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掌權!多爾袞的戒備!
- 明末:開局百門紅夷炮,梟雄崛起
- 開門問策
- 2220字
- 2024-10-24 23:58:44
這些大臣,哪里敢說一個不字。
這堂而皇之的造反,這絕對的兵力碾壓,讓他們屁都不敢放一個。
皇帝換一個就換一個,這對他們貪污腐敗有什么影響嗎?
大明滅了就滅了,皇帝死了就死了,他們又不是什么貞潔之士,大變來臨之時,能保住性命就行。
十一月二十一日,新帝登基,年號弘光。
同天,常心被封為鎮國公。
群臣皆知,現在看似是朱存極當皇帝,但實際掌權者卻是常心,這天子,不過只是扶上來的傀儡。
至于常心為什么不自己掌權,當這個天下的統治者。
自然是因為為時太早。
現在還是皇權社會,如果他要統一天下,那么他必然登基成帝,可他才不想做什么皇帝,經受封建糟粕。
只要有權力在手,這都是觸手可及的事情。
大明徹底變天,而弘光皇帝向天下發的第一紙詔書便是廣募賢臣。
由此一來,江南士族紛紛朝北京城而去。
接下來的事情,常心一并交給了孫傳庭,同時將龍乾野調來北京督師。
孫傳庭本就是文臣,對于內政擅長至極。
同時,顧炎武帶著十余名江南士子前來北京,常心依次安排官職,將朝廷來了一場大換血。
凡是不服者,直接抄家滅口。
對于大明來說,就只是換了一個皇帝這么簡單,至少大明還在。
如果常心真要改朝換代,其中阻力可就不是那么簡單輕松,也不可能如此迅速。
【恭喜你,你已經建立屬于自己的政權。】
【福澤云雨已下發,你可以選擇一塊區域進行降雨!】
隨著北京城政權的穩固,系統的獎勵終于到達。
【下一個任務:抵御外族!】
【建奴人依舊虎視眈眈,對中原大地圖謀不軌,你與他們之間必會有一場大戰!】
【此任務為積分任務,每殺一個建奴士兵,便能得到1點積分,根據積分進行任務結算。】
系統的提示,讓常心也松了口氣。
現如今,至少國內已經穩定,現在只有多爾袞這么一個威脅了。
而系統也很給情面的頒布了一個積分任務,只要殺一個建奴士兵就能得一點積分。
建奴人在中原大地上造成的破壞不言而喻,現在,常心要向他們揮刀而去了。
目前他的總兵數量已經突破五十萬。
其中包括孫傳庭十萬秦軍,北京城五萬駐軍,明軍總共十五萬人。
再加上從李自成手上所俘獲的三十萬大順軍,十萬大西軍。
以及常家軍親兵三萬,是絕對的精銳。
舉國之力,將近60萬的兵力,豈能再被滿人所屠?
穩固了北京之后,他再度回到了西安,掌控著雨云開始了降雨。
本就干旱的陜西大地,久旱逢甘雨,不少百姓都仰天看著天空,眼淚與雨水一同落下。
“蒼天有眼!”
“終于下雨了!”
“明年終于可以收成了,我們不用再挨餓了……”
十萬平方公里的降雨區域,涵蓋了半個陜西。
在雨水的沖刷下,飛揚的塵土終于得以下降,旱裂的土地終于慢慢愈合。
在連續幾天降雨后,常心收回了雨云,開始投入建設鐵路。
陜西冶鐵工程已完善,一個冶鐵廠,每月可產六萬余斤精鐵,約莫60噸的月產量,一年可產出720噸。
而這樣的冶鐵廠,陜西足有八個。
這樣高強度的工業煉鐵,煙塵污染和環境破壞是難以避免的。
主要是常心的用鐵量實在是巨大。
造槍要用鐵,造鐵路要用鐵,造兵器也要用鐵,造基本建筑也要用到鐵。
好在他有這么資源和百姓,足以支撐他的大搞特搞。
他重修一段鐵路,從西安直通北京。
之前是因為系統下發了鐵路,所以他不需要這樣大張旗鼓地去建設鐵路。
這確實是一個麻煩事情,而且常心這一次想把鐵路建造得堅實一點,至少不要像上一回一樣,能被李自成輕松就截斷。
他從十二月初開始修建鐵路工程,投入大量的人力。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便利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有一條鐵路的存在,必然能夠大幅度促使陜西、北京兩地的發展。
而此時關外的多爾袞,也已經開始部署兵力準備南下伐明。
“真是沒想到,大明居然出了這樣一個人物。”
多爾袞在得知,常心竟然僅僅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徹底平定北京,擁立新帝,肅清了一切抵擋他的力量。
這樣一個對手,不得不引起了他的重視。
原本計劃明年一月入關的他,也不得不猶豫了起來。
雖然勛貴們都在催促著他,但是他卻不敢輕舉妄動。
他的紅夷大炮現在有八十門,按理來說突破一個山海關是綽綽有余了。
但盡管如此,為了保險起見,他還是特邀了葡萄牙商人,又花了三百多萬兩白銀,再買來了四十門紅夷大炮和幾萬斤火藥。
之前清軍也入過關,對于孫傳庭、李自成等人都了解得很,但是常心他還是第一次接觸。
多爾袞為了奪權,他并沒有親自登帝,而是扶持了一個傀儡皇帝,也就是年幼的順治帝。
他如今作為攝政王,雖然沒有皇權,他也和皇帝無異。
從這一點來看,常心現在倒是和他很像。
“聽說他們的駐軍大多在陜西?”
“在陜西做甚?那敵方窮鄉僻壤的,土地干旱,種不出糧食。”
根據探子來報,他得知常心竟然沒有久居北京城。
他一個掌權者,居然不在自己的權力中心?
這么狂妄?
陜西對他來說有這么重要嗎?
他之前就從甘肅長城入關過,劫掠過陜西邊境,基本上就是一片荒蕪,所以多爾袞根本瞧不上這個地方。
多爾袞還是覺得,自己得再花點時間研究研究這個對手。
能輕松打贏李自成,直接把大明皇帝都給換了的人物,哪會有那么簡單?
本來已經準備投靠他的吳三桂,因為大明國內形式變動,并沒有選擇倒戈,這讓他很惱火。
要硬破山海關,對他而言,同樣有難度。
時間不知不覺已經逼近年關。
常心也親自前往了一趟蘇州。
去蘇州和打仗沒有多大關系,主要是為了去看看翁羽鳴的發展情況。
現在因為世界格局的影響,導致大明境內能流入的白銀數量十分稀少。
而關中地區的經濟問題,也和遠離海關、沒有白銀流入有關,他現在得把國門打開,撈一筆錢進大明。
白銀現在是國際通用貨幣,買武器,賣武器,交易的貨幣都是白銀。
其他國家都有白銀,大明豈能少?
雖然說常心自己是不差錢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百姓們就有錢花,整個國家有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