會資助你出版你的作品,讓你的聲音傳遍整個歐洲!”
拜倫抬起頭,驚訝地看著唐寧,他沒想到唐寧會如此慷慨地支持他。
“唐寧,你真的愿意幫我?”
“當(dāng)然,我們是朋友,不是嗎?”
唐寧微笑著說:“我相信你的才華,也相信你的理想,我會盡我所能幫助你!”
拜倫激的地握住唐寧的手,眼中閃爍著淚光。
他知道,有了唐寧的支持,他的夢想將不再遙遠(yuǎn)。
然而,他們并不知道,他們的舉動已經(jīng)引起了英國政府的注意。
一場風(fēng)暴正在悄然醞釀,等待著他們的將是更加艱難的挑戰(zhàn)……
“來,為夢想干一杯!”唐寧舉起咖啡杯,深邃的眼里閃爍著堅定。
拜倫愣了一下,隨即也舉起杯子,與唐寧碰杯。
苦澀的咖啡順著喉嚨流淌,卻沖不散心中的暖意。
是啊,夢想!他還有夢想,還有唐寧這個朋友,他還有什么理由絕望?
“唐寧,謝謝你。”
拜倫的聲音有些沙啞,但語氣中充滿了感激和希望,“你不知道這筆錢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它不僅能讓我繼續(xù)寫作,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看到了希望,讓我知道,這世上還有人理解我,支持我。”
“說這些做什么,我們是朋友。”
唐寧拍拍拜倫的肩膀,“你的才華不應(yīng)該被埋沒,你的聲音應(yīng)該被更多人聽到,我相信,總有一天,你會成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你的作品會喚醒人們的靈魂,改變整個世界!”
唐寧的話語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閃電,劈開了拜倫面前的迷霧,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拜倫用力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語氣中充滿了自信和力量。
“我會的,我一定會成功的!”
這簡短的幾個字,如同誓言一般,回蕩在拜倫的心頭。
兩人又聊了很久。
關(guān)于詩歌,關(guān)于理想,關(guān)于未來。
從古希臘的荷馬史詩聊到浪漫主義的先驅(qū)華茲華斯,從個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理念聊到對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從當(dāng)下的迷茫與困惑聊到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他們分享彼此的見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咖啡館里彌漫著咖啡的香氣,伴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溫馨的氛圍。
夜色漸深,咖啡館里的人也越來越少,只剩下零星的幾人在低聲交談,咖啡機的轟鳴聲也顯得格外清晰。
唐寧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色,街燈的光暈在雨水中暈染開來,像一幅朦朧的水墨畫。
“時間不早了,我該回去了。”唐寧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色,站起身來。
“我送你吧。”拜倫也跟著站起來。
窗外依舊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街道上行人寥寥,昏黃的路燈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不用了,你早點回去休息。”唐寧笑著拒絕了,撐起傘,轉(zhuǎn)身走進了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