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提示:降落神話世界進度已達100%——】
【姓名:張梵】
【壽命:20/98(歲)】
【境界:凡人】
【功法:藏筋經(jīng)1/100】
【技能:語言精通(全部),陰陽眼,一指禪】
【神通:無】
【背包:驅(qū)邪符】
【積分:1】
【世界:神話】
【任務:幫助扶蘇繼承大統(tǒng)。】
張梵恢復意識,還未睜開眼睛便感到一陣刺眼,他用左手覆住雙眼,漏開指縫,緩緩睜開眼睛,面前的世界逐漸由模糊變得清晰。
這才發(fā)覺自己躺在一片帳篷縫隙中的草地上,他左手撐地,慢慢地站起來,還沒等他回過神,背后有一個人走過來,似乎在向他靠近。
張梵不動聲色,假裝伸了個懶腰,直到一聲男音傳來,那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小子在這午休呢,哥托你個事兒,去接一下我弟弟易小川,他今天非來這兒采風。”
他轉(zhuǎn)過身,一張文質(zhì)彬彬的眼鏡臉映入眼簾,大腦逐漸接收起自己在這個世界的身份信息。
張梵,一名考古人員,與易大川是同事,此次正在挖掘虞姬墓,他現(xiàn)在便是在離墓地不遠處的帳篷外面午休。
“行,我收拾一下就過去,借你車開開,我車估摸著油不多了。”
張梵思索了片刻,便一口答應,決定去接易小川。
這把是瞌睡遇上枕頭,來活兒了。
張梵二話不說,立馬開車動身,腦海里還在復盤《神話》中的重點劇情,規(guī)劃接下來要走的路線。
系統(tǒng)還是蠻善良的,搞了一個合乎情理的開端。
按照電視劇里的劇情,易小川在來墓地采風,找拍攝素材的途中會遇上盜墓賊。
遇上倒是不打緊,要緊的是易小川會得到虎型墜。
《神話》中易小川機遇良多,結(jié)局卻凄慘無比,主要原因是他弄丟了虎形吊墜!
易小川是誰?
是《神話》里的男主角,他和好朋友高要一起是整個故事中唯二的穿越人物。
還是實體穿越。
雖然易小川和高要并沒有魂穿在古人身上,但兩人卻被歷史戲劇性穿越,安排了對照組般的差異化身份。
歷史給易小川安排的身份名為蒙毅,秦朝大將蒙恬胞弟,蒙家軍少主。
至于高要,歷史對他不留情面。
高要的身份是趙高,奸臣當?shù)溃z臭萬年,生前受閹割之刑,死后遭千古后人唾罵。
易小川和高要是《神話》里的兩個極端,他們一個似乎看起來善良偉大,一個似乎被人認為丑陋自私。
張梵的理解是,易小川能夠一直偽善,那是因為他是天道寵兒,一路機緣不斷。
他每次遇到危險總能逢兇化吉,無數(shù)能人志士人挺身而出,救他一命。
易小川穿越之初,便被綁上刑場,項羽打馬前來,刀下留人。
項羽——易小川在秦朝遇見的第一個貴人,能夠被項羽救走,完全就是一個巧合而已。
但這種巧合都是留給天時地利人和的幸運者,所以易小川的機遇是真的逆天。
易小川身患重病,癡情素素悉心照料。
古時醫(yī)療設施匱乏,眾多小災小病都可能讓其撒手人寰,初至秦朝的易小川當然也不例外。
果然,沒過多久,易小川便身患重病,好在呂素對易小川的冒死照料,以及虎型墜的恢復加持,易小川終是死里逃生。
若是沒有素素的話,單憑虎型墜也懸,易小川估計能病死街頭了。
后來易小川被圖安俘虜,玉漱一眼定情。
人生總是充滿大起大落,易小川被人抓去修長城,后來又被人俘虜關到斗獸場。
若不是玉漱心地善良,易小川早就一命嗚呼了。
當然,虎形吊墜的功勞也很大,若沒有虎形吊墜庇護他,易小川早就被斑斕猛虎一口解決了。
易小川去莽撞搶親,竟意外成蒙恬胞弟。
玉漱公主承大秦聯(lián)姻,去秦為妃,易小川不管不顧,前去搶親,奈何蒙恬不遑多讓。
一番打斗,蒙恬偶然發(fā)現(xiàn)易小川胸前竟有虎形印記,對易小川的態(tài)度立刻變得和藹可親。
如此機遇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細細算來,虎形吊墜不下三次助他轉(zhuǎn)危為安。
易小川與崔文子重逢,意外救駕。
崔文子,當初醫(yī)治易小川的江湖神醫(yī),后面還給易小川煉制出長生不老藥。
易小川能夠救駕也是巧合,他在竹林之中飲酒作樂,同一時間,秦皇踏青而過,還被圖謀不軌的人追趕刺殺。
這次救駕,直接鋪墊了易小川去往秦宮之路,奠定秦朝顯赫地位。
綜上所述,都是易小川機遇良多的直接證明,虎形吊墜幫了易小川不下于三次,次次都是在關鍵節(jié)點讓易小川逢兇化吉。
更重要的是,有了虎形吊墜,易小川在武功上的修行更是如虎添翼。
如果易小川沒有把虎形吊墜無所謂般丟給北巖山人的童子,那么兩千年后,他與高要等人的對決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如果他能繼續(xù)珍惜虎形吊墜,打敗高要和高要的手下根本如同探囊取物,小菜一碟。
可問題是,他把虎形吊墜當成垃圾一樣給“丟”了。
也正是因為兩千年前的隨手一“丟”,這才給高要可乘之機,這才導致玉漱的死,這才讓易小川有了一個凄慘無比、人財兩空的結(jié)局。
所以這個虎型墜,張梵一定得拿到,不然有易小川這個阻力,很難繼承大統(tǒng)。
為什么說易小川是一個很大的阻力,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無條件背刺所有對他好的人。
對玉漱口愛得癡迷,于劉邦百般原諒討好,究其根本,還是離不開他在現(xiàn)代接受的教育。
易小川穿越過來前不僅是個花花公子,他的父母是考古學家,哥哥也是大學霸,他是個正兒八經(jīng)接受唯物史觀教育的知識分子二代。
即使他不成器,也耳濡目染,但唯物史觀又是半吊子的,因此他來到秦朝,有一種油然而生,現(xiàn)代人的傲慢。
即便他知道項羽是西楚霸王,他也不怵。
同樣,他也敢毫不留情地拒絕呂雉,不僅因為他是個花心大蘿卜,更因為他根本不把這些古人當成活生生的人。
這些歷史人物,對于易小川來說,如同歷史書上的標本。
易小川看待眾人,自恃標本的主人,預見生死,冷眼旁觀。
按照這個邏輯,來解釋他和高要決裂的那場戲,就能理解他為什么那么雙標了。
因為當高要成為趙高的那一刻,即便他還沒有做趙高那些事,他已經(jīng)被易小川在心中取消了作為“人”的資格,成為了歷史的標本。
易小川表面上假惺惺,說他是自己的同伴,潛意識卻里已經(jīng)不把高要當做和自己一樣的穿越者。
自恃身為“局外人”的他要提前審判高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去審判這個歷史上“罪人”。
這便是為何劉邦做了不計其數(shù)的壞事,易小川還是要救劉邦,因為在他的內(nèi)心,堅信歷史是不可能改變的。
中國古代歷史的記載,遵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誰贏了,誰就掌握歷史的書寫權(quán)。
即使“真實”的劉邦罄竹難書,也無法成為易小川心中評判的惡人。
而前期為他鞠躬盡瘁的高要,卻能在一瞬間成為史書中的奸佞罪人。
因此,對于易小川,張梵斷斷不會放任自流,首先便是拿走他的第一個機遇——虎型墜。
讓珍惜它的人去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