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畢業前夕
- 重開一次,還會后悔么?
- 戒不掉的感覺
- 2149字
- 2024-10-17 14:54:51
“哦~什么妹妹?情妹妹吧?”聽著張敏怨氣滿滿的話語,界北然假裝生氣的說道:“怎么可能是情妹妹?你不相信我?”
“張敏,我們兩都坦誠相待了?你居然不相信我?簡直太讓我失望了。”張敏看著界北然氣的顫抖的手指,一時間懵了,小小的腦袋瓜反應不過來,站在原地手足無措的說道:“不是,我沒有不相信你…….”
兩人拉拉扯扯在預備熄燈鈴之前和好,返回男寢的路上,夜風輕拂,耳邊傳來寧靜的蟲鳴,離男寢越近,心態越平和,看著路上一路狂奔的高三,高二學子,界北然淡定的笑笑。
只有這一刻他才真的感覺,自己的與眾不同,感受到那一切不是夢。
學生可能會怕宿管,怕老師,怕扣分,熟知某些運行規則的成年人,那是絲毫不慌的;這也是為什么有些輟學一年半載,再回到學校,學校都不愿意收的原因,因為這群人不好管理,他們啊,心已經野了;根本無法忍受枯燥無味的學生生涯。
只會在年長后,才會來回憶那讀書生涯的遺憾,現在的他們被短暫的高薪和自由所迷糊了雙眼;延遲滿足是一個偽命題,但對于學生而言是個真命題,尤其是從農村開局的孩子。
“大考完要準備搞錢啦!”界北然走在路上暗自嘀咕:2010年,藍星那些大事件都沾不上邊;也沒有渠道,主要是你不能指望一個縣城土財主的眼界;不管是股票還是基金期貨這些,界北然全都不懂;上輩子的大專也就是混過去的,整個成人自考本科都要了他老命。
所以那些撈金的手段都比較炫,普通人,尤其是農村普通人哪怕重生也只是過的稍微比重生前好一點,可能避開點坑;作出某些相對正確的選擇;當然你有吊炸天的系統和作者為背景那就另說了。
畢竟創世神作為記得后臺,只需要爽就行了,其他你不銷管。
第一桶金咋撈呢?想著想著,熄燈鈴以后,界北然才踏入宿舍;沒啥頭緒,也沒啥本金,這就有點傷。
“熄燈了還在外面轉什么?”宿管秦大爺拿著手電筒問界北然。
“哦!沒啥。”敷衍兩句界北然踏入宿舍。
現在的他們有金身,因為馬上大考只要不出格,你可以一步一步去試一試底線。
“然哥,你怎么現在才回來?跟小學妹約會去了?”未來沒啥交集的舍友志明問道。
“沒勒,就在操場轉一轉,看了看小情侶們。”界北然看著面前這個小矮個,志明哥,可惜你的春嬌不在。
莫名的界北然拍拍志明的肩膀,把志明整激動了,有些人莫名的就想靠近你,討好你,也不是討好你,就是想跟你玩,有些人莫名的就是相互看不順眼,這就是磁場。
志明就是這樣,不知道為啥莫名的就喜歡跟在界北然的背后,總喜歡跟界北然聊兩句,雖然有時候界北然不搭理他,熱臉貼冷屁股,但他就是不知道為啥。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有些人第一眼總能吸引你,有些人第一眼總能讓你覺得這個是傻逼。
“嘿嘿,還是你啊然哥。”志明尬笑著發出鴨子的聲音。
“好了,睡覺了。”說著界北然爬上屬于他的上鋪;少年人就這一點好,睡眠質量好,而且對于宿舍環境沒要求;挨著枕頭就睡著了;那像未來,睡眠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時間就這樣枯燥又充實的過著;這段時間界北然帶著張敏,志明兩人著重復習了很多大題,數學和化學。
志明也跟界北然一樣,英語就是拉風項目,不過有一點不同,志明這孩子,化學賊好,可惜這娃后來學了土木;現在能給他化學提高兩分提高兩分吧!
至于張敏,界北然可以說是不著痕跡的全方位幫扶;沒有任何私藏;所有他自己準備的大題摘抄,英語作文;乃至語文古詩詞,全都喂給她。
張敏就這點好,不多問跟著界北然做些七七八八的題目;反而覺得挺開心,一點都沒覺得會打擾她復習的進度。
“好累啊!手都寫酸了。”張敏做完一道題目后,埋冤的吐槽著,“慧慧,你看這題我做的對么?”
“嗯~做對了,阿敏進步很塊啊!這類型的數學題,只要你思路沒問題,基本上都可以拿下了。”小小學霸李惠芬笑著說道。
高考后,李惠芬就能明白界北然的牛逼,張敏可能傻,李惠芬可不蠢,所以為安全起見,界北然都是盤敲側擊無形的讓張敏給李惠芬喂飯。
“同學們,等下按照班級拍完畢業照以后,給大家一下午的時間,好好逛下校園,想拍照的可以拍照,明天休息一天,可以出校門,但晚上必須到教室,離家遠的就不要回家了。”2010年6月3日,距離大考僅有三天時間,平頭哥在晚自習上喋喋不休;臨近大考,變態的平頭哥總算沒有在安排學習,反而讓大家放松放松,調整好心態不要緊張。
“心態很重要。”聽著平頭哥的話,界北然知道這句話是對頭部真傳弟子說的,不是對后排這些勤務外門弟子說的。
后排王者們,根本不需要調整心態,一個個樂的跟傻子一樣;只是未來的流水線毒打,他們還會不會樂。
看著上竄下跳的猴哥,以及跟著猴哥鬧的鐵喜,只是搖搖頭,猴子可以跳,為啥因為猴子有個好舅舅;未來的猴子雖然大考亂七八糟,好歹還是進了公差職業學校;在讀期間,其在省廳擔任主任的老舅,寒暑假安排猴子去當輔助公差,就這樣一步一步等這傻子一畢業,就成功入住基層派出機構,成為正式公差一員,日子不說過的多好;至少也還不錯,老婆孩子熱炕頭,正式工作;鐵喜這鄉下哥們,只能去流水線。
而后逐步慢慢的斷掉聯系,反而界北然這群混的好的,經常一起聚一聚,沒辦法,消費不同了;一餐飯可以吃掉流水線一個月工資;這玩的下去?還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么?所以啊,大考后慢慢的,一個班級乃至一個年紀,一個學校隔成不同的圈層。
學校只是給某些能相互交流溝通的人,提供一個開端的機會。
“我是XX學校的。”
“好巧,我也是,你那一屆的?”
“哦,當時你班主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