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不戰屈人之兵 大秦未來構想
- 祖龍假死,我穿越成了扶蘇
- 云髻峨峨
- 2470字
- 2024-10-07 23:59:17
扶蘇揉了揉自己的額角,他這個樣子更加引起了李斯等人的不安,國不可一日無君,哪怕這個君只是個太子。左丞相馮去疾更是憂心忡忡。
原先只是覺得扶蘇是靠運氣,抓住了趙佗和整治了朝堂,現在越來越覺得扶蘇有能力。
“殿下,老臣認識一位游醫,他與江湖郎中不同,頗通醫理,堪稱妙手回春,治愈過不少人。”
“無妨。”
這些人比以往更加情真意切,眉眼間的焦急不似有假。扶蘇的嘴角微揚。
那微綻的嘴角如清風霽月。
哽咽的聲音響起:“殿下乃千金之體,不可大意啊。”
“眾位卿家不必憂慮,孤只是頭疾,稍事休息就會好。”
扶蘇雙目柔和地看向眾人,似乎又是那個溫和仁厚的公子扶蘇,眾人揉了揉眼,再一看,扶蘇的眼中閃過一絲凌厲,他們看錯了?
還是現在這個樣子好,這樣才能撐得起大秦帝國。
以前那個扶蘇少了帝王的氣勢,過于儒雅,不能鎮服四海。
只有銳氣與凜然才配坐龍椅。
“孤準備免愿投誠人的賦稅的事已提上議事日程,至少為一年。起義軍內部松散,另一方面收買陳勝吳廣的部下。”扶蘇朗聲道。
大臣們有些不愿意,這可是一年的賦稅,而且起義軍有上萬之眾,國庫得損失多少銀兩?再一想,比起起義,到時候起義軍如果被六國余孽利用,將會發生大規模暴亂。
而且大秦發生內亂正好遂了六國舊貴族的意。
北邊的匈奴也會蠢蠢欲動,南邊的百越也會跟著一起造反。
“殿下,臣擔心國庫會空虛,上萬人減賦稅不是一筆小數目。”
“是啊,不如派中央軍攻打暴民。”
“臣覺得有禮,不過是些暴徒,烏合之眾不懂戰木,連武器也沒有,更別談甲胄,糧餉。大秦軍隊世上無敵,就連六國都比不上,不然不會被滅,何況這些烏合之眾。”李斯小心翼翼地附和。
李斯已經快默寫完典籍,扶蘇沒有動他。李斯有曠世之才,只要他沒異心,何況他的兒子李由是人質,不怕他翻出浪來。
“兵法云,不戰屈人之兵為上兵伐謀,派大秦中央軍,咸陽就會唱空城計。一萬,兩萬肯定不夠,最少得十萬。”扶蘇道。這些人只知道打仗,不知道打仗是持久戰么?
有大臣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接著進諫:“殿下,暴民不過區區萬余人,十萬中央軍有些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扶蘇一個眼刀飛過去,那人嚇得一抖,面色變得煞白。
“說起來萬余人,加入的只會越來越多,沿路各郡縣都在增加,就像滾雪球一樣。行進到河南陳縣的時候恐怕會不止一萬。十萬中央軍可一舉將其擊破,不然,恐怕春風吹又生。”
眾人回味著“春風吹又生”這句話。這句話可真貼切啊。
他們哪知這是唐代白居易做的詩《賦得古原草送別》里的一句。
“眾位卿家不用擔心,國庫銀兩暫且夠用。孤預備研制挖鐵礦銀礦的工具,大秦多些銀礦可增加國庫收入。還有,大力發展絲綢和茶葉產業,這些稍后再論。”
扶蘇環顧四周后道。
他清朗如山澗溪水的聲音具有神奇的作用,緩解了眾人的不安。
中原與嶺南兩地以往交往十分頻繁,中原的蜀錦、絲綢、瓷器等經南流江水路大量涌入南越合浦,合浦的珠璣、犀、象、農產品等又大量銷往中原。
這種貿易合作可為大秦帶來大量的財政收入。
扶蘇預備派使者帶著翻譯和應募商人,攜帶絲綢和黃金下海遠航,經過南海與東南亞一帶,甚至可以到達歐洲,開啟絲綢之路。
可將別國的技術和優良的產品帶回秦國。
“孤決定開啟絲綢之路,還要努力提高糧食的畝產量。孤上任就降低了賦稅,只為安撫百姓。干旱地區顆粒無收,可是大秦需要財政收入。
降低賦稅大秦的軍事如果沒有銀兩支撐,勢必危矣。提高畝產量,改變水稻品種,還有農耕的工具,這些都是孤考慮的。”
絲綢之路?這是什么意思?眾人疑惑地看向扶蘇。
扶蘇的話讓眾人一頭霧水,他在心中翻了個白眼,這些乃是后世技術,跟你們講這些,有種雞同鴨講的感覺。
扶蘇又說道:
“提高畝產量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降水越充沛,種植水稻單位畝產就會大幅度提高,可大秦的降水不充沛。耕田工具還多半是手工,大部分人家都買不起牛,不過,牛耕作起來效率仍很低。”
有的大臣眼含熱淚,殿下真是體察民情啊。
短短幾天功夫居然把農業搞得如此清楚。
有些原先看不上扶蘇,認為他只是靠祖龍的圣旨坐上太子之位的慢慢改觀了。
就連李斯也在心中豎起了大拇指。以前以為扶蘇只不過是正好將趙高抓住,然后血洗趙氏一族,坐上太子之位,用殺伐果斷震住了百官。
就連胡亥的母妃也沒有放過,看不出過人的實力。
鎮壓起義軍,不是用咸陽中央軍去鎮壓,而是用收買攻心這一點來看,扶蘇有明君之智。剛才又說從農業開始抓起。
大秦只有糧食產量提高,百姓有飯吃,豐衣足食了才能國泰民安。
發展了農業,才能發展經濟,發展軍事和震懾海內外這一點來看。
扶蘇無疑已超過祖龍的格局。
“以前也跟百越交換過金銀銅玉,琉璃、瑪瑙及水晶等技術大秦還尚待提高。
廣西合浦的陶瓷與珍珠生產已初具規模。南越瘴氣蔓延尤愛茶葉,用他們的桑蠶換取大秦的茶葉。
這樣的貿易往來可以增加大秦的財政收入。從各方面著眼,一是開啟絲綢、茶葉、陶瓷之路。二則是挖銀礦鐵礦。三是提高糧食產量,這是孤初步擬定的,眾卿家以為如何?”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話沒聽懂。不過,心中充滿了激動。
太子勵精圖治,他們當然高興。
六國舊貴族蠢蠢欲動,欲與諸子百家聯合,再加上大澤鄉暴徒打著胡亥的旗號,說殿下殘暴不仁,弒父監禁親兄弟,時局真是堪憂。
只有提高財政收入,大秦才能穩定。
“大秦地處內陸,降雨量不如中原與江南的充沛,灌溉條件差,大部分都是旱地。長期耕種會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土壤養分逐步降低,畝產量大大減少,最后變成產量極低的貧田。”
扶蘇環顧眾人道。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大秦直到戰國快結束才修完鄭國渠,大部分時間灌溉條件都不好,嚴重地影響了產量。孤在想良策。”
扶蘇居然有辦法?
原以為扶蘇只是學會了祖龍的殺伐果斷,沒想到政治能力也不差。
治理國家的能力也很強,知道先從農業著手。
眾人濕潤了眼眶,扶蘇提出了具體問題,而不是紙上談兵,他們為之動容。太子憂國憂民,有明君之姿。
哪怕如今大秦不穩定,他們相信,只有百姓豐衣足食,大秦解決國庫問題,一切就會迎刃而解。
眾人跪在地上,真心地喊出:“殿下英明!爾等佩服之至!誓死效忠殿下!”
聲音洪亮有力,震得大殿“嗡嗡”作響。
扶蘇擺擺手,讓大臣們安靜。
帷幔后的祖龍激動無比,心跳的無比得快。
后面有祖龍更驚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