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朝陽的物理課(第三卷)
- 張朝陽等
- 1217字
- 2024-09-30 15:37:22
前言
繼2022年的第一卷,2023年的第二卷,在2024年的今天,《張朝陽的物理課》第三卷面世。第三卷的內容是我在搜狐視頻App的物理直播課第129期到第184期的文字版。與第一、二卷類似,每節課后由李松、陳廣尚、葛伯宣、王朕鐸、孫兵、管子卿、費嘯天等課代表根據視頻內容及講稿寫成的文章集結成書。
同樣與第一、二卷類似,物理的課題路徑沿著我每段時間的興奮點,挑出有趣的問題進行研習、推導、直播講課,從整體看來,三本書基本上循序漸進地覆蓋了大學物理專業的主要課程。但因為是根據興趣通過解決問題來學習的,因此三本書的系統性不如經典物理教科書完備,可以作為大學理工科專業教材之外的輔助讀物。也正因為如此,這三本書提供了學習物理的另一種路徑,展現了物理這座古城的不同巡游路線的風景。而且因為對于每個問題,我都力求徹底定量地進行推導、計算,使得某些內容超出了物理專業的課程范圍,進入了更垂直的領域。例如,在第二卷中,對月球退行速率及地球形變的計算是地球物理系(Geophysics)的內容,而流體力學部分的含時Navier-Stokes方程的解已進入了力學系(Mechanical Engineering)的領地。
第三卷主要涉及量子力學的問題。量子力學在第一卷已經有相當的篇幅,第三卷更加全面、深入地探討量子力學的主要問題。關于第三卷重點章節的特點,我簡要地做如下點評:
第1章,傳統的教科書比較多地解定態問題,而對包含時間的系統的演化關注不夠。我這里注重波包的演化,而對習慣使用經典力學求解粒子運動軌跡的讀者來說,波包提供了一個自然的過渡。
第2章,α衰變是一種量子隧穿效應,我們把勢壘切成薄片,整體透射概率是各切片概率值的疊加,得到與WKB近似類似的結果,而物理圖像更加直觀。
第3章,粒子的散射,把平面波用哈密頓算符、角動量算符構成的力學量完全集的共同本征態展開,再考慮一個比波長小的區域中的勢場對各分量的擾動,即所謂分波法。這里要熟悉球貝塞爾函數的漸進特點:隨自變量增大衰減的正弦或余弦函數。
第4、第5章,二能級系統的對角化,用坐標空間的向量算符的旋轉來實現,而核磁共振提供了含時Hamiltonian的情形(旋轉磁場)。
第6、第7章,計算晶體的比熱,愛因斯坦模型是一個粗略的估算,而德拜模型考慮了原子的集體振動模式,這樣即使在T→0時,能級足夠細密,可以激發,因此,比熱CV不是隨T→0以指數衰減至0的,而是T3依賴關系。
第8、第9章,對白矮星的穩定性進行了有趣的探討,估算的錢德拉塞卡極限與公認的數值接近,已是天文學系(Astronomy)的內容。
第11、第12章,計算了氫分子離子的勢能函數有凹點,解釋了化學鍵的成因,這是地球上所有分子存在的根本原因,即所謂“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此計算和氦原子基態能的計算中采用了一個巧妙的變量替換方法,是一種解中心力場下的多體多重積分問題的簡潔之方法。
OK,我及幾位課代表懷著欣喜、得意的心情,隆重奉上這本書,希望能在讀者及聽課者中找到對書中這些有趣問題的理解、欣賞和共鳴,只要有少數人看著我們的處理會心地笑了,我們就非常高興了。
Enjoy reading & calculating.
張朝陽
2024年7月9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