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驍虎提出的部隊編成方式,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之下,是屬于標新立異的存在,其模式與現行的后勤保障體系是沖突的。
確切地說,按照李驍虎提出的部隊編成方式,現行的后勤保障體系將不復存在。
這意味著存在了那么多年的利益分配模式,要被徹底打亂甚至推翻重來,涉及到的是重新分配……
后勤是什么,那是錢袋子。
后勤必須要跟著部隊的作戰模式走,因此,每一次改革,作訓改,牽一發而動全身,其他的方面跟著改。
這些話,首長沒有跟李驍虎說得很詳細,因為他恐怕是能猜到的,李驍虎在設計這種部隊編成方式時,想到了因此帶來的后勤保障的變化,但想不到更深層次的影響,比如上面提到的“現行利益分配模式將會被打破”這一類的深遠影響。
當然,前提是,這樣的部隊編成模式會被推廣開來。
而會上的領導們,高瞻遠矚,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深遠影響,于是,區區一個正營級部隊的編成方式,就產生了很大的爭議。
對他們來說,寧愿給你一個旅的編制,也不愿意接受這樣的部隊編成方式,盡管只是一個正營級部隊。
他們知道什么樣的種子開什么樣的花,最好的辦法是不讓種子種下去。
首長看穿了這些心思,并沒有被誤導方向,力排眾議拍板決定,在試驗部隊里采用新的部隊編成方式。
“試驗部隊試驗部隊,既然是試驗部隊那就要試驗點新東西,不怕錯,錯了可以改過來嘛,就怕不敢試……”
他一番話有理有據,有總部的文件精神支撐,李驍虎的心血這才得以完整地順利通過。
新的部隊編成方式是李驍虎從軍至今、參與上百次作戰之后,所總結出來的一套適用于我軍陸軍步兵分隊的編成,首長把他叫過來,就是要搞清楚一個問題——為什么要這樣編?
李驍虎看這個架勢,是要讓自己把這套編成方式怎樣形成的,一五一十地講清楚,當即沒有猶豫,立即進行了詳細的匯報。
“1999年底,我的老部隊已經意識到現行的步兵分隊編成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軍事斗爭形態,次年年初,我們開始邊實戰邊摸索。2003年,部隊開始以新的編成方式投入作戰,效果非常好。可惜,同年的六月,部隊被撤編,人員就地解散編入其他部隊,部隊所有資料被封存……”
“到了新部隊后,我依靠記憶,按照自己對新軍事斗爭形態的理解,逐漸完善了編成方式,從班排到連營,慢慢擴大推廣實施。在后來的歷次軍事斗爭中,這支部隊依靠新的編成方式,實現了戰斗力的翻倍……”
“新編成方式的核心思想是一切為了戰斗力,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是高度一致的提升戰斗力。”
“比如,將步槍、輕機槍、四零火、三五榴以及重機槍編成一個班,將防空導彈、迫擊炮、幺二零火箭筒編成一個班,以武器配備為引導來編成,多專業崗位混合編成的情況下,會對現在的后勤保障形成挑戰。”
這個時候,李驍虎拿起面前的茶水喝了口,也留給首長一點時間思考。
按李驍虎所說的編成方式,何止是對現在的后勤保障體系形成挑戰,簡直是噩夢!
一個班里包含三四種兵器,一個連就是十幾種,至少一個連啊,怎樣來保障?
打個比方,現在保障一個步兵連的作戰需要十名后勤人員,按照新編成方式的話,就可能需要三十名甚至更多的后勤人員!
而這,僅僅是新編成方式所帶來的影響之一。
現行的摩托化步兵營中,是按照主力兵器來進行日常管理和訓練的,步兵連不用說,以步槍為主力兵器,機槍連則以重機槍為主力兵器,炮兵連則裝備120毫米口徑火箭筒和迫擊炮。
作戰時,機槍連和炮兵連以班組的形式配屬給步兵連,由步兵連進行戰時編組,以加強連或者合成連的方式投入作戰。
這種方式光是說都要一兩分鐘,更別說作戰效率。
李驍虎提出的編成方式,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這種“平時分開、戰時結合”的日常管理和作戰訓練方式。不經長年累月的共同訓練,打起仗來肯定會出問題。
其次,新的編成方式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首長就是先看到這個優點,才引起了興趣——從每個班的兵器配置來看,已經具備了基本地面作戰單元的屬性。
在人員不增加的情況下,有輕重火力,有基本防空火力,如果實現了機械化,那還得加上一個具備戰場高速機動能力。
數字化作戰中對基本地面作戰單元應該具備的三要素,這就齊了。
此時,李驍虎說,“我在西北某地指揮一個連和印度人搞過一次對抗演練,他們出動一個加強營。印度陸軍的加強營將近八百人,編三個步兵連、一個機槍連、一個迫擊炮連和一個后勤連,加強了一個裝甲排。”
“對抗演練結束之后,印度的加強營損失過半,被我們擊斃六十多人,擊傷三百多人,徹底失去戰斗力。他們提出抗議,認為我們出動了一個合成步兵團,依據是我方的火力強度密度等,和他們的合成步兵團的火力相當。”
說到這里,李驍虎微微抬了抬下巴,頗為自豪地說,“事實上我們一個連只有一百二十多人,標準步兵連的員額,按照新的編成方式整合之后,全連爆發出來的火力強度、密度以及持續力,相當于一個標準步兵團。”
此時,首長點頭插話說道,“我知道這次中印對抗,那一年我剛擔任軍區參謀長,還組織學習過這起戰例。當時重點放在兵力部署和戰術運用上,沒想到這里面還有部隊編成的功勞。”
李驍虎說,“確切地說部隊編成的功勞最大。”
首長笑著說,“可是你要知道,你這樣的編成是在挑戰現在的后勤保障模式,你是要與全世界為敵啊。”
李驍虎說,“所以我一開始就說,一切為了戰斗力。后勤保障是為戰斗力服務的,這不是一個平等的關系,假若戰斗力是金字塔頂端那一部分,那么后勤保障和其他系統,就是下面的組成部分,因此不存在挑戰。”
首長和張繼海對視一眼,都呵呵笑了起來。
首長手指點著李驍虎,笑道,“把你放在戰術研究室看來是正確的,這理論一套一套的,還能結合實際、用于實踐,很不錯。”
李驍虎沒有得意,他臉色如常。
此時,首長慢慢收斂了微笑,神色有些嚴肅了,他點著面前的部隊編成方案,沉聲道,“你一個營級部隊的后勤保障要求相當于其他部隊五個營,我做主批準了你的編成,但是我是準備和你提一提條件、談一談價錢的。”
李驍虎猛地站起來,聲音不大,堅決有力,“請首長指示!”
“一年之內我要見到成效。”首長說,“你要讓我看到,我這筆錢花出去是值得的。”
李驍虎微微抬了抬下巴,毫不猶豫地說道,“首長,再給我增加三分之一經費,我保證半年形成戰斗力!”
“臭小子,你知道不知道,為了讓你的編成通過,首長費了多大力氣,你別得寸進尺了!”張繼海忍不住訓斥道。
首長擺了擺手示意不要緊,他說,“就一年為期,我可以給你一筆機動經費,由張主任掌握,按進度情況撥款。我能做的也就這么多了。”
此時,首長站起來看著李驍虎。
李驍虎才發現,首長的身高竟然有一米八以上,身材魁梧得很,比他高了半個腦袋。
“你在方案里明確提到,要建成一支具備全地域作戰能力的陸軍部隊。我軍正面臨著改革,希望你能為陸軍部隊的改革探索出一條合適的路子。”首長沉聲囑托著。
李驍虎敬禮,回答,“請首長放心,我敢為天下先。”
首長滿意地點頭。
從機關大樓下來,唐俊迎面走來,身側跟著個四級士官。看見李驍虎,唐俊緊走兩步,道,“驍虎!”
“俊哥。”李驍虎眼神示意,先往一側僻靜處走去。
唐俊走過來,先一步說道,“我正要去找你呢,怎么樣,都辦利索了吧?”
“差不離了。”李驍虎等著唐俊的下文。
正營級單位和副團級單位,別看只差一級,手續上差的不是一點兩點。比如章,營級單位沒有章,團級單位是有自己的章的,包括黨組織的章。需要向地方出個文件之類的,營一級沒法出,沒章蓋啊,只能通過上一級來出,團一級是可以自己搞掂的。
試驗部隊在副軍級的戰術研究室下面,對外以戰術研究室的名頭行事是沒有問題的。
唐俊便指了指身邊的四期士官說,“這位是朱成輝班長。部里給你們配了臺通勤車,八成新的霸道,朱班長和車子一塊跟你調過去。”
李驍虎這才打量起朱成貴,啤酒肚很明顯,脖子和腦袋差不多一樣粗了。
“我一小副團要什么霸道4700?唐干事,這事先放一放,朱班長你先回去,我和唐干事談點事。”李驍虎說。
朱成輝彌勒佛一樣笑了笑,點點頭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