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宰相一分為五,百官震驚如狂
- 大明:老朱窮養我?我直接造反
- 楚國第一人
- 2102字
- 2024-10-01 22:20:00
第十九章宰相一分為五,百官震驚如狂
就在胡惟庸走出皇宮之后兩個時辰,毛驤那邊,無需朱元璋吩咐,自行跟蹤監視,直到眼看著胡惟庸回到府邸,屏蔽眾人,自行收拾。
這才果斷留下兩個錦衣衛,自己親自返回御書房這邊。
上報給了朱元璋!
“啟奏皇上,胡惟庸果然如他自己所說,自打算辭官歸隱那一刻起,徹底斷絕外界聯系,遣散管家等人,留下文書典章等等。”
“只是取了皇上此前賞賜的金銀之物,當做傳家寶。”
“看起來,此人的確一心一意離開朝堂中心,不再讓皇上您危難!”
隨著毛驤這話一說,本就對胡惟庸還是有點感情的朱元璋,果然神色變了幾變,最終,感慨幾聲。
“胡惟庸還是得力的!”
“若非此人結黨營私,朕也不想對他太狠,幸而此人還算懂事,此后,除了留下錦衣衛繼續監視之外,不必對他太多苛責。”
“朕也不想做一個殘忍殺戮之君,但愿,朝廷之內人人如胡惟庸這般懂事,那就最好不過!”
當著毛驤的面,朱元璋感慨萬千,卻是不知道是真的如此心疼老臣,還是有感而發。
所以,即便親信如毛驤也是沉默不語,不敢多說。
半個時辰后,朱元璋自行離開御書房,來到后宮這邊,找到皇后馬秀英,和她談起這事。
“皇上圣明!”
“該辦之人就辦,該寬恕之人,也能寬恕一二,實在是大明之福。”
“臣妾無話可說,放心多了。”
眼看朱元璋主動說起胡惟庸的事情,而且真如此前承諾那樣,沒有大開殺戒,而是寬容為主,解權為主,馬秀英頓時松了一口氣。
一邊給朱元璋端茶遞水,讓他享受到其他后宮嬪妃那邊不曾有的真心和溫柔。
一邊,卻也順便再提乖孫朱英那件事。
果然,一聽朱英的建議,本就打算比原來時間線上稍微不那么殘忍的朱元璋,立時更加寬容幾分。
神色柔和之下,居然不再顯得那樣殘忍,那樣嗜血,反而多了某種仁君的意味。
甚至,即便不用朱元璋開口,馬秀英這邊卻也是看出來經過這件事后,他的殺心減弱不少,真是大幸!
“還是英兒厲害啊,幾句話,就讓重八這幾年越來越重的殺心少了幾分,此前,本宮還擔心他為了老朱家天下,殺光所有跟著打天下的兄弟,如今看來,重八還是有點情義的。”
“天佑大明!”
“天佑朱家!”
兩人再又閑聊幾句,雖然處處不提怎么處理胡惟庸等人,卻也讓馬秀英更加放心,更讓朱元璋心境平和幾分。
或許此前他的還以為必然誅殺胡黨所有人。
但如今,眼看胡惟庸懂事,再看朱英建議不錯,卻是讓朱元璋也扭轉了幾分態度!
……
當夜無話。
朱元璋和馬秀英還是換上破爛衣服,返回茅草屋,繼續享受和朱英的一家“三口”的天倫之樂。
按照慣例,詢問朱英今日所學多少,老先生所傳聽懂多少。
再又由朱元璋親自下廚,給一家人做了一過昨天那天牛下水的牛雜湯。
一家人頓時其樂融融,各種歡樂。
“爺爺,奶奶,孫兒以茶代酒,敬您二位,以后,孫兒繼續努力讀書,一定好好報答您等二位的!”
小小的朱英提著一杯普通白開水,別看他人小,但那認真勁兒卻是一點都不少。
一看如此,朱元璋大喜,馬秀英高興。
夫妻二人一邊喝湯一邊喝茶,一邊又是夸贊乖孫朱英,并在吃完之后,點燃艾草驅趕蚊蟲,幫他好好洗了一個熱水澡。
一個時辰后。
一家三口這才各自睡下,不仔細看的話,還真的不容易發現,這一家可不是尋常之人,乃是帝王之家!
……
次日一早。
朱英照舊蹦蹦跳跳上學。
朱元璋和馬秀英返回皇宮,后者繼續手工針線活兒,前者則是和昨天所說一樣,開起早朝后,果然就見,胡惟庸更加懂事。
就在太監總管宣布早朝開始后,胡惟庸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主動出列,請求辭官!
“臣胡惟庸,懇求皇上準許老臣回家養老,此后,左丞相府所有事宜一并交給皇上安排。”
“如此,臣萬幸,大明萬幸!”
這話剛說出,文武百官瞬間大驚。
眾人知道朱元璋比較喜歡殺人,對胡惟庸一黨也是早有不滿,卻是想不到來的這么快。
而接下來讓他們更加想不到的一幕出現,卻是朱元璋沒有往年的冷漠誅殺,也沒有不準辭官,非要殺人完事。
而是居然真的……
同意了!
“左丞相胡惟庸言辭懇切,年齡合適,合該養老,朕特此準許!”
朱元璋無視文武百官的驚訝,直接同意這件事,并讓毛驤護送胡惟庸一家返回老家。
這一幕,立時就讓眾人再度震驚。
這可是歷代仁宗才能做出來的事情,為何,如今發生在他們眼里最喜歡殺戮的朱元璋身上呢?
眾人想不通。
朱元璋也懶得及時那么多,卻是等胡惟庸走后,立即宣布宰相制度改革!
“朕想過了,宰相職權太大,且權責不明,容易導致諸多意外,故此,今日起宰相一分為五。”
“首先,不再有左丞相,右丞相的區分。”
“其次,宰相分為五個,分別是主管內閣的第一宰相,分管內閣其他部門的第二宰相,第三宰相,以及負責審計財務的審計宰相,還有負責監督百官的監察宰相!”
“最后,朕準許你等發表不同意見,然后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
“一句話,大明的天下不是宰相的天下,也不是某一階層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朕話說完,誰贊成,誰反對,盡管開口!”
朱元璋第一次采取朱英建議,多少還有幾分不太習慣。
可比他來說,下面文臣武將則是更加震驚驚呆。
今天的皇上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嗎?
“既尊重我等百官,也尊重客觀事實,更是不打算一手遮天,獨斷專行,這,這真的還是我們從前那個皇上嗎?”
“不會是故意撒網,等我們說出不同意見,然后就……”
“不,我看皇上這次來真的!吾皇圣明,不知道是哪位清流讓皇上做出如此改變?天大的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