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資本賦能:從股權管理到并購上市
- 趙廣義
- 1988字
- 2024-09-19 17:46:39
2.2 控制權生命線:守住你的公司
不同股權比例的重要性不同,對控制權的影響也不同。與股權比例相關的有八條重要的控制權生命線,下面分別對它們進行講解。
2.2.1 67%:絕對控制線
67%代表超過2/3的投票權。只要公司章程中沒有特殊規定,掌握67%的股權,創業者就能做出修改公司章程,合并、分立、解散公司,變更公司形式等重大決策。這條生命線適用于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創業者應該重點關注的,以確保自己始終擁有對公司的控制權。
2.2.2 51%:相對控制線
51%代表超過一半的投票權,被稱為“相對控制線”。只要公司章程中沒有特殊規定,在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的情況下,掌握51%股權的創業者可以主導一些簡單事項的決策,如聘請獨立董事,選舉董事、董事長,聘請審議機構,聘請會計師事務所,聘請/解聘總經理等。
即使后期公司上市、經過2~3次股權稀釋,創業者還可以控制公司。這是創業者退而求其次的生命線。這條生命線適用于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可自行約定。
2.2.3 34%:安全控制線
如果創業者持有的股權不超過51%,就需要把股權控制在34%以上的安全控制線上。當創業者擁有34%的股權時,其他股東就無法擁有2/3的投票權。這樣即便創業者沒有絕對控制權,也擁有一票否決權。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票否決權通常只對關系到公司生死存亡的重大決策起作用。對于簡單事項的決策,創業者沒有一票否決權。34%是創業者的安全生命線,適用于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2.2.4 30%:上市公司要約收購線
30%被稱為“上市公司要約收購線”。顧名思義,這條生命線只適用于特定條件下上市公司的股權收購。通常,在收購人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達到該公司已經發行股票的30%時,如果希望繼續增持股票,則應該采取要約的方式進行,即發出全面要約或部分要約。
收購上市公司分為協議收購和要約收購兩種。與協議收購相比,要約收購需要經過更多環節,操作程序更加繁雜,收購成本也更高。一般來說,這條生命線適用于已經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而不適用于有限責任公司。
2.2.5 20%:重大同業競爭警示線
20%這條生命線沒有確切的法律依據,但根據行業默認的規則,在一家公司持股超過20%的股東,不能在同行業其他公司工作或任職。因為雙方構成或可能構成直接或間接的競爭關系。這條生命線適用于已經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2.2.6 10%:臨時會議發起線
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10%以上股權的股東有權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董事會、監事會應在收到股東請求之日起10日內做出是否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的決定,并以書面形式答復股東。
由于股份有限公司的特殊性,因此其發起臨時會議通常具有強制性。而有限責任公司根據內部約定,持股10%享有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的權利并不具備實際意義。另外,擁有10%股權的股東還享有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散公司的權利。
2.2.7 5%:重大股權變動警示線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證券法》)第八十條第一款規定:“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在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交易的公司的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公司應當立即將有關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場所報送臨時報告,并予公告,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
《證券法》第八十條第二款對重大事件的具體內容進行規定,其中第八項為:“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況發生較大變化,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從事與公司相同或者相似業務的情況發生較大變化。”
也就是說,持有一家公司5%以上股權的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持有的股權或控制公司的情況發生較大變化,應該按照規定進行報告和公告,披露權益變動書。這條生命線適用于已經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2.2.8 1%:臨時提案發起線和代位訴訟線
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在股東會會議召開十日前提出臨時提案并書面提交董事會。臨時提案應當有明確議題和具體決議事項。董事會應當在收到提案后二日內通知其他股東,并將該臨時提案提交股東會審議;但臨時提案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不屬于股東會職權范圍的除外。公司不得提高提出臨時提案股東的持股比例。”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職務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款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有前條規定的情形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有前條規定的情形的,前述股東可以書面請求董事會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由上述條文可知,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1%以上股權的股東,擁有臨時提案權和代位訴訟權,可以在必要時行使權利保障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