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非正式場合,車子在更靠近老太妃寢宮的昭德門外的下馬碑前停了下來,接下來的一段旅程都要步行了。
“總管,這人呢,本爵是送到了,不知陛下還有什么吩咐?”
旁邊的另一架馬車上,川舟也慢悠悠下來:“國公爺您去忙吧,沒有什么勞煩陛下的了。”
“啊?僅此?”
“如此還不行?公爺想要哪樣呢?”
“本爵的意思是,大明宮那位,既然讓本爵將甄家女眷送來,難道沒有其他什么指示嗎?”
“公爺,天子之意,還是莫言妄自揣摩的好,雖說有些時候需要您講出來,可更多時候,爛在肚子里即可。”
川舟不敢多說,只是好言相勸。
“本爵明白了,多謝總管提點。”石光珠明白過來這是怎么回事了,只能略顯無奈地拱了拱手,心中卻輕松許多。
“馬車中的這二位乃是初次入宮,有些不懂的地方,還請多多提點。”說著,避開身后那群小黃門的視線,從懷中掏出一沓銀票,往川舟身前遞了過去。
川舟難得爽朗一笑:“公爺,這銀票奴婢收了,不過呀,這話說回來,這些銀子可不是給奴婢的,是給這宮中重重規(guī)矩的。”
“放心吧,宮中的規(guī)矩,本爵也是懂的,諸位的那份兒都不會少。”
“那就多謝公爺了。”川舟笑瞇瞇地行了一禮。
石光珠抱了抱拳,緩緩來到馬車前:“姨母,小侄就將您與玉瑩妹妹送到這里了,一切都打點好了,您跟著前來接引的公公走就是。”
“公爺辛苦了,我們母女二人在此謝過。”
石光珠擺了擺手,跨上馬就此離開。
馬車內(nèi),聽著逐漸遠(yuǎn)去的馬蹄聲,甄夫人又是捏了捏自家女兒白嫩的小臉兒:“明明知道此次進(jìn)京的目的,你這丫頭怎么還想著管束公爺?shù)男袆幽兀匀皇怯幸?guī)劃的。”
“若不是依著您的心意,我還不想知道呢。”甄玉瑩小聲嘟囔著,含混不清。
“什么?”
“沒,沒什么。”
石光珠這邊,出了昭德門,他倒是沒有著急回去,反而調(diào)轉(zhuǎn)方向,又去了皇宮。
“石卿今日怎么不在府中陪著兩位夫人,有空來朕這兒了呢?”
聽著太康帝這不善的語氣,石光珠心中直罵晦氣,若是早知道太康帝今日不高興,就應(yīng)當(dāng)改天再來的。
“回陛下,臣今日前來,是給陛下送好消息的。”
“什么好消息,說來聽聽。”
“自臣入主吏部以后,那吏部左侍郎朱廣溪廣結(jié)黨羽、視朝廷法度于無物,深入調(diào)查才發(fā)現(xiàn),此人實在罪大惡極。其賣官鬻爵,致使官場烏煙瘴氣;廣結(jié)黨羽,妄圖只手遮天;黨同伐異,令諸多清正之士蒙冤受屈。此等惡行,若不加以嚴(yán)懲,恐朝綱崩壞,社稷危矣!”
說罷,他將奏章高高舉起,一旁的小太監(jiān)忙快步上前接過,呈于圣上。
太康帝審視他良久,幽幽開口:“若是朕給石卿一大批筆銀子,卿會如何呢?”
“敢問陛下,那是多少呢?”
“富可敵國吧。”
“陛下賞賜的,那自然是要暫時幫陛下妥善保管好。”
太康帝也不說話,默默拿起那奏折看了看,狀若無意地問道:“聽說甄家自入京以后不久,便從賈府住進(jìn)了你石府?”
“回陛下,甄家主母與家慈乃是手帕交,特來此敘舊的。”
“哦?”太康帝抬眼看了看他,又將目光放到了奏折上,“朕還當(dāng)甄家是想與你繕國公府聯(lián)姻的呢。”
來了,這才是關(guān)鍵!
“雖說家中讓臣自行做主婚事,可甄家巨富,臣又是武勛出身,哪怕那甄家女再怎么討喜,也不敢如此聯(lián)姻呀。軍財不分,此乃大忌。”
“你倒是個懂得審時度勢的。”太康帝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過,在你帶著甄家母女入宮之時,大明宮那邊便傳了話,希望能讓你娶甄家的丫頭。”
石光珠的肝都在發(fā)顫,大明宮的那位還能對自己面前的這位指手畫腳?
難不成這不是紅樓世界,此界的皇帝仍然拗不過武勛?
“想當(dāng)初北靜王娶甄家二丫頭的時候,還是老太妃親自勸的,可這次,父皇竟然求到了朕這里,這么多年來還是頭一遭。
石卿,你怎么說?”
“臣一切以圣諭為準(zhǔn)。”
石光珠心中默默吐槽,廢話,都說了不愿意,偏偏還要佯裝不知再問一遍。
“唉,那就娶了吧,難得父皇發(fā)了話,朕總不能忤逆吧。”
“那,臣是否應(yīng)當(dāng)去大明宮謝恩?”
“他老人家喜靜,便不要去擾了清靜。”
“是。”
“等你成了家,朕也總得給你安排一些事務(wù),不然,你總是在吏部閑逛又不做事,旁人總要有意見了。
不過,你給朕呈上來的這個,可不是好消息,此人及其黨羽尸位素餐,實在德不配位了。你覺得吏部這些空缺誰來補齊最合適?”
“臣不懂經(jīng)世治民之道,只求陛下給臣一個武職即可。哪怕為您執(zhí)鞭墜鐙,臣亦無悔。”對于吏部之事是一點兒也不開口。
幾次強調(diào)自己是武勛,末了還要問自己政事,這孫子又是在下套呢!
見他如此識相,太康帝滿意地點了點頭:“行了,你先下去吧,賜婚圣旨即日便會到你府上。”
……
走在御道上,石光珠心中直罵娘,就太康帝這樣的,難怪不會有武勛愿意跟隨他。
自己本就是第一個倒戈的,太康帝不投桃報李也就罷了,還反復(fù)試探。
他讓自己清理吏部倒是能理解,畢竟自己父、祖二人都在吏部經(jīng)營多年。可太上皇做媒還要對自己起什么疑心?自己可是全程什么都不知道啊!
但平心而論,太康帝不停對他進(jìn)行各種服從性測試,倒的確讓他安心。尤其是他舊勛出身,相當(dāng)于在太康帝那里有了污點,對他不放心也是正常的。
若是太康帝對他像對待穆毅那樣放任自流,他反而要思考,怎么樣才能尋到一個合適的理由起兵了。
不過,太康帝這下應(yīng)當(dāng)對自己信任一些了吧?
這么一想,心情都好了許多。不過,若是為這么一個狗皇帝賣命,想想都不爽。
說回甄家母女,在石光珠剛走沒多久,從后宮深處,一個大太監(jiān)帶著幾名小黃門快步走來。
川舟一直在馬車旁守著,看見來人,也是迎了上去。二人一陣耳語,雙方默契一笑,前者帶著與自己同行的侍從離開。
后來的那大太監(jiān)先是向馬車行了一個禮,然后尖著嗓子說道:“車中貴人,奴婢奉老太妃之命,前來迎接各位進(jìn)宮。”
馬車中甄夫人連忙帶著女兒下車還禮:“有勞公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