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苑內,元游和李成仙沿著連廊漫步,這位青年文書口中道:
“其實三千人的口糧,以落云縣的富庶并非出不起,但問題就是誰來出,和憑什么由誰出,若非有人牽頭,各族即便家中有余力也不會趟這渾水。”
“安置也是個長久活,我就得四處奔波,隔一段時間回來看看安置的如何,人畢竟不是物件,放在哪里就不用管了。”
李成仙頗為贊同這種做法,稱贊道:“東麗仙子這一手確實效果顯著。”
元游嘴角抽了抽,說道:“確實,東麗仙子冰雪聰明,高瞻遠矚。”
不知為何,看到李成仙,他總覺得脾氣相投。
可能是因為對方是為數不多,真正好奇流民安置問題的人吧。
元游不自覺多說了兩句:
“在各地的安置中,驪苑其實是最好的地方了,至少對于那些婢女來說,此地主人克己復禮,待下寬厚,無論待遇還是食宿都遠好過其他地方,上行下效,管事們也從不侵擾府中女子。”
“其他地方...可就沒那么多善待了,只是為了活命,現在也講究不了太多。”
“我就想著盡量多塞些人進來,楊家家大業大,應該也不在乎這點錢糧空耗。”
李成仙笑了笑:“那我可不能當做沒聽見,威郎若是問我肯定要說的,雖然他可能反而會高興才對。”
元游也笑了笑:“楊家威郎在落云縣名聲響亮,我也自然是有幾分把握,才敢這么‘貪心’。”
聊了幾句,連廊也走到了盡頭。
元游又行了一禮,說道:“明日就是伏陽節,祝君萬事隆亨,秋起百順。”
李成仙則是依舊作揖拱手:“同慶,同祝!”
兩人分別,李成仙回了自己院子,而元游則繞至驪苑側門走出。
剛邁出近一尺高的門檻,兩個等候的捕快就圍了上來。
其中一個道:“元文書,怎么樣?見到我二叔了么?”
元游笑道:“放心,日后驪苑有事,我自會拂照那王管事一二。”
那人面露欣喜。
三人都沒馬,正準備步行離開,又跑來一個捕快,滿頭大汗,面露驚恐。
“元大人!又死了一個修士。”
元游眉頭一皺。
“胡家家主,年輕時是劍州天辰山弟子,造冊中記為三境修士,這已經是這幾日內的第三起修士被殺了...”
————
伏陽節,是玄界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各地同慶,但根據習俗、物產不同,慶祝方法卻大相徑庭。
在李家村,伏陽節意味著一碗熱騰騰的豆飯,而落云縣,則復雜的多。
往日就喧鬧繁華的落云縣,今天更加火熱,天還沒亮,家家戶戶就在門前掛了榆葉,都是新摘下的嫩枝,按照習俗,當門前榆葉軟蔫、垂下頭的時候,也就是秋收開始的時候,相當于一種變相的提醒。
而當日,大家也習慣只吃一頓飯,一日一食,放在黃昏,李成仙猜測可能是因為秋收前青黃不接,糧食省一點是一點,好在秋收前有余糧供給壯丁,比如李家村的豆飯就是如此,一天就指著這一頓。
村里的孩子餓了一天,一碗帶肉的豆飯就是最忘不了的美味,如何不讓他們懷念?
雖然落云縣城內的人大多不需要秋收,也不差一頓飯,但這習慣依舊保留了下來,自古以來,許多習俗都是因為農事活動而產生的。
不過雖然吃飯是在晚上,但白日依舊有事做。
“威郎這幾日忙什么呢?”
李成仙騎著馬,十幾天來第一次離開落云縣城,朝著城外野地而去。
他雖然馬術沒有什么進步,但得益于鍛體,腰腹力量更強,也不再害怕馬匹顛簸,顯得得心應手許多。
而并排驅馬的楊威被問到后,反應慢了半拍:
“我?就在驪苑,只是沒出自己小院罷了。”
“不悶么?無聊了可以去我那邊坐坐,就是住下也不打緊。”
“九郎院子已經夠熱鬧了,還住得下么?”
“怎么住不下,后方的大通鋪好幾米寬嘞,哈哈。”
李成仙再次信馬由韁,反正也控不明白,這馬向左拉反而朝右走,向右拉則會翹尾拉屎,和鍵位裝反了一樣。
不去管,反而最輕松。
伸了個懶腰,李成仙感慨道:“這伏陽節居然還有踏青的習俗,也是第一次聽說。”
側邊又多出一個人影,只是比李成仙、楊威矮了一截,正是騎騾子的羅納威。
這位胖胖的仁兄看著總覺得喜慶,笑道:“伏陽節踏青,是大城里傳來的習慣,旨在游覽本年最后一抹青綠,落云縣各族有樣學樣,附庸風雅,公子小姐均會出來。”
末了補了一句:“當然,也有偷吃點東西的意思,一天只吃一頓終究餓得慌,府里按照習俗不會備飯,出來卻能帶些點心。”
李成仙覺得頗為有趣,果然要多行些路,才能多見識些事。
此次出來踏青,除了他們外,還帶了不少人,包括宋子仁、魏儼、李三妹,不過都坐在后面馬車里,連同私衛十數人、管事、婢女,也算浩浩蕩蕩了。
沿途也有類似的隊伍,男丁女眷不在少數,稍稍殷實些的家庭也會來湊個熱鬧,更有小商小販抓住商機,挑著糖塊雜貨,一路售賣。
李三妹見聽見有人吆喝在賣糖葫蘆,掀開車簾問了一嘴,一聽要五文錢,立刻又鉆了回去。
最后還是李成仙出手給丫頭買了兩個。
甭管他身價只有4兩銀子零329文,給小姑娘買糖吃的錢還是有的。
至于為什么這個數字這么具體,那是他和李三妹昨日撅著屁股數出來的。
出了落云縣城,差不多走了不到三里來到了一條小河邊,這里地勢平緩、青草凄凄,河水清澈,確實是個踏青的好地方。
丫鬟仆人們開始布陣,鋪好坐席,支起傘蓋,其他家族隊伍也大多在此區域,但禮貌的避開了一些距離。
李成仙下馬伸了個懶腰:“羅兄自家人沒出來踏青么?”
“我家支撐不起這么大的陣仗,大清早城外轉悠了一圈就回去了,我兩個弟弟年歲小,更喜歡在縣里逛,今日想必也是熱鬧的。”
忽然想起一事,羅納威道:“對了,最近縣里出了好幾起命案,似有歹人行兇,九郎你要小心些。”
“歹人行兇?應該不打緊,驪苑里楊家私衛數十人刀馬齊全,還有宋仙長這等的供奉,什么歹人,也不至于這么歹吧?”
羅納威正色道:“那可不是這么說...我聽說死的都是修為不弱的修士。”
“死的都是修士?!”
“而且是大族家主,在自家防守嚴密的宅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