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進入質子府(求追讀)
- 神話大秦:從洞察他人秘密開始
- 瘋狂老柒
- 2018字
- 2024-10-17 12:00:00
“陛下單獨留下你,所為何事?”在偏殿去往宮門的路上,阿房有些擔心地問道。
李昱回頭看了看跟在身后的內侍,將趙王對他的任命,輕聲告知了阿房。
“一切小心。”阿房關切的說道,“既然你已經擔任少司寇,那質子府受襲一事,一定多加留心,阿房感覺此事背后,暗流涌動,并不簡單。”
因有內侍在場,阿房不便提及阿正之事,但李昱從她眼中捕捉到了一抹深深的憂慮。
走出宮門,李昱與阿房作別,跟著內侍,往司寇府走去。
司寇府就在丞相府的旁邊,占地不大,李昱跟著內侍,來到一個閉眼假寐,胖胖的老者面前。
“見過大司寇。”內侍微微抱拳,“這是李昱,剛被已經任命為少司寇。”
老者睜開雙眼,滿臉熱情地看著李昱,“李昱先生,果真名不虛傳,僅憑推斷,就瓦解了秦王柱的陰謀,想來這少司寇一職,對你而言,亦是游刃有余了。”
“大司寇過獎了,能在你手下效力,是李昱的榮幸。”李昱拱手行禮。
“事急從權,官印文書需待明日方能送達,還請二位自行安排。”內侍交代清楚后,就告辭而去。
隨后,大司寇一邊熱情地與李昱攀談,一邊有條不紊地安排了各項事務。不多時,李昱便來到了屬于自己的辦公區域。
這個時候李昱才清楚的明白,趙國的官員安排,相比秦國,實在是太過隨意了,難怪二十五六歲的太子可以當丞相,而自己初來趙國,也可擔任少司寇。
因為官員的安排,都是君王一口決斷,根本沒有什么升遷制度之類,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他這個少司寇,手下除了一些能做一些記錄,干點雜活,跑跑腿,抓抓小毛賊的少量小吏和士卒外,根本就沒有可用之人。
按他之前所了解,少司寇,管刑獄,主要負責的案件的偵查和審判,一般的案件,有下屬負責處理,唯有那些棘手的案子,才會由少司寇親自過問。
然而,現實卻是,根本就沒有其他下屬的中層官員。
要想有人辦事,就一個方式,招攬門客,而前任少司寇,因觸怒趙王被貶后,其門客皆棄之而去。
現在的司寇府,就相當于空中樓閣,這也是為何李昱到來后大司寇如此熱情的原因。
李昱輕輕嘆了一口氣,招攬門客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到的,不只是需要時間,還需要財力,而且他也沒有計劃在趙國久留,招攬門客自然行不通,現在要調查質子府遇襲一事,只能靠他自己了。
他因為沒有官印,于是在大司寇處領了一個令牌,招來了幾名士卒小吏,直接往質子府趕去。
質子府就在阿房府邸的隔壁,這一點前兩日李昱就已經清楚了,阿正到阿房的府邸,就是從院墻的一個隱蔽的破洞偷偷溜過去的。
當李昱趕到質子府時,門口早已經圍上了一圈官兵,龐煖赫然在列。
和龐煖打了招呼,拿出令牌,李昱進入府內。
質子府占地面積十分寬廣,內部有數棟相對獨立的院落,此刻,各個院落周圍都有士卒巡邏,顯然加強了防備。
李昱在士卒的帶領下,來到了屬于秦國的院落。
房間內,阿正神色有些恐懼地拉著一個年輕美婦的衣角,這美婦身著綠裙,此刻正在與一個身著男裝的女子進行交談。
這男裝女子,正是趙影。
在這綠裙美婦的不遠處的榻上,躺著一個年輕夫人,長相與阿正身旁的綠裙美婦有七成相似,這年輕夫人身穿杏色長裙,只是這長裙,腰間已被鮮血染成了紅色。
一個與阿正年齡相仿,容貌也有幾分相似的男童,跪坐在年輕夫人身旁,但他身材魁梧,眉目間透露出一股與年齡不相符的狠厲,李昱看到這男童,不禁微微皺眉。
阿正見到李昱到來,神色一喜,恐懼之情頓時消散大半,他剛想打招呼,就被李昱眼神阻止。
阿正朝著李昱眨了眨眼,表示已經明白,因為這幾天來,李昱已經給他說過多次,有外人在的時候,一定要裝著不認識,更不能叫他老師。
趙影見到李昱走向前來,眉頭一皺,似乎有些不悅,但沒有多說,只是微微移動了一下身體,試圖離李昱遠一點,她對男性,有些莫名的抗拒。
“玉芳別擔心,有我趙影在,沒人能傷害你的!”趙影沒顧李昱在場,霸氣地抓著綠裙美婦的手。
這綠裙美婦,正是趙玉芳,秦王子楚的寵姬,阿正的母親。
“多謝公主殿下關心,玉芳無以為報。不過公主殿下不是來追查兇手的嗎?”趙玉芳不動聲色地抽回了那被趙影握住的手。
“呵,見到玉芳,一時心喜,竟然忘了正事,是趙影不該,還請玉芳勿要怪罪。”趙影笑了笑,然后繼續說道,“還請玉芳詳細講講今日發生之事。”
接下來,李昱在趙玉芳的講述,和身邊小吏的解釋中,明白個整個行刺事件的始末。
趙玉芳與其姐姐趙玉華正看著兩個孩子嬉戲打鬧,突然一名黑衣蒙面刺客殺來,目標直指阿正。
幾名護衛阻攔不及,眼看阿正就要命喪刺客之手,關鍵時刻,趙玉華奮不顧身地撲了上去,擋住了這致命一擊,為護衛爭取了救援的時間。
趙國為了避免出現意外,規定各國派來保護質子的人員,不得出現四品,同時不能超過五人。
以子楚對趙玉芳和阿正的寵愛,派來的護衛,自然是三品圓滿,而且是滿編五人。
刺客雖為四品武夫,第一次攻擊無果下,就陷入了纏斗,同時發出的聲響,也引得了遠處他國護衛和趙國士卒的注意,于是拼著受傷,狼狽逃脫。
護衛擔心刺客有同伙,未敢貿然追擊。而質子府的趙國士卒,本就只為監視各國質子,實力自然有限,追出去不遠便失去了刺客的蹤跡。刺客的血跡和足跡,也在一條巷子中徹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