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號的問題通過爬蟲采集大量圖片數據,再做個統計排列就能解決。
但另外的問題--尺寸問題,卻并非那么容易。
尺寸問題初看是最容易解決的,但實則并非如此。
因為林遠總不能打電話到紫金航校的招生辦,讓對方把錄取通知書的長寬,以及上頭每張圖片的位置和大小,還有每個字的位置和大小,以電子版的形式提供過來。
尺寸不僅僅是錄取通知書本身的大小,而是包含了上頭每一個圖案和字體的大小和位置。
如果對數字圖像稍微有所了解,就會知道:不可能光憑網上搜到的實物圖片去復刻一張一模一樣的實物。
因為任何針對實物的拍攝都會存在一個問題--視角和景深。
簡單來說,人類是三維生物。可圖片是二維空間。拍照就是把三維空間投射到二維空間。所以必然存在失真。
要獲取一張圖片本來的樣子,就需要對圖片做幾何轉換。而幾何轉換的關鍵在于參照物。
因為你不可能知道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拍攝者站的位置以及攝像頭各項角度參數。因而就只能從圖片中尋找錨定參照物。
最普通常見的參照物一般是桌子。因為幾乎所有的桌子橫豎兩條邊都是垂直的。
不管是直角還是圓角的桌子,其橫豎兩條邊一般都是垂直的。但是投射到照片上卻幾乎不可能是垂直的。
獲取二維平面上這兩根線條的角度,就可以推算出幾何變換的參數。因為不同的拍攝視角必然導致不同的角度參數。
而現今的諸如halcon、OpenCV等數字圖像處理工具,都已經封裝好了這類常見的圖片處理功能。因而林遠只需設定參數后調用即可。
但是眼下的麻煩在于--萬惡的美顏。
在這個照片不再是照片,滿地都是照騙的年代。很多時候手機在拍攝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自動開啟了美顏功能。
這就導致拍到的圖像包含的數據不再是原始的。比方說:線條被拉伸過,更惡心的是被扭曲之后又被拉伸平整過。
以至于林遠恢復出來的照片總是帶這些失真。不是邊角歪扭,就是上頭的某些字體不真實。
無奈之下,他只得求助于算力系統。
林遠祭出算力系統來對圖片進行修正。
圖片修正屬于算力系統的常規功能。因為其訓練素材隨處可見。但凡是林遠觀看筆記本屏幕,再或者是手機屏幕的時候,他看到的都是二維圖像。
這些二維圖像就是算力系統最好的訓練素材。
甚至可以說,只要林遠刷手機,那算力系統就在收集二維圖片素材。
所以,讓算力系統完成最終的圖片美化,那簡直是小菜一碟。
那林遠為何不干脆直接讓算力系統一鍵生成一張錄取通知書得了呢。一來是林遠不愿意浪費寶貴的累積算力,以及不想承擔大量運算之后的副作用。最終的圖片美化,可比直接一鍵生成需要計算量小得多。自然而然的算力消耗和副作用也就小得多。
二來是林遠不喜歡事事求助于算力系統,否則自己不就成了系統的傀儡了。這會讓他產生一種不適感--萬一自己成了寄居蟹的殼呢。
林遠心念微動之下。
【設定算力功率:50T/S。】
按照慣例,他設定了一個很保守的數值。
三秒鐘不到,他的眼前就浮現出了一張美化修飾完畢的,映著他的頭像的錄取通知書。
【紫金航空航天大學】
【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姓名:林遠】
【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系統還很貼心地將圖片的數字格式轉為了印刷格式--CMYK。
圖片一共正反兩面共兩張,2K分辨率。總體不大,也才將近10M。
但接下來的事情就麻煩了,因為算力系統可以通過林遠的眼睛采集輸入,但是目前沒有什么途徑輸出數據。因而哪怕最終生成的圖片就在眼前,但是林遠卻無法下載下來。
‘系統,能不能在我腦子里生成一個WIFI,以后我們用無線交流。’
系統沒有任何回應。
‘藍牙也行啊,雖然速度慢一點。’
‘實在不行,摩斯碼電波也行啊。’
‘天啊,我不想手輸啊!’
最終,林遠無奈接受了唯一的可行方案--手輸。
因為計算機世界的所有數據都是數字,而圖片不過就是一堆8位字節組成的數字罷了。
10M,也就約等于是10的7次方個字節。
一千萬個字節!!!
每個字節是類似這樣的:1A、2B。由0~9、A~F組成的兩位字符。
林遠要把一千萬個這樣的字符輸入進計算機。
如果一秒鐘輸入兩個字節,那一分鐘就是120個,一小時就是7200個。一天24小時就是172,800個。
林遠大致需要不眠不休連續輸入兩個月。
不得不說。計算機世界的一片小小雪花,落在現實世界就是一座大山。
所有這一切的起因,都在于人腦和肢體在面對以G為單位的CPU時的無力。
‘哎,碳基生命果然渺小!’林遠只得自嘲。
‘但是,我是一個智慧的碳基生命。’
‘系統。對通知書的非重點區域進行模糊化處理,僅僅保證重要區域的分辨率。’
一份通知書上大部分的區域都是顏色變化很小的,這些區域直接模糊處理。然后再做個逆向的銳化處理即可。
但是對于內容比較豐富,比如:有文字的地方、有簽章和印鑒的地方、有照片的地方,那就是必須要保證分辨率。
其實,一張通知書上需要保證分辨率的區域也就是20%左右。
林遠再將圖片的分辨率降到1080P,反正就是拿著這張證書去混一份家教而已,又不是去和有關部門打交道,那1080P分辨率肯定足夠了。
由于1080P整體數據量只有2K的四分之三,進而再將砍掉80%的可忽略區域。
林遠的數據手輸時間縮減到了200多個小時。
這個時間依然太長。林遠恨不得有一雙鐳射眼,直接能把數據打進筆記本。
為了縮減時間,林遠舍棄了封面。因為每個人的錄取通知書封面都是一樣的,并且封面上沒有太多文字,圖片也并非很清晰。于是林遠干脆就自己生成了一個封面,僅僅是通知書的正文部分采用系統生成。
于是手輸時間又砍掉一半,來到了100個小時。
一周后,一張如假包換的紫金航院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終于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