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討秦王檄(求收藏,求追讀)
- 神話大秦:從洞察他人秘密開始
- 瘋狂老柒
- 2070字
- 2024-09-28 10:36:40
“天碑烙印?”李昱有些不解。
“就是昭文天碑的烙印,你注入文氣后,可以形成天碑虛影,在上書寫,效果與直接在昭文天碑上書寫完全一樣,只是此乃一次性消耗物品,用完一次之后,就會消失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看來秦王柱,今日還是逃不過那注定的命運了,李昱長舒了一口氣。
可是要讓秦王國運離體,不只是要寫下秦王的罪狀,還要引起百姓的共鳴,不能草草了事。
李昱拿出師尊所贈刀筆“白沙”,閉目沉思。
“還好原身雖然不學無術,但是文人最基本的雅文和雅言還行,要不然我寫一篇簡體字,就鬧大發了,但是寫文并非我所擅長,要不讓姜叔來寫?”
李昱暗暗思索,“不行,不能代筆,我乃受害者,由我來書寫,更能引起百姓共鳴,可是該如何動筆呢?”
有了,李昱心中一動,天下文章一大抄,將前世名篇,比如《討武曌檄》,《討曹操檄》刪刪改改,再加上后世一些煽動性語句,還怕不能引起百姓共鳴么!
還好形成文宮后,記憶力大增,這兩大名篇,大部分原文他都能記得。
下定決心后,他就腦中開始構思。
此刻的荀況,還在與秦王的僵持之中,文界一次次被攻擊,蕩起的漣漪幅度,也越來越大。
他轉頭看向李昱,希望這個新收的弟子,能給他帶來意外的驚喜。
下一刻,李昱動了,給天碑烙印注入文氣很簡單,心隨意動就行,隨著文氣的注入,李昱手上的迷你小碑,幻化為座高約半丈的虛幻石碑,屹立在李昱身前。
“是否公開?”李昱筆尖接觸到石碑的瞬間,腦中傳來一道意念,他猜測這應該就是文修的篇章,要取得天道承認與萬民認可的區別了,此時,他自然選擇了公開。
【討秦王檄】。
他一字字寫下了標題,實際上,他并未打算寫成真正討伐秦王的檄文,去號召大家伐秦,而是采取了標題黨的手段,而且檄文,也是最容易引人共鳴的手段。
隨著文字的落下,整個神州之人,不管身處何方,都看到,天空中浮現出一個巨大天碑,碑上字跡浮現,與李昱所書完全同步。
“快出來,昭文天碑顯現了!”
“又有人要晉升六品了嗎?”
“討秦王檄?這還是第一次有人晉升選擇檄文,這能得到認可嗎?”
神州大地,七國之人,處處都在議論,哪怕身在田地耕種,不識文字的農夫,也一樣忍不住仰首望天,看著那天碑上的字跡,在規則的影響下,一樣能明白其意。
【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擬也。】
第一段話,李昱完全照抄了《討曹操檄》的內容,時間有限,也不容他去做更改,而且要做更改,他也沒有那個自信,能改得更好。
“開篇強調君主君臣之道,要求君主要有非常之才,沒錯,的確如此,唯有明君才能為天下帶來福祉。”有儒修看到此段,點了點頭,簡要評價道。
【秦王嬴柱,本無懿德,好亂樂禍,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李昱繼續書寫,此段他將《討曹操檄》和《討武曌檄》東拼西湊,結合在了一起,不管與秦王嬴柱能不能對上號,直接書寫就對了,他要的是百姓產生共鳴,并不需要考究和證據。
“這是與秦王有多大仇啊,這樣說他!”
“哈哈,秦王柱,你也有今天,這下不管是與不是,你都出名了!”
“這要遺臭萬年啊!”
“這書寫者是誰呀,可真敢,秦王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
神州大地,處處都有議論,特別是對秦王不滿的,無不拍手稱快。
“李昱小兒,孤必殺你!”此刻的秦王,同樣看到了空中的文字,氣得滿臉通紅,同時加快了攻擊的節奏,讓文界發出陣陣轟鳴。
李昱可沒管秦王的態度,只顧提筆繼續。
【昔有稷下先生李冰,聞蜀郡惡龍都江作亂,毅然入秦,單人支筆,鎮守惡龍二十余載,終斬惡龍于岷江。】
【然惡龍兇猛,李公亦隨之隕落,但遺愛猶存,蜀郡百姓敬其如父母,幼子敬其若神明,今歲插秧畢,蜀人奉香燭,把李王,絡繹不絕吁。】
“這是蜀郡郡守李冰之事?”
“此事早已被說書人傳遍七國,可謂無人不知,難道有所變故,與秦王有關?”
“李冰此人,真乃人中之龍,我若能如此,死亦無憾矣!”
李冰之事,天下皆知,李昱此文一出,勾起了所有人的期待。
【而秦王嬴柱,心懷鬼胎,畏李家威望,懼其后嗣獨立于蜀,竟行逆天之舉,密令屠戮李氏滿門,誣陷李冰次子李昱為兇,顛倒黑白,天地為之色變,鬼神為之痛哭矣。】
“天啦,秦王也惡毒了!”
“李冰為他秦國守護蜀郡二十余載,更是搭上了性命,其家眷居然落得這般下場,可悲,可嘆!”
“無恥秦王,竟敢如此對我稷下先生,我稷下學宮,必將與你不死不休!”稷下學宮有人怒道。
“原來李府血案的真相是這樣?我還真認為是李家二郎所為!秦王狗賊,我蜀郡兒郎,必將反之!”一些未能到郡城參加審判的蜀郡百姓,也大聲吼道。
同時,郡城的天空上,四面八方都飄來了一絲絲黑霧,直接穿透文界,融入秦王的身體。
秦王的臉色愈加難看,他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護體國運,正在被污染,對他的加成,在逐漸變弱。他的在荀況法峰的壓力下,他的雙腿開始顫抖,手中劈向結界的力道,也越來越弱。
姜裕李斯等人,眼中的欣喜溢于言表。
【歷觀載籍,無道之君,貪殘酷烈,于柱為甚!公等或為庶民,或為權貴,或膺重寄于話言,或受顧命于宣室。】
【若任由無道君王肆意妄為,法紀蕩然無存,則今日李氏之難,或為明日公等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