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商談
- 剛滿六歲,逆襲系統來早了?
- 麥田有氧
- 2060字
- 2024-10-18 00:01:00
聞言,鎮北王眼神一動,沉聲道:“老王爺何出此言?大乾內部怎會有叛徒?”
定西王看了鎮北王一眼,眼神怪異:
“你鎮北王可別說,沒有懷疑過。”
他微微嘆氣,繼續說道:
“此次兇獸潮來得太過蹊蹺。
那忘卻深淵本就是禁地,兇獸王從其中而出,竟能如此準確地朝著邊城十三關而來,若無人引導,豈會這般巧合?
且我定西軍的布防向來嚴密,兇獸潮卻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如此規模的沖擊,這其中定有蹊蹺。”
鎮北王盯著定西王,思索片刻后說道:
“若真有叛徒,此事非同小可,定西王可有懷疑的人選?”
定西王停頓了一下,說道:
“我之前試探你,就是想試試你身上是否沾染了黑潮。”
鎮北王笑了:
“本王也是老王爺的懷疑對象?”
定西王點點頭,坦蕩地說道:
“準確來說,每一個熟悉大乾邊境,擁有軍權的,都是我懷疑的對象。”
鎮北王并不惱火,繼續說道:
“那么現在老王爺已經試過了,判斷如何?”
搖了搖頭,定西王說道:
“不是你,你身上沒有黑潮的氣息。”
鎮北王微微頷首:
“既然老王爺已排除了本王的嫌疑,那依老王爺之見,接下來該從何處著手調查這可能存在的叛徒呢?”
定西王捋了捋胡須,沉吟片刻后,緊盯著鎮北王吐出兩個字:
“武王!”
鎮北王聞言,面色不動,問道:
“武王?老王爺為何懷疑到他頭上?”
定西王看著鎮北王,突然笑了,說道:
“鎮北王爺怕是早就懷疑了吧,既然如此,還是別揣著明白裝糊涂了。”
對于這話,鎮北王并未接話,而是面容平靜的看著定西王。
定西王漸漸止住笑容,干咳一聲,緩緩說道:
“武王手握重權,且對邊境之事也頗為熟悉,現在大乾除了我、你,剩下的軍權王爺,就武王、平亂王、剩下的王爺勢力均不如我等,而平亂王一直駐守在東邊古礦,所以,就算是用排除法,也只有武王嫌疑最大。”
“而且這次兇獸潮來勢洶洶,但是他武王軍,出發速度卻遠遠落后于你,這更加奇怪,再者,近年來武王行事越發讓人捉摸不透,此次兇獸潮如此蹊蹺,他難脫嫌疑。”
鎮北王沉聲道:
“僅憑這些,難以確鑿地指認武王就是叛徒,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定西王點頭道:
“沒錯,所以我們在抵御兇獸潮的同時,可以暗中調查武王的一舉一動。若他真與兇獸潮之事有關,必定會露出馬腳。”
話音剛落,定西王猛地咳嗽起來,鎮北王皺眉,出手為他調養體內靈氣。
半刻鐘后,收回右手,鎮北王皺眉道:
“老王爺,你的心情本王能理解。但你傷勢未愈,還是返回皇城吧。”
定西王睜開雙眼,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決絕:
“鎮北王,此次兇獸潮,關乎著大乾的安危,我定西王府自當全力以赴。即便戰死沙場,也在所不惜。”
沉默地看著眼前老者,鎮北王沉思片刻,才緩緩開口:
“既然老王爺有此決心,本王也不再過多阻攔,只是進入十三關后,你只能在關內協防,不可上陣。”
定西王猶豫片刻,才點頭:
“好,就依你所言。”
說罷,定西王撤去靈氣封禁。
一直在禁制外警戒的老齊看著面前的定西王,臉上仍帶著警惕之色。
“帶定西王去艙內休息。”
鎮北王對老齊說道,隨后目光投向遠方,穿梭艘繼續朝著十三關疾馳而去,按這個速度,最快還要一天一夜才能趕到。
“堅持住……”
鎮北王站在船頭,心中憂慮重重。
……
與此同時,蘇墨跟隨鶴道人,正在前往紫云道宗的路上。
坐在白鶴身上,下方的山川河流如畫卷般展開,蘇墨望著這片廣袤的大地,心中的郁郁之氣突然豁然開朗。
經過一段時間的飛行,遠處那若隱若現的山巒漸漸清晰起來。
只見一座巍峨雄偉的山峰拔地而起,如同一柄利劍直插云霄,山峰之上,云霧繚繞,似輕紗般緩緩飄動,給整座山峰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在山峰周圍環繞著一座座靈氣修然的峰巒,從遠處望去,上面的建筑群落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峰的各個部位。
大片的古樸宮殿依山而建,朱紅色的梁柱與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璀璨的光芒,仿佛是神話中的仙宮一般。
宮殿的飛檐高高翹起,如同展翅欲飛的雄鷹,每一處雕刻都精美絕倫,彰顯著古老而深厚的底蘊。
環繞著宮殿的是郁郁蔥蔥的蒼松翠柏,這些古老的樹木高大挺拔,枝葉繁茂,如同忠誠的衛士守護著紫云道宗。
隨著白鶴緩緩落下,蘇墨和鶴道人站在山峰的半山腰處,一條巨大的瀑布如銀河般傾瀉而下,水花飛濺,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瀑布的水流在陽光的折射下,形成了一道絢麗的彩虹,橫跨在山谷之間,增添了一份如夢如幻的美景。
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上,時不時可以看到古老的石碑和神秘的符文。
這些石碑上刻滿了深奧的道文和神秘的圖案,符文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似乎有一種守護之意。
蘇墨望著前方那蜿蜒曲折的山路,心中充滿了期待與好奇。
鶴道人一襲道袍隨風飄動,他步伐輕盈,如同在云端漫步一般,開口說道:
“走吧,紫云道宗就在上面。”
蘇墨點了點頭,快步跟上。
兩個人沿著山路前行,周圍的景色漸漸變得秀麗起來。
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仿佛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他們面前。
“紫云道宗主張自然,道法自然,修行之路,不僅僅在于功法的修煉,更在于心靈的感悟。”鶴道人提醒道。
蘇墨仔細觀察著周圍的一草一木,感受著大自然的氣息,感受微風的輕撫。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心境變得更加平和與寧靜。
隨著他們的深入,山路也變得越來越崎嶇。
蘇墨沒有使用體內靈氣,而是憑借自己身體素質,緊緊地跟隨著鶴道人,一步一步地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