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軍迎敵
- 三國:入股劉玄德,功業第一人
- 小果東不是果凍
- 2088字
- 2024-10-01 08:10:00
劉豐跟隨著前軍行進,前軍尚未到兩千人,和黃巾軍碰上也會是一場苦戰,想要戰勝還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因此用計才是最有用的辦法。
從埋伏之地繼續行進,斥候來報,黃巾軍行進據此十里地,尚未察覺己方大軍前去迎擊。
來涿郡的黃巾軍都是些邊緣的黃巾,沒有什么軍陣經驗,自然不懂的斥候查探,分析敵情,以及觀測地形之類的行軍打仗事宜,故而在面對著準備充分的正規軍時,戰斗力相去甚遠。
農民起義的局限性,總是起義失敗的根本原因,所有的歷史都是現代史,遠有陳勝吳廣起義,現有黃巾起義,最終的結果都是失敗。
沒有指揮沒有戰略,各自為戰,因而被各自擊潰。
前軍保持著勻速向前,并未以多快的行進速度向前行進。
即將面臨戰斗,前軍的氣氛愈發的緊張起來,將士們各自無言,均勻的步伐聲響徹在天地之間,快步行走兵器摩擦在地的聲音,縈繞在劉豐的耳畔。
通過聲音就能聽出來,鄒靖的將士戰斗力絕對比北平縣強上許多,不愧是校尉啊,絕對有點東西。
這場戰事不說是高枕無憂,也可以說穩操勝券了。
劉豐轉念一想,自己又不是指揮,還得上陣殺敵,戰場的勝利和自己的小命也不是完全掛鉤,勝利的喜悅還得看自己有沒有命分享,這么一想,劉豐又煩了。
大軍行進距離與黃巾漸近,將士們摩拳擦掌,劉豐緊緊握住手中的長刀,今日要用這柄長刀作戰,亦不知要斬殺多少黃巾之人,自己也竟親自參與鎮壓農民起義了。
不過轉念一想,黃巾是宗教性質的起義,在起義過程中黃巾軍也逐漸從進攻官府變成了劫掠,引發了全社會各階層的鎮壓。
劉豐除了跟著平定黃巾沒有任何選擇,黃巾本來就是失敗的結果,也不是明末朱元璋那些人起義,自己真到黃巾軍那邊也改變不了失敗的現狀。
如此一來,倒不如用黃巾刷刷戰功,黃巾主要起到了引發漢末割據的局面,在漢末史上起到了重要的轉折。
劉豐也要拿這當做他們的轉折,趁著黃巾之亂的亂世,扶風而起,和劉備一起實現階層的跨越。
“報!前方黃巾軍不足五里!”軍中的劉豐都聽到斥候來報的急促聲音,精神立刻緊繃起來。
看向校尉鄒靖的方向,鄒靖當即令將士們放緩腳步恢復一下體力,體力恢復后以充沛的精力再與黃巾接戰。
將士們感受到大戰將至的緊張,在緩緩前進中調整著體力和心情,將精神狀態提到最佳的水準,均勻齊整的步伐聲,無形之中提振著將士們的士氣。
行進了個把時辰,劉豐感覺再走上一小會就差不多撞上了,環顧著四周平坦開闊的地形,確實不適合進行埋伏,只適合兩軍拉開陣型大戰。
“報,敵軍距此二里!”
“呼。”劉豐聽到后長出了一口氣,離著二里地,再走幾步就能看到彼此的身形了。
“調整軍陣,準備迎敵!”鄒靖面色如水,冷靜下令。
令旗揮動,將士們由行進的線陣向一個個緊密的方陣調整。
劉豐看向劉備,劉備回身,一旁的旗兵跟著,劉備向一旁走去,己方的部曲在劉備身旁的令旗指引下向著軍陣之側翼行去。
劉豐所在的劉備部要在軍陣左翼,鄒靖雖然將劉備置為前軍,但知道劉備個人募集起來的鄉勇并未參加過戰斗,還需要長時間的歷練,故而不能冒險的將劉備的部曲置于前,令其部于側翼,以劉備的能力還能對他們前方策應支援,能夠保護的同時也能令其發揮作用。
劉備到達側翼之后當即下令將士變換陣型,有別于嚴整的方陣從側翼展開,旁邊皆為整齊的方陣,槍矛,刀盾排列緊密。
劉備部中幾個身材高大的人持刀盾于前,這些人都穿著堅實的皮甲,手持著櫓盾于前,身后又有手執長矛的兩人,一伍人行進突破,旁邊同時列著兩伍相同組合搭配的將士。
劉豐和劉備幾人便置身于中間靠前的位置,就在那些櫓盾先鋒之后,他們要做帶頭沖鋒之效。
劉豐看著這偏前的站位,心想真是舍命陪君子了,之前上戰場都是躲得遠遠的,哪站過這么靠前啊。
沒辦法,劉關張三兄弟都是猛人,沖鋒陷陣絲毫不懼,自己總不能帶著兄弟四個跑后邊去吧。
令旗向前揮動,軍陣齊齊向前行進。
行不出多遠,便能看到遠處已經顯現了旗幟飄揚之景象,離得遙遠也能看出大抵是片片的黃旗。
軍陣穩步向前,隨著距離漸近,已經能看到旗幟之下的黃色衣裝的黃巾軍。
黃巾軍似乎也發現了正在向前行進的己方軍陣,只聽到遠處的喧鬧之聲隱約傳來。
劉豐這次的位置靠前,總算能看到黃巾軍的軍陣,透過前方的將士,能看到遠處一片黃色的海洋。
雙方軍陣越來越近,與己方軍陣的寂靜無聲相比,黃巾軍的叫喊之聲,從遠處清晰傳來,雙方已經由一里距離逐漸拉近至半里地乃至數百步。
黃巾軍見到了前方漢軍,原本目標不明的眾人一下子有了進攻的目標,紛紛叫嚷嬉鬧著,完全沒有把眼前的漢軍放在眼里。
黃巾所到之處,哪有能夠與之為敵的?權且認為這些人不知死活,和他們碰上之后便會四散而逃。
一方是整齊的向前推進,另一方則是毫無陣型叫嚷著向前奔走欲展開廝殺。
黃巾軍中令旗招展,待距離漢軍愈發接近時,黃巾軍中傳來喊殺之聲,頃刻間整個黃巾軍陣都叫嚷著喊殺著,舉起手中的武器向著對面的漢軍沖來。
看著距離尚在三百步左右,劉豐看著前方的黃巾軍烏泱泱的一片,天地間盡是他們的叫喊之聲,不得不說,每次的氣勢都不小,跟打群架干仗一樣。
這時雙方距離二百步左右,鄒靖身邊令旗揮動,將士們看到令旗,舉起手中的兵器,向前齊齊喊殺。
聲勢瞬間沖破云霄,蓋過那嘯叫前來的黃巾,士氣頓時節節攀升。
劉豐的情緒不由得受到感染,此刻,唯有戰矣。