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聞言,卻是沒有理會閻屠的叫囂,一個將死之鬼,沒有什么好理會的。
“此事已定!”
“諸位,便各歸其位吧!”
“另外,神考之事,各位也都做好準備,待得此劫過去,想必神主便會組織第一屆神考,屆時,諸位治下可別惹出亂子來,鬧了笑話!”
張王仙掃視諸神一周,沉聲說道。
“自然!”
諸神聞言,臉上閃過一絲喜色,微微點頭道。
神考,不單單是招收新神,補全各司神靈,同時,也是封賞,再加上這一場大劫,屆時,在場的神靈,品秩,神職說不得都要往上動一動。
而且這一次,安寧郡六城皆落在蒼藍地府手中,除開張王仙,王安石兩神,至少還有著四尊正七品的縣城隍之位。
如此機會,他們自然不會蠢到錯過。
張王仙見狀,沒有再說什么,率先散去身形,他如此提醒,也是怕有些神犯蠢,憑白惹惱神主。
畢竟如今安寧郡六城大勢已定,不出意外,這幾天時間,便會徹底落在蒼藍地府手中,六城內的妖魔,邪教勢力也將被打垮。
待得諸神都是散去之后,敖山自鬼門關上現出身形,看著鬼門關之中的閻屠,葉山,陶戰,南流龍王狼狽不堪,逐漸陷入了絕境的身影,不禁有些稀噓。
要知道這幾人在以前哪個不是縱橫一方的存在,那南流龍王更是曾經安寧郡的真正霸主,境界更是金敕大神,僅差一步便是能破開地神界限,步入金青敕天神境,鑄就無上神國的存在。
而如今卻是如此稀里糊涂就被蒼藍地府鎮壓。
同時,敖山心中也是有些慶幸自家父王的果決,要不然,他們蒼瀾龍王一脈現在估計已經在與南流龍王做伴了。
敖山思索片刻之后,決定回一趟龍宮,勸說自家父王加入蒼藍地府,免得錯過大好機會。
一念及此,敖山便是快速出了鬼門關,往蒼瀾龍宮而去。
這時,值守鬼門關的陰將看著遠去的敖山,眉頭頓時就是一皺,對敖山如此散漫進出鬼門關,有些不滿。
畢竟鬼門關乃是地府門戶,豈能依仗實力,身份擅自進出。
只是地府未立,鬼門關這一塊自然也無對應的陰律,陰將雖不滿,但也不好多說什么。
不過,陰將心中決定卻是決定下值后,就上書,請求補全鬼門關陰律。
敖山可不知自己這一走,會讓鬼門關陰律提前降臨。
很快,全力趕路的敖山,便是回到了蒼瀾龍宮之中,只見青色珠光依舊在碧波之間流轉,龍宮的穹頂上九首玄螭浮雕正吞吐著潮汐之力。
只是那王座之上,卻無敖青的身影,敖山見狀,不禁有些驚詫,看向一旁的龜丞相道:“龜丞相,我父王呢?”
“三太子,自你去蒼藍地府之后,大王便出去了,至今未回!”
龜丞相聞言,卻是不緊不慢地道。
“什么?”
敖山聞言,不由得愣住了,自打他出生以來,這還是他第二次見自家父王不在龍宮。
“龜丞相,我父王去時可有交待什么?”
“沒有!”
“那可知我父王去了何地?”
“不知!”
“三太子,你就別問了,大王做事自有章程!”
“安心靜待便是!”
龜丞相搖了搖頭說道。
“算了,本神自己來!”
見龜丞相靠不住,敖山也不再問,準備自己聯系。
畢竟天陽仙門都下注了,他們再不抓緊機會,怕是連湯都是喝不上了。
就在這時,一條白龍自門外飛來,落在王座之上,化為龍首人身之相,敖青落定,看向敖山道:“不用,本王回來了!”
“父王,蒼………………”
敖山見狀,頓時一喜,連忙開口,但卻被敖青擺手打斷道:“這事,為父知道!”
“你且帶上一千蝦兵蟹將,將安寧郡全部水系,盡數掃一遍,所抓妖魔,偽神,送往蒼藍地府,那些水系神位,也一同送過去。”
“是!”
敖山聞言,滿是興奮地道,隨即便是快步離去。
“龜丞相,你清點一下龍宮寶庫,將其中七成的資源,寶物送去蒼藍地府!”
敖青倚坐于龍王王座之上,指尖輕叩著王座扶手,激起陣陣江潮,而在這江潮聲之中,敖現似想起了什么,又是補充道。
“什么?”
“大王,這可是您幾百年的積累…………”
龜丞相聞言,一直沒有變化的臉色終于是變了顏色,滿是驚駭地道。
一尊龍王,哪怕只是一條幾百里長的龍王,幾百年的積累也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目。
而如今敖青竟然要送出去七成,這簡直是將家底都掏空了。
“無需多言!”
“照做便是!”
敖青見狀,不待其說完,便是打斷道,龍宮寶庫內的資源,寶物雖多,但都是些低階資源,于他無用。
別說七成,就是全部,他也不心疼!
現在他們下注晚了,想要搶位置,自然得下功夫。
不然,先前沒出力,現在事情快結束了,想撈好處,可沒那么容易。
而且,這些資源,寶物,雖是白送,但李乾不可能一毛不拔。
“是!”
龜丞相見狀,只能壓下心痛之色,領命快步而去。
下一刻,敖青的身影也隨之消失不見,等到再次出現之時,冥土深處,只見著四周都是無盡的黑暗,伸手不見五指。
黑暗,是冥土之中恒古不變的顏色,只是此時,不遠處的黑暗卻是出現了一絲光明。
敖青看著不遠處綻放的光明,深呼一口氣,朝著那光明之處急馳而去。
不多時,敖青便是落入那光明之中,只見著一座浩大的神座凌空而立,散發著神圣光輝,其上有著一尊偉岸的神人。
而在神座下方是連綿不絕的黑水,其中隱隱約約傳來一聲聲詭異的怒吼。
一道道充斥著暴虐,嗜血之意的深淵魔氣不斷升騰與散落的神輝碰撞,炸開。
“下神參見神君!”
敖青見狀,快步上前,便是參拜道。
端坐在一方神座之上的神人聞言,卻是沒有理會,只是看著那翻滾的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