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冠杰,法律界響當當的人物,他不僅是冠杰律師事務所的創始人,更是業內公認的法律專家。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的他,是恢復高考后不久考上大學的佼佼者,繼承了他父親的衣缽。他父親孫鴻儒是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的著名教授,博士生導師,桃李滿天下,司法系統里的很多高級干部,都是師從他父親的門下。
孫冠杰,從小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耳濡目染,學習法律,就跟呼吸一樣自然。畢業后,孫冠杰在首都最大的律師事務所里摸爬滾打了五年,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他的名字逐漸在法律界傳開,成為了年輕一代律師中的佼佼者。但他不想被人說成是在父親的光環庇護下成功的。
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深圳特區的建設如火如荼。于是他帶著滿腔熱情,與大學同學董大成,陳芳一起來到了深圳。
城市空氣中彌漫著新翻泥土的氣息,還有遠處工地上機器的轟鳴聲。這一切,都讓初來深圳的孫冠杰感到興奮。這里才是他施展才華的人生舞臺。志同道合的三個同學,一起創建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雖然律所以冠杰命名,但承載的是他們三個人共同的夢想。
孫冠杰是那種典型的北方大漢,高大魁梧,184cm的身高讓他在人群中顯得格外挺拔。他的性格直爽,做事果斷,從不拖泥帶水。但同時他又是一個粗中有細的人,但凡他經手的案子,每一份文件他都要細致地審閱。他的眼睛,就像是一臺精密的掃描儀,任何細節都逃不過他的法眼。他常說:“法律是嚴謹的,容不得半點馬虎。”
這一天,律所里的氣氛緊張。一個重要的案件即將開庭,案件律師正在緊張地準備著。孫冠杰一早上班就把律師叫到辦公室,“這個案件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我們必須全力以赴,不容有失。”
就在這時,敲門聲響起。孫冠杰沉聲道:“請進。”
門開了,一位年輕的女律師走了進來,她的手里拿著一份文件。
“孫律,剛剛收到中院寄來的有關南海電器廠債務重整的通知。”
孫冠杰是全國知名的企業債務重整方面的法律專家,冠杰律師事務所也因其在這一領域的卓越表現而聲名遠播。他們曾參與全國眾多大型企業的債務重整計劃,贏得了業界的廣泛贊譽。各地法院的破產清算、債務重整管理人清單上,冠杰律師事務所的名字總是赫然在列。
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將南海電器廠債務重整計劃的管理人重任,交給冠杰律師事務所。這個決定,是對冠杰律師事務所專業能力的認可,也是對孫冠杰及其團隊資源整合能力的信任。
孫冠杰接過文件,眉頭微微一皺,他知道這個案子的復雜性。南海電器廠曾是當地的明星企業,但近年來由于市場變化和經營不善,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危機。
企業債務重整,它要求律師不僅要有深厚的法律知識,還要有企業管理經驗和豐富的談判技巧。需要律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益卻不高。年輕律師都不太愿意涉足這個領域。但在孫冠杰看來,這次債務重整計劃,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更關系到數千名員工的飯碗。他不能讓這些員工因為企業的困境而失去生活的依靠。
南海電器廠這次債務危機爆發,源起粵發銀行為南海電器廠承兌的5000萬元銀行匯票到期托收失敗引起的。
-------
-------
一個月前,粵發銀行南海支行行長辦公室內,宋江濤的臉色鐵青,“王強,你這個混蛋!”宋江濤低聲咒罵著,他的聲音在空蕩蕩的辦公室里回蕩。他想起了當初的決定,那個讓他現在后悔莫及的決定。南海電器廠,一家市國資委控股的國有企業,居然賴賬不還。
“國有企業國家能坐視不管?”宋江濤一臉懊惱。他記得當初為了和國有銀行競爭,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南海電器廠缺乏土地和廠房作為抵押物的情況下,僅憑應收賬款作為質押,便獲批了高達5000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且只需支付30%的保證金。
宋江濤抄起電話,撥通了主辦客戶經理劉洋的電話,“劉洋,你又去哪了?”宋江濤的聲音中帶著怒氣,但他已經顧不得那么許多了。他需要劉洋,需要他來收拾這個爛攤子。
電話那頭,劉洋緊張地接聽著電話,“宋行,我...我在辦公室。”
“你立刻到我辦公室來!現在,馬上。”宋江濤幾乎是吼出來的,他的聲音在辦公室里回蕩,像是一記重錘砸在劉洋的心上。
幾分鐘后,劉洋出現在宋江濤的辦公室門口,他的臉色蒼白,眼神躲閃。他知道宋江濤的憤怒,他也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急功近利造成的,如果當初不是他積極推動南海電器廠的授信申請,也不會有今天這么糟糕的局面。
“宋總,”劉洋的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
宋江濤站起身,他的目光如刀子般銳利,“知道錯了?你知道你的錯誤可能會讓我們銀行損失3500萬嗎?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劉洋低下頭,他的身體微微顫抖,“我知道,宋總。我會想辦法彌補的。”“彌補?”宋江濤冷笑一聲,“你怎么彌補?你告訴我,你打算怎么彌補這3500萬的損失?”
劉洋抬起頭,眼神慌張,“我會去找南海電器廠,我會讓他們知道,如果不還款,他們將面臨嚴重的法律后果。”
宋江濤看著劉洋,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這次出問題也不全是他的錯,自己貪功冒進也有責任。雖然他知道劉洋是一個有能力的年輕人,但這次的危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決的。
“去吧,”宋江濤的聲音低沉,“但記住,我們沒有多少時間了。”劉洋點了點頭,他轉身離開了辦公室。宋江濤看著他的背影,心中隱隱不安。他知道,這場風暴才剛剛開始。
------
------
南海電器廠的總經理辦公室里,李海波正眉頭緊鎖。他的面前攤開著一堆文件,最上面的一張是粵海銀行發來的催款通知書。
“李總,我們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嗎?”財務總監王強站在李海波的對面,聲音顫抖地問道。
李海波沒有回答,他的目光望向遠方。窗外,南海的天空一片陰霾,烏云密布,預示著一場大雨即將來臨。
“我們...我們至少應該再和銀行談談。”王強的聲音更低了。
李海波終于轉過頭,“談?我們已經談過太多次了。銀行不是慈善家,他們要的是錢,而我們...”他停頓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氣,“而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錢。”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李海波的秘書小張走了進來,手里拿著一份文件,“李總,這是粵海銀行的律師函。”李海波接過文件,他的眼神在文件上掃過,然后慢慢地將它放在桌上。他知道,這份文件意味著什么。這是銀行的最后警告,如果他們不能補足保證金,那么銀行將不得不采取法律手段。
“李總,我們...我們真的要走到那一步嗎?”王強的聲音幾乎帶著哭腔。
李海波站起身,他走到窗前,看著外面的烏云,“有時候,風暴是不可避免的。”
收到法院傳票的那一天,南海電器廠的財務室里一片混亂。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每個人都在緊張地處理著各種緊急事務。
“王總,銀行那邊...”一名財務人員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王強抬起頭,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絕望,“說吧,他們怎么說?”
“他們說...他們說如果今天之內我們不能補交保證金,他們就會...就會...”財務人員的聲音越來越小。
“就會怎么樣?”王強的聲音幾乎是在吼。
“就會...就會向法院申請凍結我們的銀行賬戶,并且...并且可能會查封我們的資產。”
王強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南海電器廠的現金流本來就緊張,如果銀行凍結了他們的賬戶,那么他們將無法支付給供應商的貨款,也無法支付員工的工資。這將是一場災難。
南海電器廠的大門外,人群的喧囂聲此起彼伏,供應商們聚集在這里,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焦慮和不安。從前的合作伙伴,現在卻因為南海電器廠的債務危機而變成了討債者。他們的手中拿著各種單據,臉上的表情從憤怒到絕望。
粵海銀行的律師站在門口,他的表情冷漠,仿佛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掃過,似乎在尋找著什么,但更多的是在評估著這場危機的嚴重性。
“這下可怎么辦?”一個供應商焦急地問著旁邊的人。
“誰知道呢,聽說其他銀行也不打算續貸了。”另一個供應商回答,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
就在這時,廠財務室的門被敲響了。王強坐在他的辦公桌后,他的面前堆滿了各種文件和單據。他的眉頭緊鎖,眼神滿是疲憊。
“王總,工行和建行的人來了。”小李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請他們進來。”
門開了,兩個穿著西裝的男人走了進來,他們滿臉嚴肅的表情。
“王總,我們今天來,是想談談關于技術改造專項貸款的事情。”工行代表開口了。
王強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請說。”
“鑒于目前的情況,我們銀行決定,兩個月后貸款到期,我們不打算續貸了,請你們做好還款準備。”銀行代表的話語簡潔而直接。
王強的心一沉,他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沒有了工行和建行的項目貸款支持,南海電器廠的資金鏈將徹底斷裂。
“我們理解這可能會給你們帶來一些困難,但我們也必須考慮我們的風險。”建行代表補充道。王強徹底沉默了,他知道這個時候說什么都沒有用了。”
兩位銀行代表說完就轉身離開,只剩下王強癱軟在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