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京師亂!年關至!
- 明末:開局百門紅夷炮,梟雄崛起
- 開門問策
- 2353字
- 2024-10-27 23:53:40
“夠了,到時只需在城內縱火,把他們的軍備庫給炸了,京師自然就亂。”
“光是滅火,就夠他們耗上一天了。”
駱養性并沒有想過靠著自己的三萬人就妄圖打進宮里,孫傳庭那十萬秦軍可不是吃素的。
魏藻德見駱養性有自己的謀算,也不瞎指揮,問到了幾人的家人。
“如此,可行焉,眾位的全家老小可安置好了?
眾人皆點頭。
“魏大人,你說,那馬士英可否能拉攏?”
有人突然向魏藻德問道。
魏藻德沉默片刻。
“馬士英那邊,我會解決,你們無需擔憂。”
馬士英是他們東林黨內目前唯一擁有實權的大臣,不降反升,任命為吏部尚書,僅在顧炎武之下。
若能說攏馬士英入伙,那聲勢便會瞬間浩大起來。
“那咱們就可以秘密造勢了。”
“按總督所說,正月十七,便是起事之日。”
大家都是文人,人脈都很寬,要拉人入局也很容易,散播一些恐慌言論更是輕而易舉。
在這群亂臣賊子謀劃造反之時。
孫傳庭和顧炎武卻在大明皇宮里不急不躁地賞著雪。
“孫大人,最近這段日子,辛苦你了。”
顧炎武知道,經過這么一整,孫傳庭算是徹底得罪了北京的文人士族。
這些當官的,哪個沒貪過?
只是大貪和小貪的區別,要真落實下去,那京師非得殺個人頭滾滾不可。
而孫傳庭只是抓了幾個典型,并沒有真的全打掉。
即便如此,他也引得罵聲一片。
“要想把這些狗東西一網打盡,還真得費點心力,一般的手段還真弄不死。”
官場聯結,官官相護,每砍一個人,對他來說都是極大的壓力。
“不過總歸還是有些改變的,最近的京師至少表面看著太平多了,再沒了反對的聲音。”
顧炎武對此還是很滿意的,孫傳庭的行動,還是起到了很大的威懾作用。
實際上,顧炎武因為自己先前班底羸弱的緣故,所以他的內閣首輔只是一個代職。
底下的文官,時常受到馬士英的拷打。
馬士英這人,看著老實巴交,實則滿肚子的奸詐詭計,在朝廷的話語權相當之高。
風光無限,與他形成了制衡。
顧炎武并不明白為啥常心特意提拔了馬士英上來。
按馬士英的說法,他跟鎮國公有交情,因而不降反升,一度成為東林黨的偶像。
鎮國公這三個字,光是說出來都能嚇死一大片,許多文臣一聽馬士英靠山這么硬,光速投靠。
當然,顧炎武的關系更硬,他可是鎮國公的舅兄,所以顧炎武手下的能人更多。
包括掌印太監高宇順,也得聽從他的派遣,而非皇帝。
起初顧炎武并不了解常心為什么不換掉高于順、王承恩這些太監。
作為崇禎舊黨,與崇禎交往如此密切的太監,常心竟然放心地讓他繼續掌印。
不過,一個多月相處下來,他發現常心此舉確實沒問題。
這些太監,都相當聽話,很好地制衡了馬士英。
內閣和東廠聯合對抗六部,這種情況在整個大明史上都相當罕見。
不過,這也是常心有意為之。
如果朝廷真的成了顧炎武的一言堂,那才真的出大問題。
馬士英的存在,自然是常心布置過來專門釣那些不識好歹的東林黨。
常心不善權謀,所以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此時已近年關,陜西的鐵路依舊在緊趕慢趕,已經通到了河北境內。
常心現在還有二十萬點民心積分。
按他的規劃,水泥是剛需,已經兌換了。
而坦克和內燃機,他也想過開著坦克在大草原上殺建奴。
但現在即便兌換了,也沒有柴油可以提供動力,對于現在的他來說,實在有點雞肋。
所以他干脆把雜交水稻種給兌換了。
等到開春,便開始開辟田地進行大面積種植。
而關于柴油的提煉技術,他得先找到石油才行,對于油田,他只知道大慶油田。
好死不死,大慶油田在遼東,還得把建奴打死,把遼東收復了先。
十二月二十五日,常心發令,固守襄陽的常家軍可以按批次回鄉探親。
一人獨守襄陽的龍乾野,也嚴格遵守探親指令。
每人的探親假日為三日,乘坐專列回鄉。
這樣人性化的通知,贏得常家軍內部一陣歡呼。
襄陽府軍營里,李自成、張獻忠等一眾農民軍作為俘軍,被龍乾野苦熬至今。
這些農民軍頭目,現在都成了毫無兵權的大頭兵。
李自成的親信部隊,全部被常心轉移到了陜西,被送進了冶鐵廠里當爐工。
而李自成身上的那點銳氣,也被消磨殆盡。
“李自成,根據鎮國公的命令,你們沒有探親資格,過完年,你們要被派遣去北京。”
校場上,正下著毛毛小雪,龍乾野點了李自成的名。
眾俘軍一陣哀嚎,卻也不敢抱怨。
光是常家軍不殺他們,而是給他們糧食吃,還專門發了過冬衣物和棉被,精心訓練他們,也不用打仗,這一點他們都已經感恩戴德了。
他們之前可是大明的反賊,現在還妄圖想回家探親?
他們雖然羨慕那些常家軍士兵,卻也只能后悔,如果早點投靠常心就好了。
“過年這幾天,你們有兩天休假,可以不用訓練,但每晚依舊要點名,聽明白了嗎?”
龍乾野高聲道。
“明白了!”
聞言,聽到可以休息兩天,這些俘軍又振奮起來了。
雖然回不了家,但是也可以和兄弟們在襄陽過個好年了。
而龍乾野,也并沒有回家。
他自幼就是孤兒,無父無母,也沒有妻兒,過年對他的意義并不大。
加上襄陽位置重要,他得把控好這一關。
武昌府大街上,已是張燈結彩。
街道上,常心帶著家人在街上買年貨,常小風帶著虎頭帽,手里拿著糖葫蘆,吃得不亦樂乎。
這些天,他難得清閑一陣,自然陪著家人過過節。
顧琴韻的臉上也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劉保,你幫我采購一些年貨,朝襄陽送去,我兄弟過年不回來,別讓他在那邊受苦了。”
常心自然也是掛牽著龍乾野的,但確實襄陽關著太多俘虜,若是沒有龍乾野鎮守,李自成再那么一揭竿,還得再平。
“好嘞,少爺。”
劉保還是同往常一樣,任勞任怨。
“對了,劉保。”
“現在懷遠已經沒有動亂,要過年了,這幾天你也回家探親吧,順便幫我把老宅清掃一下。”
常心的記憶突然回到那日的武勝門。
劉保問他,什么時候可以回懷遠。
現在,他終于可以自信地告訴他,你現在就可以回去了。
劉保聞言,一愣。
淚水突然就涌了出來。
“謝謝少爺!”
無論在哪個時代,家人、親情永遠都是普通老百姓心里放不下的東西。
“夫君,過完年,你還能待多久?”
顧琴韻突然抬起頭,朝常心問道。
“出了年關就得走,時局已經刻不容緩。”
“咱們先不說這些,先把這個年過好。”
常心摸了摸顧琴韻的頭發,安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