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帝國大道
- 領主:不裝了,我要建立王國
- 星星·點燈
- 2180字
- 2025-02-14 21:20:47
弗雷看向東方,又看了看西邊。
吉爾格解釋道:“西方的帝國大道倒是很近,并且還是帝國前線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前段時間被拓寬了些,但是——”
“阿力克行省有我們三個盟友,往這個方向通商也不錯。”弗雷說道。
吉爾格搖搖頭:“我不是擔心這個,而是因為這條帝國大道上經常有軍隊往來,而軍隊有時候會‘強征’商隊的物資,沒有一點軍隊背景的商隊不敢從這走。”
弗雷了然。
并不是所有軍隊都是紀律嚴明,或者說絕大多數軍隊的紀律都很松散。帝國正規軍,那也只是多了一些制約,但他們會成系統的吃拿卡要。
“‘金戒指商會’他們的商隊是怎么安排路線的?”弗雷想起和自己有合作的這個商會,主要收入的便是給前線軍隊提供糧食物資。
吉爾格點頭:“我詢問過他們,那個商會其實是一些退伍老兵組成的,在各大軍團都有關系,即使如此每年都會花費大量金錢打通關節,導致利潤很少。”
弗雷最后決定:“還是朝著西邊的帝國大道修一條道路。戰爭總有停止的時候,貫穿三個行省的帝國大道總會有商隊通行的,到時候一些商隊路過我們這里,就能帶來不少利潤。而且我們的目的是吸引貿易,又不是我們組織商隊,那些兵痞搶劫也搶不到我們頭上。”
吉爾格聽此說道:“大人明智。”
“修路的事情應該交給石匠馬丁,最近領地活有點多啊。是應該招募新的領民了。”弗雷也知道領地所有人都很忙,沒有急著著手修路。
“我們去西邊的帝國大道看看,我還沒去過那邊。”弗雷說道。
“好的,大人。”
兩人騎馬在領地里從東南角的村落出發,一路上往西北前行。
安特貝魯山脈南北走向,中間夾著一個巨大的山谷直通南北,與山脈長度近乎相同,貫穿圖林、阿力克、帕拉三省,名字和山脈一樣被稱為‘安特貝魯山谷’。
據說這里曾經是虹河的古河道,因為上古一場涉及神靈的大戰導致虹河改道,這條山谷便成為了一處交通要道。
弗雷的領地所在區域正好在安特貝魯山谷的南端出口不遠處,曾經也是虹河古河道的范圍。經過虹河水系數條支流的沖刷形成了一片平地。
領地北側的那片丘陵區域,便是安特貝魯山脈所延伸出來的,領地南邊是虹河沖擊出來的沼澤,東側是虹河沖進的河道。
山川河流丘陵和沼澤將這片地區包圍起來,也就是一百年前的山木藍男爵領所統轄的范圍,那處城堡遺址處于領地的正中央。
只不過弗雷領地,現在的山木藍男爵領被皇室削減不少,只占原本面積的四分之一,城堡遺址反倒成了西側邊界。
在荒野上走了一個小時后,吉爾格指著眼前突然空曠的視野,說到:“前面便是帝國大道了,一個小時的馬程,大概有二十公里。”
弗雷看著眼前聯通著三個省的大路,但實際上并沒有多寬,歪歪扭扭的,有些地段還有坍塌。
“帝國大道到我們領地的這二十公里距離也不近啊,但愿商人們愿意繞這個遠路去我們領地。”弗雷皺眉說道。
無主荒野上除非是交通要地會有帝國修建道路,否則領主是不可能當這個冤大頭去修路的,法理上也不支持這么做,畢竟帝國境內未分封之地算是皇帝陛下的領地。至于其上的商道,那就只能靠商人一點一點用車馬壓出來。
吉爾格說道:“大人,其實我們山木藍領的地理位置也很不錯,只不過東邊的渡口收費太高,商人們才不愿意來。等我們領地的物產豐富起來,貿易利潤能抵消渡河費用,自然會有商隊前來。”
弗雷也覺得他說的有道理:“說到底我們領地的人口還是太少了。”
這個世界的修路技術還可以,但是造橋技術就差遠了,虹河整個下游區段都沒有橋梁存在,想跨過就只能通過渡口的商船。
領主的私人渡口收費還算便宜,而如果是帝國的渡口,那收費可就貴多了。
這也是為什么弗雷當初提出修路和統一稅率的時候,很多領主興致缺缺甚至直接反對。他們當然知道怎么能吸引商隊,但分封制的貴族體系,出力者未必能得到最大的果實,甚至會費力不討好。
弗雷有點心煩,他逐漸理解了前世那些政客們為什么會為了一個小問題吵得頭破血流,為什么社會的一個小問題會拖很久也得不到解決。
個人的利益,領主的利益,國家的利益,三者之間是存在矛盾的。
不過弗雷已經下定決心修這條路,萬事開頭難,只要開了頭總會有收獲。
之前做客綠銹河男爵領的時候,瓦倫里安雄心勃勃要獲得軍功換取新領地。而弗雷又何嘗愿意一生止步于此?
作為穿越者他甚至都不愿意等那三年以后的正式冊封!
開拓領主在開拓期間,如果能為帝國做出重大貢獻可以提前獲得正式冊封,圣劍帝國是有這個法令的。而想做出重大貢獻,那就得有一個繁榮的領地。
眾多的領民,繁榮的經濟,強大的軍隊,以及一點運氣。
弗雷往南望去,帝國大道的路面延伸到視野之外。
“往南邊走,能到達軟帽山嗎?”
吉爾格回憶了一下:“軟帽山,哦,是安特貝魯山脈的最南端吧,這條帝國大道的確會經過那里。”
“我二叔麥爾斯所在的軍隊駐扎在那里。”
“麥爾斯大人?距離挺近啊。不過如果要走這條帝國大道的話,需要先進入帕拉行省,然后再轉回圖林行省。”
軟帽山位于安特貝魯山脈的最南端,因為造型奇特也算是個標志性地貌。
弗雷斟酌一會兒:“最近我去那邊瞧一瞧,看能不能要點囚犯來領地充當勞動力。”
領主軍隊喜歡用囚犯當戰場上的炮灰,他們是比農奴兵更低賤的存在,甚至連武器護甲可能都沒有,不是死在敵人手里就是死在自己人手里,幾乎沒有活下來的可能。
帝國軍團中這類囚犯兵還比較少,而領主軍則比較常見。
但封建時代的囚犯,到底有沒有犯罪,就算犯了罪是不是應該被扔到戰場上等死,那就不得而知了。
現在戰爭逐漸穩定,或許已經有領主軍隊開始拋棄這些耗費糧食的死囚,弗雷想去看看能不能搞一些來補充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