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可多得的人才
- 鑄劍萬柄,我成了絕世劍仙
- 天然二寸魚
- 2614字
- 2024-10-01 12:00:00
第二天陳卓跟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去了鍛造鋪。
不多久,青霜武館管事劉啟帶著一個跟班走進鋪子。
陳卓看見劉啟白凈斯文的臉有些浮腫,眼袋明顯,眼睛里布滿血絲。
劉啟的跟班比他還要累,躲在他身后,小心翼翼地打著哈欠。
陳卓推測劉管事昨晚應該沒怎么睡,或許天亮前匆匆睡了個把時辰,而且應該就睡在鋪子附近。
跟班應該就守在鋪子旁邊,見陳卓開門,立刻叫劉管事過來。
劉管事如此鄭重,看來是有大事。
陳卓請劉管事坐下,見劉管事沒有急著說,他也不問。在聰明人面前,沒必要強自表現。
他開始燒水,準備泡一壺茶。雖然是鑄劍工匠喝的粗茶,但基本的禮數不能缺,就像每次劉管事招待他一樣。
等水燒開,他將冒著熱氣的茶碗放到劉管事面前。
劉啟這才叫陳卓坐下,說有事相商。
陳卓明白,劉啟剛才等的就是他泡茶這個動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講究,劉啟講究的,或許是禮節。
劉啟問陳卓,為什么接下鍛造鋪,又為什么改為鑄劍鋪。
“我喜歡鑄劍,每打造好一把劍,我都會感到無比的快樂。”陳卓的話,字字屬實。
“那你對未來有什么規劃?”
“擴大鋪子的規模,爭取多開連鎖店鋪。最好讓紅葉城,乃至周邊城鎮所有的劍,都由我的鋪子來鑄造。”
陳卓說出了他的宏偉愿景,他說的時候神色平靜,眼睛里也不見狂熱的光芒,僅僅是平淡的陳述。
他的平靜,并沒有被劉啟理解為自信。
只見劉管事端起茶碗,吹著上面的茶葉,呷了一口茶。
陳卓可以理解,以劉啟的年紀,應該見過很多好高騖遠、夸夸其談的年輕人。
尤其是,劉啟是武館管事。習武的年輕人當中,自信為天才者的比例,遠遠高于普通人。
劉啟放下茶碗,看著陳卓,語氣和緩地問道:“志向遠大很好,要成為首屈一指的鑄劍鋪,你會如何做?”
“要實現我的目標,需要的無非就兩點,資金和人脈。歸根結底,就是人脈。
“紅葉城有兩大人脈可以作為倚靠,一曰青霜武館,二曰城主府。
“我這鋪子由武館出資建設,我也一向為您做事,您就是我的倚靠?!?
劉啟坐直身體,傾聽的神態變得認真。
“那你希望我怎么做?”
“武館應該有不少產業,如果可以的話,在一些生意較好的店鋪門口,或者行人較多的交通要道,將青靈鑄劍鋪的信息推而廣之?!?
陳卓說起之前制作的名片,現在要做的就是更大的名片。
要大,要醒目,圖文并茂,讓人一看就感興趣。
劉啟饒有興趣地看著陳卓,問道:“以前沒有人這么做過,你怎么確定有效?”
“名片為我帶來了不少生意,我由此得到靈感。這個法子,最好的一點就是,不需要花太多錢。
“只需要請畫師畫幾幅畫,在關鍵位置豎起木板,將畫貼在木板上,即可達到宣傳效果?!?
劉啟聽得頻頻點頭,笑意吟吟,仔細審視著陳卓。
“老胡向我介紹你時,只說你勤奮、踏實、聽話,很少出錯,他可沒有說你這么有想法?!?
“以前我是學徒,自然事事要聽掌柜的,我一向明白自己的身份。再說了,想法并不值錢,允許在關鍵位置進行宣傳的權力,才是價值萬金的?!?
陳卓這番話,一是表明自己做事有分寸,不會僭越,二是變相吹捧了劉啟。
人都是喜歡被夸的。即便是聽慣了吹捧的劉啟,聽了陳卓的話,也不可免俗的更加高興。
陳卓見劉啟滿意,趁熱打鐵:“推廣只是第一步,效果好的話,鋪子會接到很多生意,也就需要更多的人來做事。
“這種情況下,招毫無經驗的學徒從頭開始培養,顯然是不行的。會耽誤工期,劍的品質也無法保證。
“昨天您派陸無憂來保護鋪子,陸兄告訴我,郭氏鍛造鋪兼并了許多小型的鋪子。
“這里面,一定有許多失業的鍛造工匠,請他們來做事就很合適。只是這樣一來,容易得罪那位姓郭的老板,我恐怕招惹不起?!?
陳卓努力克制自己,不去想那光速滑跪的郭老板,以免自己笑出來。
劉啟站起身,袖子往身后一甩,手背在背上。他斯文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片肅然與威嚴。
“沒事,我得罪得起。后面的事,就按你說的辦。你安心鑄劍,管理好鑄劍師,其他的事情我來操辦。
“有什么進展,我會派人通知你。你要是有新的想法和需要,叫陸無憂傳話給我?!?
陳卓說好,送劉啟出門。
走出鋪門,劉啟回身,說道:“剛才說起老胡,你應該不知道他的近況吧。他那兒子,幾年前愛上一個青樓女子,給那女子的贖身,養在鄉下,還生了一個兒子。
“去年老胡知道后,從我武館借了兩個弟子,把他兒子綁回了城。那女子雖出身青樓,卻還有幾分骨氣,靠著幾畝薄田,硬是養活了母子二人。
“這次老胡回鄉,接納了那個孩子,連那女子也認做媳婦。一家四口其樂融融,也算得上天倫之樂了。”
“謝謝劉管事為我講這件事,我原本擔心師父師娘晚年會寂寞,現在不擔心了。含飴弄孫,安享晚年,很好?!?
陳卓真心實意為師傅師娘感到高興。
“老天開眼,沒讓他絕后,確實值得高興?!?
劉啟說完,準備離開。
陳卓卻叫住了他,低聲問道:“劉管事,您知道余振司空的修為境界和實力嗎?”
劉啟直直的看著陳卓:“你問這個做什么?”
“昨天就是在這個位置,我被他用眼神逼得退了幾步,至今仍心有余悸。我想了解一下,我這樣的普通人,跟他的差距有多大。
“如果可能的話,我平時也勤練功法,今后面臨這樣的情況不再吃癟?!标愖康哪樕?,恰到好處的帶著六分好奇、三分委屈和一分憤怒。
“我沒記錯的話,余振的修為一直停留在武道第二境。劍法的話,他不算厲害,不然也不會那么年輕就下山了?!?
劉啟說完,拍了拍陳卓的肩膀,繼續道:“年輕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就算練到跟余振一樣,遇到比他更強的人要羞辱你,你又怎么辦?何況你這一輩子,未必能達到余振的實力。
“這個世界的確以武道為尊,像我們這些沒有修煉天賦的人,也應該找到自己的路。你的興趣和天賦是鑄劍,是管理鋪子,那就走好這條路。”
陳卓低頭,拱手:“多謝劉管事指點?!?
“不送。”劉啟擺手,大步離開。
如果陳卓沒有面板,確實應該像劉啟說的那么做。
而現在,他有了新的目標。
不知道要鑄造多少把劍,才能擁有碾壓余振的實力。
按劉啟說的,余振一直停留在第二境,就按第二境巔峰算。那么陳卓至少要有第三境的實力,還得有一些殺傷性強的功法,比如說劍法。
回到武館的劉啟,對館主劉承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陳卓這小子有分寸,有想法,有遠見,也肯腳踏實地地干,而且還重情義,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余振不嘗試去收服,而是去威脅,真是個蠢貨?!?
劉承道:“二弟,難得見你這么夸一個人,看來這陳卓確實有本事,算是我們的又一個利好。
“再說這余振,看著人模狗樣,實則除了一顆狠心,啥也沒有。武功稀松平常,也就欺負欺負普通人。腦子里更是一團漿糊,還總想干大事。黎千岳重用這樣的人,怕不是有什么把柄被余振抓住了?!?
“昏庸的黎城主,才是我們的最大利好?!?
此言說罷,兄弟二人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