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篳路藍縷
- 三國:入股劉玄德,功業第一人
- 小果東不是果凍
- 2111字
- 2024-10-03 10:25:16
漢朝時人們十分講究禮儀和信義,無論是天子還是公侯都講究一個公信力,一言九鼎,說是投降不殺便不能殺,否則將會遭到所有士人的道德譴責和不齒。
百姓也都知道,士大夫君子都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會出爾反爾。
這個社會是靠著道德束縛和高尚精神來約束右著人們的意志,也是儒家思想的厲害之處。
人人都知道仁義道德是虛幻縹緲的,但是人人還都信奉這些,道德便是士人之間的行為準則和約束,社會都有著極高的道德準則。
正如當時曹操要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當時地方割據,但是天子總歸是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身為漢臣就要遵守漢朝天子之令,不管是不是曹操代行的,曹操都是師出有名,其余人違背的話那就是僭越謀逆。
士人之間講究一個高尚,不論陰謀陽謀,都是上得了臺面的,君子之爭,堂堂正正。
百姓更是對此深信不疑,公卿大夫之言,從不失信,這是自上而下的道德約束。
收拾完戰場后,劉豐并沒有將收獲的東西自己拿著,而是交給了劉備,劉備卻是拒絕了,戰場的戰利品,本該由參戰的將士所有,劉豐也參與了激烈的戰斗,理當拿著自己的所得。
劉豐連連感慨,不愧是玄德兄啊,那我就笑納了。
待搜刮過后,黃巾軍的俘虜將地上的尸體都掩埋起來,新翻的土地蓋住了一具具尸體,不知是誰家郎,又不知是誰家父誰家夫。
將士們帶著俘虜全部回營,黃巾軍跟著漢軍往回走,他們也并沒有多么害怕,因為對面的漢軍將領說了,不會傷害他們的,那他們的性命就是絕對安全的。
回去的路上,劉豐看著后面跟著的戰俘,走到劉備身邊:“玄德兄,一會要是參與處置戰俘,可要努力從鄒校尉處爭取上百十精壯啊。”
劉備和劉豐并排著行走,臉上難掩笑意:“待回到營中定與校尉討要來些戰俘。”
劉豐連連點頭,這就對嘍,把戰俘多搞搞來,壯大一下實力嘛,起碼這些人也能搞點生產建設,能夠作為有效勞動力。
“此戰能得勝,你的計謀亦是一大功勞,待面見校尉之時,定然如實稟報。”劉備可不是獨吞功勞的人。
“可別啊,交給你就行了,那樣才能以此來領戰俘,不然萬一校尉給我挖走不完了。”劉豐連連搖頭拒絕,他可不在乎什么校尉給的功勞,萬一給自己征用了那不慘了,跟著劉備混,一榮俱榮就行了。
劉備也不復多言,知道了劉豐的心意,一門心思的就是要跟著自己了,得士如此,夫復何求?
劉豐一邊走一邊問著劉備,還能養起多少人,劉備直言保守估計只能再擴張一百人,即便有著張世平和蘇雙給他的五百金,那也不能無盡的消耗。
就算養一個士卒即便是只吃糧食,也不過一月二石的糧食,也就是一年二十石之多,那就到千文矣,而一百人那就是十萬文了,那就是十金了。
而這還僅僅是吃上的消耗,養這些將士不光要管著吃,如果沒有激勵,誰會跟著干?家里人怎么也得吃上飯吧,好孬的也得保證家里人有口糧,這又是不知道多少。
將士們跟著自己總要有裝備,不能跟流民一樣拿著干活的農具上戰場,怎么著也得有像樣的兵器,長刀長矛,哪一件不需要花銷,單是鐵質的長刀,稍微差點的都要五六百錢,一下子光當兵器就得花出去十幾金了。
除兵器之外還需要置備衣甲,總要有能夠防御的裝備,甲胄才是異想天開,都是些皮甲之類的,那價格還十分昂貴。
行軍打仗總不能沒有營帳,不能所有人都露宿,還要有軍氈營帳等統一調配的物資,將士們總不能天天走到哪糧食買到哪,有糧食也不能天天人扛著,也就是要置備糧草輜重車,有車也不能讓人拉,總要有拉車的騾馬,牛更買不起了,都用去耕地了,馬也就能買買馱馬。
以此便能看出豢養私人部曲是一筆極其昂貴的費用,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承擔起的,即便劉備有人資助,錢也不是從天上飄來的,也有花完的時候,也是得精打細算的花。
除了作戰的將士,還得有能看病的軍醫,不說什么治大病,好歹能夠在將士們身體不適受傷時好歹能夠包扎一下救治一下的,這更得花錢供著。
一個部曲還要分配好作戰的將士,做飯的將士,運送輜重糧草的將士,負責后勤的將士,搞建筑的將士,保管部曲私人財物的將士,總不能打起仗來都帶著大包小包的上戰場。
而負責作戰的將士中,還要有持矛者,持刀者,持令旗者,扛牙旗者,監軍軍正者,繁繁總總的都是需要操心的。
部曲還不單單是要養著,還得考慮怎么養好,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到時候打仗得能打勝啊,那還要操練,制定紀律,嚴明軍紀,增強部曲的戰斗力,一系列的都要操心。
劉豐和劉備交流的過程中頭都要大了,他也沒有想到掌握一個部曲要操的心也太多了吧,怪不得丞相操勞成疾,事無巨細,紛繁雜亂的事務都要操心,人哪有這么大的精力,身體都要累壞了。
劉備笑道這也只是部曲小才需要這么費勁,人數逐漸多起來之后,部曲自然就得有專門司職的各級尉官。
劉豐明白的點著頭,確實是這么回事,都說先輩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艱苦創業,這么一看,確實是很艱辛,還真不容易,這份心可不是一般人能操的。
劉豐心想這要讓自己來自己絕對不行,能力行不行先不說,自己看著這么多要處理的問題就頭疼,出主意和解決問題哪個更容易?當然是出主意。
劉豐不禁又對劉備多了些崇拜,已經是具象化的崇拜了,別的不說,光是劉備對部曲的這份操心,絕對是個好統帥,不然人家能做大做強呢,皇叔的魅力果然不凡啊。
即便是只擴張到兩百人,這些花銷也是很大了,劉豐可以理解,畢竟劉備也沒有地盤,更沒有穩定的創收,這一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