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朱標的保證,我爹不用,我用!
- 大明:職業隨機刷新,從屠夫開始
- 四書之
- 2032字
- 2024-10-27 23:58:46
等朱標走到門口的時候。
卻又突然停了下來。
隨即開口道。
“朱屠,倘若你的生物學和你說的那樣,恩惠天下。”
“那孤,便保你一生。”
說完,朱標便漸行漸遠的離開了。
聽著這番話的朱屠倒是感覺到有些莫名其妙。
其實生物學還有一個作用,他沒有直接說出來。
那就是基因和長生。
雖然以目前的技術和能力,還做不到這種地步。
不過在將來,哪怕不能長生,延長壽命其實還是肯定足以做到的。
之所以不說,是因為說了,就得變成玄學了。
畢竟長生一直都是道教那邊宣傳的東西。
口口聲聲能長生,可做不到。
其性質其差不多,因此他也就沒有提及關于長生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
基因和長生不在九年義務教育范圍之內。
他也并不是很了解。
等朱標走后,他也便收拾收拾了東西。
準備返回自己居住的地方。
不過,這個時候卻見藍玉去而復返。
還扛著一麻袋的東西。
“朱屠,給,老子答應你的東西,我可不會食言。”
朱屠看著藍玉手中一麻袋的東西,微微愣了愣。
“什么東西?”
看著朱屠有些懵圈的模樣,藍玉沉默片刻。
將麻袋緩緩打開,只見一大包的油紙糖映入眼簾。
“我吃你妹妹幾顆糖,還她一百多個。”
要不是不知道朱屠把自己家人埋葬在哪里。
不然他親自去一趟。
看著這一大包的油紙糖,朱屠略微有些沉默。
沒想到表面看起來桀驁不馴的藍玉,倒是個十分講信用的人。
……
與此同時。
在離開社學學堂后,朱標便準備在相縣安頓下來。
將今日所見所聞,都寫好,陳奏上去。
畢竟只要后續朱屠沒有夸大其實的話,也基本能夠斷定。
朱屠未來前景無限。
當然,倘若他是用這些話術來蒙騙自己。
那下場自然也是凄慘無比。
大明朝的刑法方面,可謂是十分出色。
等走了好一段路,藍玉才回來。
同時,李文忠也是開口詢問道。
“太子殿下,這件事需要向皇上陳奏嗎?”
聞言,朱標有些意外的望著李文忠。
“你擔心什么?這朱屠不是你舉薦的嗎?”
“倘若其真的能讓糧食增產,那他絕對可以得到父皇的重用。”
“這點,我可以向你保證。”
“倘若父皇不重用,那我便將他帶在自己身邊。”
只要將這件事告訴朱元璋。
得到重用是肯定的。
大明朝重農抑商,朱元璋對農業的重視程度,身為兒子的他豈能不知。
加上,朱元璋本身就是農民出身,也十分清楚。
糧食增產能夠給農民百姓帶來什么樣的利益。
除非朱元璋的性格大變,或者腦子抽風。
不然不可能不重視。
就算真的發生這種情況,那就算等幾十年,等自己登基做皇帝的時候。
也可以重用朱屠的生物學。
利國利民的事情,怎么可能廢而不用。
“倒不是我擔心皇上重不重用的問題。”
“而是覺得,會不會有些太過倉促。”
“或許,我們可以再具體了解一下,生物學到底如何讓糧食增產。”
“這個時候,再向皇上陳奏也不遲。”
畢竟空口無憑。
面對李文忠的建議,朱標沉思片刻。
這倒是實話,目前只聽朱屠空口無憑的說能讓糧食增產。
具體是什么原因,怎么做好尚未可知。
倘若太過倉促匯報這件事,恐怕也會讓父皇認為自己做事急于求成。
不過……這件事情關乎到國家。
不容馬虎。
思緒再三,他并沒有采納李文忠的建議。
而是決定,將生物學能夠讓糧食增產的消息,稟報上去。
只有給足了目標和期待,才能讓父皇對生物學足夠重視。
……
翌日。
朱元璋照常在上完早朝后,回到尚書房處理今日的奏章。
就在此時,太監小步來到朱元璋的面前。
并恭謹的遞上手中的一封信件。
“皇上,太子信件。”
得知是朱標的信件,朱元璋便連忙放下手中的事務。
這幾天朱標都沒什么動靜。
本來是規定三天匯報一次。
但已經過去三天,都沒有匯報。
他還以為朱標那邊發生什么事情了。
朱元璋接過信件,隨即便閱覽了起來。
看著信件上面的內容。
前面自然是千篇一律的慰問。
直接掠過,目光朝著最為關鍵的匯報階段。
科學生命?
糧食增產?
朱元璋猛地合上信件,雖然對于生物學的思想主張。
他并不是很理解,科學生命是什么東西?
有點看不懂。
不過,后面的那四個字,他可十分清楚是什么意思。
緊接著,他反復看了好幾遍,確定自己沒有眼花,沒有看錯。
這上面寫的確實是,糧食增產!
朱元璋臉上難得出現激動神色。
他派朱標前往去試探朱屠的生物學,其實目的主要還是為了看看朱屠能否有辦法解決水土不服的問題。
卻沒想到,水土不服的問題暫且尚沒有定論。
反倒是給了自己一個很大的驚喜。
哪怕能夠讓糧食的產量穩固增長十分之一。
都是了不得。
別看小小的十分之一,十年之后。
那就相當于,朝廷憑空變出一年的糧食賦稅。
這是讓他想都不敢想,隨著世間推移,這個數量還會穩步增加。
更何況。
信件中并沒有明確的表示。
到底能夠讓糧食增加幾成的收成。
“朱屠,生物學。”
朱元璋嘴里喃喃道。
不過,朱標也明確說了,這只是朱屠的一面之詞。
至于生物學到底能否做到這種地步。
還有待商榷,還需要多加觀察和了解。
他也清楚,關于農業方面的事情,并不能急于一時。
就在朱元璋高興之余的時候。
大虎緩緩走了進來。
“皇上。”
朱元璋收起信件,目光朝著大虎望去。
“何事?”
“鐵榜發出已有五天……屬下觀察,不論是應天府亦或者是鳳陽府等地。”
“勛貴們的欺壓情況,稍微減輕了些。”
“不過……”
自從頒布鐵榜,以此震懾權貴們不要做的太過分。
為了看到具體的效果。
他便派了親信去觀察具體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