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屋邨,也叫公屋。建造的原因是因為1953年圣誕夜,深水埗發生石硤尾寮屋區大火,53000名災民無家可歸。
當時香港政府為了盡快為災民提供安身之所,便火速在原址附近興建徙置大廈。
之后香港政府陸續開展一系列“居者有其屋”計劃等等,不斷擴大公屋的規模和數量。
可是香港人口還是太多,許多人到死都排不到入住公屋的機會。
當然,即使入住了公屋也不一定會過的舒適。公屋為了多容納住民...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香港屋邨,也叫公屋。建造的原因是因為1953年圣誕夜,深水埗發生石硤尾寮屋區大火,53000名災民無家可歸。
當時香港政府為了盡快為災民提供安身之所,便火速在原址附近興建徙置大廈。
之后香港政府陸續開展一系列“居者有其屋”計劃等等,不斷擴大公屋的規模和數量。
可是香港人口還是太多,許多人到死都排不到入住公屋的機會。
當然,即使入住了公屋也不一定會過的舒適。公屋為了多容納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